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周璇的花样年华
在这些泛黄的相片里,家山北望泪沾襟,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花样年华。
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喜欢周璇的。等到长大,再听周璇时,忽然有种年少心事被人猜出的滋味,这才意识到,周璇的声音是上海的名片,是初夏别在裙子上的一枝白兰花,在深夜里也散发着幽香;是冬日的一碗赤豆沙年糕汤,灯光昏暗,热气腾腾安慰着远行的旅人。周璇是甜而美的,用上海话来说,窝心。她不必掏心掏肺,刚一开口,听一句“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叫人立刻痴缠缱绻,立刻肝肠寸断,这是周璇的魅力。
2022年,杨凡导演告诉我,他想要做一本有关周璇的画册,因为他手头有周璇整整几大本的私人影集,更为神奇的是,他数了数,一共1957张。大量的照片是不曾曝光的,内容则从她14岁入行开始到最后离开虹桥疗养院,涵盖短暂艺术生涯的每一个变化,明月歌舞团、新华歌舞团直到名成利就。还有一本本剪贴的影片剧照,从这些剧照也可以看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变化。
而直到一年之后的春天,我终于在杨导的工作室里,见到了传说中的周璇影集。这是一个明媚的下午,微风拂面,是那种带着点暖烘烘的微风,七八十年前的香港,周璇也许也吹着这样的风,那时候,她有很多梦想,想成为亚洲歌后,想去南洋唱歌,最终,她没能实现。
我默默地坐着,翻完了影集里一张又一张的照片,风吹过我的头发,但我已经分辨不清自己身在何处,每一张照片都被端端正正地贴好,我猜是周璇自己贴的。照片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名人,有的却很难辨别。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杨凡做着有趣的猜谜游戏。比如这张周璇十几岁时在新华歌舞团的照片,但她旁边的小伙伴是谁?我们从虞华猜到叶英,我查了一天的旧杂志,发现单靠发型靠不住,最终,我们才确认,这是姚敏的太太叶红,我们在影集里找到了另一张她的照片,上面题写着:“周璇阿哥,三弟叶红”。
影集里当然少不了周璇的巨星朋友们。阮玲玉照片上的签名时间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周璇刚刚在“三大播音歌星”比赛中获得了亚军,阮玲玉则通过《神女》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名副其实的电影皇后,她们都是虹口区北四川路走出来的女明星,也许,她们曾经邂逅,擦肩而过。大半年之后的1935年3月8日半夜两点钟,阮玲玉在上海新闸路服安眠药自杀,举世哗然。在乱世做佳人,凭的是坚韧和勇气。影集里除了阮玲玉和梁家姐妹,还有胡蝶、陈云裳、李丽华、王丹凤、李香兰、陈燕燕、王人美、金焰、袁美云、王引、徐玉兰、白玉薇、白云……
1957年的深秋,37岁的周璇,永远离开了我们。
37岁的生命长度,无论如何,都是英年早逝。
周璇这一生,无疑是令人唏嘘的,我们永远不知道,在她甜美的歌声和迷人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痛苦和忧伤。在新华歌舞团时,15岁的周璇就已经被誉为“天才”,可是大家看到她,仍旧说的是“未免也太可怜了”。周璇从出道开始,带给观众的感受就是楚楚动人,她的凄凉身世,她的娇小身材,还有一开口就让人难忘的声音,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把她看成一个小姑娘。但实际上,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周璇是一个极有自己主张的“小姑娘”。1935年,袁美云和王引传出恋爱绯闻,所有人都对这段感情持反对态度,只有周璇说:“我不会劝她,因为她实在爱王引。”这样清醒的态度,很难意识到,这个小姑娘,不过只有15岁。
周璇远比我们想象的有事业心。她曾经仿照好莱坞的做法,给影迷签名。“周璇……这几天……在沪江照相馆,印了两百张的照,听说预备新年送给爱护她……的先生小姐们。”(1936年元旦《申报》消息)这是16岁,刚刚声名鹊起的周璇。她有野心,有志向,有抱负,一直到最后,她仍旧希望能够去南洋唱歌,因为她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上海的“金嗓子”,更是亚洲的“金嗓子”。我相信这是周璇的梦想,就像她自己说的:“歌唱是我的灵魂,我把整个生命献给它。这是我的誓言,我牢牢地实践着,永远地、永远地……”
周璇,她拥有一副永远无法逾越的金嗓子,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名字,一个不断追问的灵魂,一段足以铭刻历史的传奇,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到来,但此时此刻,在这些美妙的身姿中间,在这些泛黄的相片里,家山北望泪沾襟,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花样年华。(李舒)
发布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