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经济底”将现?PMI超预期回升,稳增长政策显效

金融界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3月1日,2月PMI公布,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加积极,专家认为PMI超预期回升,“经济底”将现。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略有上升。这是制造业PMI连续第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非制造业主要分类指数方面,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恢复步伐有所加快。

制造业数据超预期

  2月份,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形势良好,制造业PMI继续在扩张区间平稳运行,需求改善,预期向好,景气水平略有回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实施,今年以来力度逐渐加大。在开年以来宏观数据空窗期,本月的PMI数据对经济复苏情况具有较重要的指向意义,备受市场关注。

  “就本月数据而言,好的方面在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均好于预期,预示着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开始出现,需求出现扩张迹象。”温彬说。

  供需两端均有所扩张。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放缓,生产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表明节后制造业市场需求释放有所加快。

  “就需求而言,本月新订单PMI指数环比回升1.4个百分点至50.7%,在6个月之后重新回到扩张区间,表明政策靠前发力效果逐渐显现,需求释放开始提速。就生产而言,制造业生产扩张放缓,主要由于春节假期的季节性扰动。春节后新订单较为旺盛,企业预期继续回暖,生产有望保持恢复态势。”温彬表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新订单指数为近7个月的高点,表明内需有所恢复,整体需求明显改善。近期我国密集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内需改善,带动制造业订单增长。

  同时,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改善,除了内需回暖的带动外,也是相关政策的效果在逐步显现。“国内对制造业的支持一直未减,相关政策支持效果有所显现;三是就地过节。一般来说,2月份制造业受春节假期影响,制造业PMI指数会偏弱,但是今年略有不同,为更好防疫,各地倡导就地过节,制造业活动会议较常年活跃一些。”光大银行宏观金融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记者。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虽然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但企业生产经营中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反映原材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紧张问题的企业比重分别为60.2%、36.3%和32.0%,均比上月有所增加,当前仍需推进助企纾困等政策落实,为制造业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从企业来看,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进一步改善,但小型制造业PMI指数进一步回落,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仍面临一定生产投入成本压力。2月大型企业PMI由51.6%回升至51.8%,中型企业由50.5%回升至51.4%,小企业则由46.0%下降至45.1%,继续刷新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民生银行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对记者表示,近期以来,高层将稳增长政策重点由需求端转向生产端,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加大金融支持等,有望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压力。

建筑业加快回升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总体恢复有所加快。

  2月非制造业PMI指数表现好于预期,主要受建筑业PMI指数拉动,服务业PMI指数目前低于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7%,比上个月上升2.2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在于最近各地方积极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新基建”投资力度加大,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带动了建筑业景气度的提升。

  服务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但与往年春节月度相比,景气水平偏低。受春节假日消费带动,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但零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居民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商务活动指数位于45.0%以下低位区间,市场活跃度较弱。

  周茂华表示,2月PMI指数反映国内经济需求逐步回暖,经济活跃度在逐步增强;但PMI等指标显示,国内需求仍处于恢复阶段,不平衡、结构性问题仍突出;同时,近期国际地缘局势升温,海外防疫、经济复苏、通胀与政策前景仍不明朗。

  “国内宏观托底政策仍需要适度加大力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内需加快恢复,促进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复杂内外环境,国内政策需要注重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配合,提升政策支持精准质效。”周茂华表示。

  温彬指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面临更趋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国家通胀持续升温,美联储即将开启加息和缩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增长仍有压力,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政策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