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研学如何做大做强?

李可为李
陶瓷研学如何做大做强?
研学是一个新词,然而在景德镇,研学早已展开,只不过它的叫法很多,如社会实践教育、艺术实践、考察等等。
一座城市发展研学,文化底蕴必不可少。在这一点上,景德镇有先天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研学教育,景德镇研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立。面对今后如此大的发展前景,如何让研学规范化、有秩序地展开,这是景德镇不得不面对且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状
民间研学机构力量大
分散且各自为营
因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来,到景德镇旅行、游学的个人、团体都不少,而做推广陶艺、茶艺等手工艺的机构、单位也不少,他们也是景德镇早期开展研学的机构、单位。
据记者了解,如2011年成立的国家级占绍林技能工作室自成立初始便开始开展陶瓷艺术实践活动,同时工作室配备大专院校艺术实践、陶瓷艺术创作、少儿游学、夏令营、亲子游等一站式艺术接待服务工作。每年工作室都会接待2万多人次进行陶瓷艺术实践、创作、考察、参观旅游等等。
国家级占绍林技能工作室研学活动
再往早了说,知名陶艺家李见深在1995年就带着美国同学到来景德镇进修学习,1998年他妹妹李文英也来到景德镇,在三宝国际陶艺村继续开展陶瓷研学工作。这么多年来,他们接待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研学个人、团队,也加深了这些人对景德镇印象和对陶瓷文化的热爱。
三宝国际陶艺村研学活动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2018年12月,景德镇市教育局下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意见》,其中涵盖了8大主要措施,包括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建立课程管理体系;遴选一批研学基地;选定一批研学旅行活动委托机构;规范研学旅行基地管理;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等。
在政策和市场背景下,景德镇开展研学旅行的机构越来越多,包括旅行社也相继开展研学旅游项目。
如皇窑、虚谷工坊、瓷都晚报小记者研学中心、泥好陶艺等等纷纷开展研学活动,且反响都还不错。比如泥好陶艺自2018年6月成立至今,已经接待了人流量四至五千人次,其中一次最多接待了300人左右。还有瓷都晚报小记者研学中心已经陆续开展了茶文化之旅、鄱阳湖湿地公园研学等,后面即将去到白鹿洞书院研学,今后还将会引进北京、上海等地的孩子来景德镇开展研学旅行,让更多人了解景德镇的传统文化。“其实晚报小记者十多年一直在做研学,只不过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小朋友们反响都非常好,老师也很喜欢。”晚报小记者研学中心负责人徐国凤说。
瓷都晚报小记者研学中心茶文化研学活动
“从2016年起,我们逐渐开设针对全国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陶瓷课程,最初只是一个做陶艺活动的陶吧,让外地的孩子有一个陶瓷文化交流的场地。在国家出台文件之后我们逐渐重视研学市场,并参与旅行社的项目投标,目前在乐平、上饶、九江、安徽黄山、浙江衢州等地已经建立成熟的合作渠道。”虚谷工坊文创发展有限公司研学项目总负责人邓超说道。
虚谷工坊研学活动
·困境
内容虚:
擦边球多,收获少
研学,顾名思义,有研有学。如果只是来看几个景点、拍几张照片,那跟旅游有什么区别?
“国家政策是好的,国家重视传统文化,让不够了解传统文化的人能够充分了解文化,去创新传承。但是这也给了一些人打擦边球的机会。”占绍林说。现在学校和家长也重视孩子研学旅行,家长愿意给孩子花这份钱,有些人打着“研学”的旗号,收取高费用,但来了景德镇以后什么也没学到。“来景德镇五六天,今天一个景点,明天一个景点,走马观花,孩子回去后,家长问在景德镇学到了什么,孩子说不知道。那别人以后肯定不会再来了,这就影响了景德镇的城市形象。”
国家级占绍林技能工作室研学
三宝国际陶艺村主理人李文英对此也有体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招募研学/游学的广告,很大一部分虚夸了,他们图片拍得好看,但实际内容却很少,并没有按照研学的方式走”,她说,事实上,三宝国际陶艺村很早就开始做研学内容了,醒悟得早,知道赚钱不应该是第一位的,所以近些年三宝国际陶艺村没有再大范围展开研学活动了,更加注重少而精,以精、简、强为主要目标。“很多人给我们发出了诉求,但是我们不是每一个都接受的。如果是对方真的非常想了解陶瓷文化,对陶瓷或者传统手工艺非常感兴趣,那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要求制定研学计划。四月份深圳的一个女孩,在我们这里待了一个月,陶艺零基础,我们不仅有老师给她讲解陶瓷文化知识,还会带她动手做陶瓷,她做得特别好。她走的时候都说,这一个月特别有收获。”李文英说,做研学要让来的人有感触有收获,要把景德镇最美好的东西传授给他们。
五月底,泥好陶艺新的研学项目即将面世,在臧湾一个两千亩的茶园打造了可以接纳500人以上的研学基地,这个茶园由江西省茶叶集团、江西省特色小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将开展一瓷二茶研学教育,利用泥好陶艺教育资源提高研学旅行的教育成果,要孩子带着成果回去,同时普及瓷茶文化。“做研学是很严肃的事情,专业性很强,一定要有师资力量,要科学规划研学课程。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要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动手去做。”泥好陶艺研学教育顾问、副研究馆员程仁发说。
程仁发讲解瓷板画艺术
确实,研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参与者对其所研学的内容有了解有收获。随着研学市场逐渐火热,如果一味奔着利益去赚钱,自身对文化一知半解,运营不规范,那么最终还是打自己的脸。
人才缺:
综合型人才短缺
研学开展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人。
景德镇技能人才不少,民间手艺人也很多,但偏偏有些研学项目不请专业人去做专业事。“放着这么多民间手艺人不请,去请不会的人来教,这很不接地气。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占绍林说。
“跟着文英到中国游学”,李文英在英国颇有知名度,但后来没再做这个了。“因为我找不到跟我一起运作的人。学旅行的不一定懂陶瓷,学陶瓷的不一定懂英语,学英语的不一定懂服务,研学是综合素质的完整体现”,李文英说:“带国外团,我是个佣人、翻译、领队,甚至是医生,必须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我们三宝国际陶艺村一起也就五六个人,但是没有人可以带团,驻场研修我们有专门的老师,但是带团游走只有我自己。”
三宝国际陶艺村研学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景德镇研学市场良莠不齐,营销型人才也比较短缺,“我们需要这样一群人能够把景德镇的研学资源整体打包,向外推广。目前景德镇被动接受研学项目的比较多,而主动走出去推广则比较少。”
做研学同样需要情怀与担当。在采访中,多位采访对象多次提到了这两个词。“研学不仅是一块蛋糕,更应该是一份责任,做这个需要有情怀有担当,不能一味地去赚钱。”徐国凤说道。
·愿景
明确准入门槛
规范运营
“研学做得好,它未来将成为景德镇无形的支柱产业。”占绍林感慨道。
目前景德镇研学还没有其他城市那么火,有的城市甚至开通了动车专列服务于研学旅行。
有业内人士提出,研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这么大一块“蛋糕”到底怎么分?由谁来分?必须把研学市场规范起来,要明确准入门槛,合理配置资源,把研学做好做强。
目前,邓超思考更多的还是如何摆脱眼下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困境。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研学市场的格局已越来越清晰可见,也快速收获了资本的青睐。而作为一个全新的风口,大型资本的加入势必会挤压相同运营模式下的中小型企业,更具规模的品牌推广、更大范围的宣传辐射、更低的价格策略,却唯独没有更新颖的运营项目。邓超明白,要想在这一残酷资本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然需要思考如何能抓住痛点,探索新的运营理念和模式,不断满足研学市场的新需求,寻求差异化发展。
虚谷工坊,小朋友动手动脑亲手做,其乐无穷
程仁发说,景德镇不仅要有研学基地和营地,还要有能够胜任研学旅行任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要规范课程设置,用心对待,让来研学的人学到东西,帮助景德镇更好传播瓷文化。
泥好陶艺古陶瓷鉴定培训
“研学旅行是代表景德镇形象的窗口,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要有这种意识,我们要让每一个参与进来的孩子都学到东西,有所成长。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政策来推进研学,要把这个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政府支持、民间力量、教育助力,缺一方都不行。”徐国凤说。
研学不仅仅是陶瓷行业的事,也不仅仅是个人或者政府部门的事,它还关系到景德镇整个服务行业,比如说吃、住、行,参与研学的人通过研学活动来了解这座城市。所以说,开展研学,对景德镇来说,也是一次机会,它不仅能够带动景德镇经济发展,也能借助大家口口相传,推广景德镇。
“希望有专业的机构,有专业的知识和眼光,对研学做专业的培训。”李文英说,还需要有准入标准,有组织有方向。
“我们应该为城市发展做点实事,帮助陶瓷行业提升自信,不要做抹黑城市、给城市丢脸的事。”占绍林说。
来源: 瓷器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南三亚研学旅行,商务合作—微博:@李可为-三亚会奖旅游
发布于:海南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