新浪网

日本帮建大型巡逻船,美国提供退役准军舰,菲律宾近年来四处讨要了不少舰艇!

环球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菲律宾近来频繁在南海搅起事端,除了美国的背后怂恿外,其海上力量在最近这些年的“鸟枪换炮”,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它有了闹事的“底气”。例如印度《欧亚时报》18日称,菲律宾与日本已经达成“最大规模的安全协议”,由日本方面为菲律宾建造5艘大型巡逻舰。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菲律宾海军与海岸警卫队在最近十年间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先进舰艇,一改菲律宾原先基本没有现代化舰艇的局面。但总体而言,这些舰艇的性能和数量还远远无法与中国海军和海警的同类装备相比,其人员素质更不是短期内所能弥补的。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装备“今非昔比”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历史并不长,直到1998年才从菲律宾海军中独立出来。当时就连菲律宾海军自身都没有什么像样的舰艇,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只有少数老式巡逻艇充数。为改变这种局面,菲律宾在21世纪初相继从澳大利亚订购了4艘540吨级“圣胡安”级巡逻舰和4艘120吨级“北依罗戈”级搜救艇,这也成为当时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核心力量。“圣胡安”级巡逻舰相对较大,而且服役时间短、导航设备先进,因此也成为当时菲律宾在南海巡逻的主力,其主力武器是两门射程100米的水炮,并可根据情况加装重机枪等火力。但总体而言,它的吨位毕竟有限,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就必须撤回,无法保持在南海的持续存在。

这种局面在2012年中菲“黄岩岛事件”之后开始改变,在美国的支持下,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装备开始快速更新。《欧亚时报》称,如今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有大小共计62艘公务舰艇,主力包括借助日本贷款建造的2艘97米长的“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10艘45米长的Parola级巡逻艇(310吨),法国贷款建造的“加布里埃拉·思朗”号巡逻舰以及美国援助的大批执法快艇。

据介绍,其中“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是以日本海上保安厅“国头”级海上巡视舰为基础设计,标准排水量2260吨,满载排水量2600吨。该舰采用高平甲板、中等长宽比舰体设计,舰艏上翘并设有较长的防浪舷墙,可兼顾航速与稳定性要求,具有较强的适航性。舰体长96.6米、宽11.5米、深5.2米,吃水4.3米,动力系统采用两台6600千瓦的高速柴油机,结合船型设计,使该舰拥有较高的航速,最大航速24节,续航力7408公里/18节,自持力15天。

2022年5月和6月,两艘“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相继交付给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它被菲方称为“多功能响应舰”,也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吨位最大的执法船,除了可执行常规海上执法、搜索救援任务外,该舰舰艉直升机甲板下方还预留无人潜航器的收放设备安装接口,可支持操作无人潜航器,因而能够执行一些海洋调查和水声勘探任务,可作为海洋调查船使用。自服役以来,这两艘巡逻舰在南海非常活跃,并在去年参加了首次美菲日三边海岸警卫队演习。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18日称,日本与菲律宾17日达成新协议,将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的日元贷款采购5艘全长97米的“多用途快速反应艇”(MRRV)。外界猜测,这些新型舰艇可能是“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的升级型,预计在2027年至2028年交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塔里埃拉声称,这些97米的大型巡逻船可以长时间执行海上任务,“得益于高超的造船技术,即便遭遇中国海警局船只的‘水炮拦截’,也能耐受住高水压。”

而2020年服役的“加布里埃拉·思朗”号巡逻舰被法国誉为“世界最大的铝制船体近海巡逻舰”,它的排水量约2000吨,搭载有一架空客公司H-145型直升机,舰体采用低雷达反射截面设计,能够胜任远洋航行任务,并且可以在恶劣海况下航行和作业。2024年3月,“加布里埃拉·思朗”号还被派往菲律宾北部的巴坦内斯附近海域“应对中国舰艇”。

菲律宾海军“鸟枪换炮”

就在同一时期,菲律宾海军也开始了装备更新。在本世纪初,菲律宾海军主力舰艇充斥着各种老式巡逻舰,其中英国建造的3艘“孔雀”级巡逻舰是当时菲律宾海军的绝对主力。它们原本隶属英国驻香港舰队,1997年香港回归后,英国懒得将其运送回国,于是转手提供给菲律宾海军。该舰排水量约760吨,主要武器为舰艏一门76毫米主炮。在近年的美菲“肩并肩”演习中,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直到2011年,菲律宾海军才迎来更大的军舰——美国海岸警卫队退役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正式交付。这种巡逻舰尽管名为公务执法船,但其装备是按照护卫舰标准配备的,拥有一门76毫米舰炮、两门25毫米速射炮,再加上3200吨的排水量,它一举成为菲律宾海军远海作战的主战力量。此后,美国又向菲律宾转交了两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此前有报道称,菲律宾海军计划为它们配备反舰导弹和火控雷达,将转变为标准的导弹护卫舰。

从2013年开始,菲律宾国防部决定启动代号为“地平线”的新一代武器装备采购计划。2019年8月,菲律宾海军获得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护卫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称,退役的韩国“浦项”级轻型护卫舰“忠州”号正式加入菲律宾海军。该舰由韩国上世纪80年代自行研制并生产,满载排水量1200吨,装备有76毫米主炮、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和“鱼叉”反舰导弹。根据韩国与菲律宾的协议,该舰拆除了反舰导弹后,转交给菲律宾海军并更名为“康拉多·亚普”号,主要用于菲律宾海军的反潜战训练,并为接收最新型韩国舰艇提供人员培训。2020年2月,该舰曾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跟踪监视、喊话警告、拦阻管制。

2020年,菲律宾从韩国引进的“何塞·黎刹”号导弹护卫舰正式交付,它也是菲律宾史上第一艘具备导弹攻击能力的护卫舰。该舰是以韩国HDF-2600外销型护卫舰为基础设计,排水量约2600吨,主要武器包括一门76毫米主炮、4枚韩国制造的SSM-700K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西北风”防空导弹等。目前已有两艘同型舰在菲律宾海军中服役。美国海军学会网站介绍称,在不久前结束的美菲“肩并肩2024”演习中,“何塞·黎刹”号率先向充当靶船的中国造油轮发射了SSM-700K反舰导弹并成功命中目标,创造了菲律宾史上首次发射反舰导弹命中目标的纪录。但就该导弹性能而言,它的最大射程约180公里,属于典型的亚音速反舰导弹,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现代反舰导弹发展的潮流。

人员素质能否支撑是问题

此外,菲律宾还向韩国采购了两艘吨位更大的导弹护卫舰和多艘多功能巡逻舰,并计划采购至少两艘先进的AIP潜艇,以实现菲律宾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装备的全面更新换代。

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尽管菲律宾这些年获得了不少新型舰艇,但这些现代化装备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菲律宾的相关人员培训没能跟上。为此菲律宾军方不断通过联合演习和共同训练,包括“环太平洋”和“肩并肩”系列联合演习,以提高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协同作战能力,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另一方面,就连《欧亚时报》也承认,菲律宾的海上力量与中国比起来相去甚远。“仅中国海岸警卫队就有225艘500吨以上的公务执法船,包括全球最大的万吨级海警船,这还不算近年高速发展的中国海军。”

专家介绍说,现代战争讲究体系作战,菲律宾海上力量的装备来源复杂,再加上该国自身国防工业能力薄弱,根本无法将这些不同国家的进口装备进行整合,因此菲律宾想靠它们与中国对抗,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