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儿童友好”还缺点啥

新民晚报新民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曹刚

全国人大代表姚明最近建议,未成年人“息屏24小时”。我们家积极响应,每周六带娃去图书馆。去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建了157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小区附近就有几个。硬件没话说:装饰活泼温馨,儿童桌椅舒适,书架高度放低,主题活动丰富。体验几次后,却发现5个细节的友好度,还差那么一点点。

一是开放时间太随意。家附近的一个阅读空间,软硬件都不错,可开张没几个月就暂停了,说是“功能调整”,到现在还大门紧闭。

二是分类偏成人化。分为文学、语言、天文、地理、生物、化学、农业、卫生等类别,分别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娃想找一本爱看的书,还要先学“成人密码”。没按年龄段分,也没按立体书、漫画书、洞洞书、童话书等孩子更感兴趣的类型来分。

三是品种良莠不齐。书籍数量挺多,但经典儿童读物和绘本比较欠缺。有孩子抓着《奥特曼》和《柯南》不肯撒手;我家娃挑了一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男孩》,这类“成功学鸡汤书”,自然是从头翻到尾,啥都没记住。

四是服务态度堪忧。少数工作人员,大概是心情不好,看到孩子稍有点吵闹,就白眼相对或高声呵斥,让人想起学生时代某些暴脾气的老师。

五是活动时段尴尬。主办方精心设计了一些儿童主题活动,但好几次安排在下午三四点,参与率可想而知,不会是相关工作人员想早点下班吧?

从一米高度打造儿童友好阅读空间,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很不容易。硬件达标是起点,软件服务是关键。要真正和孩子们换位思考,既从“一米高度”看世界,也从“一米深度”想问题:比如新空间首先应物尽其用;可按年龄和兴趣分区,找书更方便;多选经典读物,多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微笑服务再多一些;活动时间更贴合孩子作息……

硬件够“硬”,软件够“暖”,儿童会感觉更友好。

发布于: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缅甸地震已致1700人死亡729万
汤加群岛地震可能引发海啸457万
缅甸华人称一家五口仅2孩子逃生450万
吴彦祖发文谴责飞机上光脚踩座椅乘客354万
广东高州地震监控画面351万
全红婵跳水世界杯只报一项314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