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观察者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观察者网 王慧、房佶宜】新任期的首次出访,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选择来到中国。

2013年以来,普京总统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会面40余次,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

普京的这次“中国行”既是对“去年3月中国最高领导人访俄的回访,是外交礼仪上的机制性安排,也体现出俄罗斯在与美西方对抗加剧的严峻挑战下,想要‘向东转’的迫切。”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告诉观察者网。

刘军表示,中俄元首外交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规划了中俄合作的大方向、描绘了中俄合作的新蓝图、保障了中俄关系长期健康稳定顺利发展。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科尔图诺夫也向观察者网表示,在过去的11年里,中俄两位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们的领导下,“俄中关系不可能出现重大危机,即使是最困难的问题,他们也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随普京出访的俄方代表团阵容“豪华”,包括6位副总理、俄外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和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等。

刘军认为,这是普京重视对华关系和中俄合作的表现。“在两国元首的外交引领之外,也要确保不同部门的领导加强对华交流和合作。”

因此,我们看到,中俄联合声明长达万字,涉及方方面,光是“合作”而是就被提到130次。

5月16日,中俄代表在北京举行双边会谈。图源:视觉中国

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合作前景如何?

此次普京的访华行程共2天,除了北京之后,他还去了趟哈尔滨。

在哈尔滨,普京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生会面、向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献花、参观了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

刘军认为,选择哈尔滨是中俄两国外交团队协商的结果,主要目的是使国事访问更丰满、更有意义、更有成果。

另外,“哈尔滨本身是中国最有俄罗斯情节的城市,也是中俄合作的前沿阵地,普京去哈尔滨也体现了他对中俄地方合作的重视。”

科尔图诺夫则表示,哈尔滨是俄中合作的重要象征。“20世纪以来,中俄许多双边互动都是通过哈尔滨进行的。显然,普京希望将哈尔滨提升为双边在商业、教育、文化和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的天然枢纽。”

“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有很多未开发的潜力,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跨境合作中尤为重要。”科尔图诺夫还提到了近年来黑龙江在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外流等问题,他认为与俄罗斯的合作可能是克服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

当下,俄罗斯已经将远东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两年普京多次视察远东。观察者网注意到,2024年的新年首次视察,普京也选择了远东的楚科奇自治区。

“他想把远东的开发和振兴作为抓手,带动整个俄罗斯的振兴,因此他很重视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地方合作。”刘军说。

众所周知,此前,俄罗斯的经济重心长期在其欧洲部分,对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力度不够。近年来,在俄罗斯“向东转”的背景下,从普京到俄罗斯政府都非常重视远东,设置了一些超前发展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目前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刘军指出,远东虽然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人口下降、年轻人流失等困难。

从远东和中国东北的地区合作来看,“近年来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比如说中俄边境公路桥、铁路桥陆续通车,在经贸、人文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中俄过去几十年的合作中对该地区没有积极的认知,负面新闻较多,因此很多企业担心,对这里投资的时间长、回报慢、风险大。”

刘军认为,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合作是有前景的,但不能幻想它短期内有很大的成果,需要时间和耐心。

5月17日,普京在哈尔滨出席中俄博览会开幕式。 图源:视觉中国

图们江口岸、黑瞎子岛......中俄边境合作值得期待

中俄两国元首在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加强口岸和交通物流合作,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图们江出海口也成为当下的讨论热点。

图们江流经中朝俄三国,是注入日本海的重要河流。中俄联合声明中写道:“双方将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

未来如果图们江的出海口打开,这会让吉林和整个东北地区从中受益。

去年,海关总署联合三部委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这一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衣保中教授告诉观察者网,吉林省没有出海口,还肩负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任务,因此希望寻求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向东的出海口,这是吉林省长期追求的目标。

衣保中说:“以前,吉林的出海口主要局限在俄罗斯纳霍德卡港。这个港比较小,且目前港口条件不是特别好。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比较成熟,运输条件非常好,一旦开放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就和东方港、纳霍德卡港一起参与了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试点运作。

科尔图诺夫认为,接下来,对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来说,符拉迪沃斯托克可以发挥比过去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开始考虑在东北亚建立不受国界限制的‘自然经济区’,这样的区域可能不仅涉及俄罗斯和中国,还包括其他感兴趣的国家,甚至包括朝鲜。”

“在提高必要的物流和运输基础设施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科尔图诺夫提到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说,在俄罗斯方面推迟了几次之后,2022年底,中俄首座横跨中国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的跨境铁路桥终于开通。

该桥连接俄罗斯远东地区犹太自治州下列宁斯阔耶市和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县,年过货能力超过2000万吨。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桥梁、过境点、高速公路和港口设施,以服务于日益增长的贸易和人员往来。”科尔图诺夫补充道。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积极支持地方合作和边境合作方面,双方还在联合声明中提到,要遵循睦邻友好、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共同开发黑瞎子岛(大乌苏里岛)。

黑瞎子岛地处我国最东端——处于“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是一块中俄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抚远水道连接“两江”,使其成为三面环水的岛屿。

2008年10月,中俄两国政府在岛上举行了中俄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约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这也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刘军说:“黑瞎子岛现在基本上是中俄各占一半,中方一侧的开发已经启动了,俄方一侧还没开始。这一次联合声明中的表述说明,俄方认为中俄可以联合开发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 图源:视觉中国

中俄的利益汇合点主要在哪里?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中俄两国元首表示,要积极寻找两国利益汇合点,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

2023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提前实现了两国元首共同确立的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这是中俄两国不断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的一个缩影。

“中俄经济的互补性很强,”刘军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家电、汽车等。就像王毅外长所说,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入中国千家万户,中国汽车行驶在俄罗斯大街小巷。

他认为,接下来中俄双方经济合作会围绕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八个重点方向展开。“投资合作是目前中俄之间的弱项,中俄联合声明提到,要加快制定并于2024年批准新版《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截至日期,说明两国意识到了投资合作是需要加强的,我觉得这是未来要突破的重点方向之一。”

科尔图诺夫说,他认为,中俄双方“在北极、绿色转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及推进新的多边主义模式等领域的合作将迅速增加”。

关于北极方面的合作,观察者网注意到,中俄联合声明提出,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机制框架下成立中俄北极航道合作分委会。

“这为北极合作提供了机制保证。”刘军说,之所以将北极航道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是因为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通行时间变长,并且相较于传统航线,从我国通过北极航道到俄罗斯、欧洲的时间更短、成本更低。

5月17日,普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见学生时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两国元首还提到了在金砖和上合组织内的合作。

今年,俄罗斯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年内中方将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双方将相互支持彼此主席国工作,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团结壮大“全球南方”。

“中俄两国不仅是这两个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也是主导性的大国。中俄在这两个平台的合作是比较顺利和成功的,从金砖和上合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上体现出来。”刘军表示。

他说,上合、金砖等组织的发展壮大,本身就是“全球南方”团结壮大的表现。“全球南方”的主力在非洲和拉美,目前中俄和这些国家各自都有不少合作。“我认为,接下来中俄可以在对非政策、对拉美政策上进行协调,共同推进合作,效果会更好。”

科尔图诺夫则认为,“全球南方”不可能在单一平台上实现团结,无论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还是其他组织。“中俄必须要在众多相互嵌套、职能重叠、成员混杂的多边机构中开展工作,让这些多边机构百花齐放。”

发布于: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