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索尼真的脑抽了要把《地平线》移植PC?

电玩巴士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Kotaku爆料,索尼有可能将PS4独占游戏《地平线:零点黎明》带到PC平台。将自己的第一方大作出到PC上,对于索尼来说是很不同寻常的行为。

索尼真的脑抽了要把《地平线》移植PC?

毕竟有相当多的玩家认为,游戏机的第一竞争力就是独占游戏。这么做不就是自毁长城,脑子犯抽?我们来简单聊聊。

《地平线:零点黎明》是2017年发售的开放世界动作冒险游戏。女主角亚罗伊会在文明毁灭之后机械动物横行的世界中探索,解开背后的秘密。

本作的画面表现和剧情都受到了高评价,它很能反应PS4平台的潜力,以及索尼对游戏的价值取向。在发售两年后,本作累计销量达到了一千万份,是PS4世代的索尼千万级别新IP。就这点而言,可以说和PS3世代的《最后生还者》地位相近。

《地平线:零点黎明》的开发者是索尼的老牌第一方工作室Guerrilla Games。它前身是Lost Boys Games,2003年改名Guerrilla Games,2005年被索尼收购。

看看作品清单,被索尼收购后就是一水的《杀戮地带》。多年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游戏类型有限,技术力不错,但游戏的评价和销量,总有点上不去的感觉。

《地平线》作为《杀戮地带》系列后的首个原创作品,相信工作室也是憋了一口气,格外重视。它的确也给人上了一层楼的印象。从类型和表现来说,《地平线》属于适合人群比较广的游戏。

技术考虑说

传出《地平线》移植PC的消息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一阵子的《死亡搁浅》。他们的接点就是,小岛工作室的新作也使用了Guerrilla研发的游戏引擎Decima。

索尼真的脑抽了要把《地平线》移植PC?

《死亡搁浅》16年就确定将会推出PC版。作为一个索尼深度参与的项目,它没有成为PS独占,让人小小有些意外。索尼的说法是不强迫合作伙伴,只是游戏机范围独占。

小岛作为一个大牌制作人,小岛工作室作为一个第三方工作室,从一开始对自己的IP意识比较强,有更强的谈判资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坚持推出PC版,完全说得过去。

Guerrilla则是彻彻底底的索尼第一方,他们被收购后的作品都是PS平台独占的。这一次上PC,可能的理由,首先就让人猜想,是不是有技术和相关经验方面的考虑。

此前许多厂商的家用游戏移植PC,都出过不少问题,卡死,闪退,帧数不稳,操作支持不佳,像华纳,育碧,Take2,万代的许多作品。重视和投入程度,外包的技术水平显然是主要理由。

Guerrilla做这个移植,会是外包给其他公司进行,再找索尼之外的发行商操作吗?看上去可能性并不高。

那使用同一套引擎的《死亡搁浅》和《地平线》双双移植PC,Guerrilla是不是有利用项目做技术检验,完善自己的引擎,为将来的一些全平台,跨平台的开发做积累的打算?

这样一来,也许这两部作品跨平台本身并不是具有普遍性的例子,不能反映索尼战略的转变。不过Guerrilla之后的项目,就让人好奇了。

强调收益说

第三方游戏跨平台,在PS4世代已经成为普遍。3A大制作和小型独立游戏,都会选择跨平台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索尼真的脑抽了要把《地平线》移植PC?

毕竟在这一代游戏机的硬件和PC是相通的,跨平台开发的难度已经下降了许多。PC数字商店的成熟,也让平台的盈利性好了不少。

可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地平线》跨PC并不容易。传统观念上,第一方作品的最大意义是示范,拉动游戏机装机量。完全无法在其他设备上获得的体验,是游戏机业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平台成功的保障。

所以利益不完全体现在游戏本身的销量上。第三方同步跨平台,或者炒冷饭,都属于多一份赚一份。第一方大量跨平台是不是让自己的设备失去了吸引力,改变了用户的心态和习惯,让生态开始失血?这里面的账,就不是外界能简单看出来的了。

有人认为,以上是游戏机占据游戏行业大头,相同定位平台竞争激烈时的思考方式。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发成本和开发规模的提升,让游戏机平台的竞争已经不一样了。

今天手游的快速发展,让游戏机的比重明显下滑,用户的规模也慢慢触到了天花板,今后的规模能不能维持并不好说。

就当前而言,移植的时间差就足够维持游戏机核心用户的忠诚度,移植覆盖的是更多本来就不会买游戏机的人群。第一方可以更多考虑单个游戏的收益,没必要彻底固守一个平台。只要整体的收益能维持并增长即可。

第一方游戏在推出三五年后,一般来说,廉价版已经推出,打折活动往往都搞过几轮了,甚至还会进入会员免费。再加上二手,对于新装机用户来说,体验成本已经相当低廉。

如果PC移植版的定价和这时候游戏机版本的价格持平或者稍高,不见得影响游戏平台的竞争力。所以《地平线》有可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做实验。

反正《最后生还者》和《战神》还没有消息。PS4的玩家根本不需要感到不值。

策略变化说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PS的平台策略真的在改变。微软倒是很早就说,Xbox是微软的游戏品牌,不是单纯指设备。于是他们可以整出XGP这样能覆盖win10和Xbox的订阅服务。

索尼真的脑抽了要把《地平线》移植PC?

Xbox本身变得更像是Surface,说不定未来还可以跑Win10。苹果的Apple Arcade,是跨苹果设备的订阅服务。其中部分游戏的设计适配了多种设备,跨平台的体验还有点特别。这和NS游戏的概念比较相近,虽然实现的方式大不一样。

两者的思路都是减少游戏对具体设备形态依赖。索尼的条件,和上面两家都不一样,肯定不会简单模仿。

但整体来说,并不是说本世代PS4大胜,未来就可以高枕无忧,死守游戏机本身是一种被动的态度,因为玩家未来选择在什么设备上进行游戏,答案是越来越开放的。

除了继续提升设备本身的吸引力,从游戏角度,索尼也是可以求变的,对多平台,跨平台的表现,可以做多种尝试。当然具体怎么表现,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结语

第一方游戏是不是就得固守某个平台,固守一个平台是不是真的能保证价值最大化?随着时代变化,这个答案应该可能出现变动的。

如果《地平线》真的登陆PC,与其说索尼晕了头,我觉得还是得持续观察。如果真是作品粉,我觉得能有更多人接触到,心里应该觉得高兴才对。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