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医药守护健康谱“心”篇!黄鹤教授团队成果入选全球2024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

极目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极目新闻通讯员宁亚飞

近期,《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联合国内顶尖心律失常专家团队评选出2024年度全球最具学术影响力的10大心律失常研究成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黄鹤教授团队的SS-AFRF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成功入选。

该项研究是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首度跻身该权威榜单的里程碑式成果,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心律失常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领域持续引领创新,也代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实现重大突破。

2024年全球心律失常领域十大研究成果包括了心律失常新的生物学机制、治疗新靶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突破等。这些重要研究为室性心律失常和房颤的器械及药物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同时在起搏治疗技术上也有新器械与重要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突破性成果中有3项由包括黄鹤教授在内的中国学者主导,不仅彰显了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也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

黄鹤教授介绍,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往治疗手段也较为局限。当前,房颤节律管理的优效性逐渐被认识,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导管消融治疗是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表明,导管消融在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远期预后等方面均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在持续性房颤治疗中也有一定疗效,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如何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仍是临床研究热点。

近年来,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现代化中药制剂,参松养心胶囊自2003年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以来,凭借独特“快慢兼治”作用机制,开创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发新范式。2009年,“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科技部正式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的子课题“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SS-AFRF研究)”。

该研究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团队牵头,以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率为主要研究终点,旨在评估参松养心胶囊对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参松养心胶囊显著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复发风险40%,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安全性。

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 IF=38.1)上发表,为解决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国际难题提供了循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优化了目前房颤术后药物治疗方案。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美股全线暴跌611万
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被查610万
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598万
特朗普说永远不会改变政策566万
杜邦被立案调查504万
对原产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30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