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曹操72疑冢,300多座古墓葬发掘证明,与曹操全无关系!

1 / 6 107国道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南约2公里处,向西有一条新修的柏油路,直通安阳高陵(曹操墓),接近南水北调干渠桥时,路北有一块“固岸墓地”的标志碑。墓地位于河南省殷都区(原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和施家河村东部的高台地上,漳河南岸,南水北调总干渠里程728公里处。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固岸墓地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王子瑞 摄)
2 / 6 1000多年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画面,透过这些文物,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图为固岸墓地出土的围屏石榻,其东、北、西三面围以石屏,内壁线刻精美壁画。东西两面则为出行图,北壁中间是墓主人夫妇像,左边“郭拒夫妻埋儿”,右边“丁兰刻木事亲”,都是“二十四孝”故事。其南面为一道石墙,中部有门,门两旁为一对子母阙。
3 / 6 石榻是粟特人(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中古东伊朗语的古老民族,从我国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的葬俗,一般刻绘的人物多为粟特人形象,壁画内容也多反映粟特人的生活。而固岸这座石榻却刻绘汉人孝子故事,人物形象和服饰均为汉人特征,石阙也为汉阙。不管墓主人是汉人还是粟特人,这座石榻都是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4 / 6 固岸墓地东距故邺城仅8公里,中间有漳河相隔,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发掘的元祜墓和天子冢很近,属于故邺城近郊古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岸墓地发掘面积25000余平方米,2005年至2008年间,清理出古墓葬300座,已发掘出的墓葬有战国36座、秦汉55座、魏晋5座(曹魏3座)、十六国3座、北朝170座(东魏50座、北齐92座、北周2座)、隋3座、唐3座、宋1座和清6座,出土文物220
5 / 6 曹操死后,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邺城城门;漳河岸边,七十二座墓冢同日而起,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这是漳河两岸路人皆知的传说。曹操真墓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引起了古今无数人的遐想和兴趣。有人自作聪明写诗道:“……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1959年,这个古墓群被冠以“磁县七十二疑冢”,上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 / 6 看似古人的一句戏言,后来却变成了现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物工作者经过抢救发掘,终于解开了疑冢之谜。这些大冢与曹操全无关系,而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王宫贵族墓葬群,且其数量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
说说你的看法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