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出行计划】债市震荡,手里的债基可以继续持有吗?

南方基金
在今天的内容开始前先和大家同步一个消息,南方智信(风险等级R3),今天就结束募集了。感兴趣的南粉不要错过最后一天的认购期哦,A类代码109106,C类代码019107。
点击认购南方智信>>
作为一名稳健型投资者,赵阿姨近两年从买定存到买货基再到逐渐转向债券型基金,但9月以来债基三天两头回调,她坦言不知如何是好。
这并不是个例,南方基金APP讨论区里大家都在表达类似的担忧。伴随多项超预期政策的出台,股市情绪提升,债券市场出现一定调整,9月以来万得短债基金指数下跌了0.06%,万得中长期纯债指数下跌了0.19%,给今年回暖债牛行情泼了一瓢冷水。
债基慢涨急跌的特性让人不由想起1990年春晚陈佩斯的经典台词:
长成我这样的叛变也就算了,没想到像你这样的龙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站在四季度的门口,2022年11月那一波大调整的记忆突然攻击我们。要run吗?如何理性看待债市潜在的风险及机会?今天南南来浅聊一下。
01
拥有平常心
本轮债市回调的原因,无需多言,政策出台的节奏之快,力度之大超越市场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抬升。还叠加了资金面趋紧,以及2022年四季度理财赎回潮带来的心理影响,所以短债、中长债基金净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经历过去年四季度债市回调的客户都心有戚戚:
「去年的债市大跌会重演吗?」
答案是:大概率不会。2022年11月中旬开始,受到资金面偏紧、防疫政策调整和地产政策放松带来的经济修复强预期的多重影响,债市经历了大幅的调整,引发银行理财破净潮。短时间内大量理财产品的破净引发了投资者大规模的负向循环反馈。
基金经理刘建岩认为目前宏观环境更加平稳,并未临近年底,有前次经验教训,包括理财持有人在内,心态和预期较之前更平稳,预计本次市场波动的调整幅度可能不会达到去年四季度的程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能就是:
「有惊无险的调整」
中金、兴业等多家机构均持相似观点,因此就本轮波动来说,近忧或大于远虑,不妨平常心看待。①
展望四季度,南方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璇认为,债市预计可能是偏震荡的格局,在经济基本面预期和现实真正扭转之前、货币政策仍然宽松之时,债券市场难以有趋势性的反转,后续一旦出现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可能,就可能出现相应机会。
02
保持合理的预期
说到这里,那么手里的债基是继续持有还是落袋为安?
温故而知新,遇事不决我们就从历史找找答案。回顾近12年债基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到债市每隔2-3年往往出现一次较大回撤,2011年以来共出现6次。中长期纯债最大一轮回调幅度是3.79%,最小一次是去年四季度回调0.92%,短债指数最大是1.87%,最小是0.14%。
数据来源:wind,20110101-20230630,回本天数计算方式为基金从最大回撤区间的结束日期净值恢复到最大回撤区间的开始日期净值之间的天数,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但随着时间每次的回调都慢慢迎来了修复,指数缓慢而坚定地创出了新高。
相比股市,债市一般而言“上行有顶、下行有底”。如果短期内跌得特别多,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反弹的概率比较大。
那投资债基多少的收益预期是相对合理的呢?不妨再看一组历史数据:2011年以来,12年间短期纯债指数涨幅55.69%。年化3.65%;中长期纯债涨幅72.91%,年化为4.54%。
回到开头的问题,继续持有和落袋为安并不矛盾,手里的债基若达到收益预期,在四季度债市预计偏震荡的格局下,可选择部分落袋为安。如果资金长期不用,回撤相对可接受,可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长期持有以追求获取稳健回报。
03
相信配置的力量
坦白说,宏观在动态中变化,所以很难做出确定的非黑即白的估计。债基从来不是赚快钱的,更大的价值在于配置。再看一组数据,从2003年坚持股债3:7或者股债1:1都比持有单一的收益更高,相比股票波动性则大大缓冲平滑。
债券一般具有固定的票息收益,几乎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若在不考虑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它的存在能够为投资组合提供一个“安全垫”。早在上个世纪,价值投资教父,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就曾说过,哪怕再极端的投资者,哪怕股市表现再好,你也要至少持有25%的债券或固收类资产,永远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过去几年里,我们经历了房产投资热、核心资产牛、量化热,但从结果来看没有任何一种策略是可以做到“一招鲜吃遍天”。一个稳健成熟的资产组合,必然是多元化配置的。相比股市的大起大落,债市更似细水长流。
轰轰烈烈是情调,细水长流是生活,二者相辅相成,平淡的生活会更加幸福长久。
站在四季度的窗口,我们邀请了南方崇元基金经理杜才超和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共同解读债市的机会和风险,都是真诚分享的干货,点击下方海报可以回听哦。
好啦,今天的说理财就到这里。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探亲、游玩还是在家?欢迎大家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出行计划,下周再见喽~
① 资料来源《【中金固收·信用】如何理解本轮信用债调整》2023-09-09;《【兴证固收.利率】如何理性看待债市潜在的压力及机会?》2023-09-11。
免责声明:《南南说理财》栏目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学习理财知识的素材,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南方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南方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南方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