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菜是个什么菜?
各位好,我是董佳宁。在中国大陆,你经常能看见各种用台湾“冠名”的食物,包括不限于台湾手抓饼、烤肠、奶茶、鸡排等等,存在感堪比“新奥尔良”。但真正的台湾菜什么样,大家可能并不太熟悉。本期节目我就介绍一下,一是当做科普,看看台湾菜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是给大家打个心理预期,哪天统一了,得知道吃什么来庆祝。
今天很多人会觉得,台湾菜口味可能是甜口,这其实受到了“南甜北咸”的影响。古早时期,台湾实际上属于咸口派。原因是气候,台北亚热带,台南热带,夏天热得像蒸笼。白天干活,大量流汗,必须多补充盐分。另一方面,气候潮湿不利于食物储存,肉类、水果、蔬菜,都得经过盐的洗礼。
因此,早期台湾菜的特点就是偏咸,符合劳动人民需求,以下饭为主,还带有些闽南等菜系的特色。像卤肉饭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开垦者猪肉不够成块吃,干脆用酱料做成肉臊,一人碗里舀一勺。
这就决定了当时盐的重要性,包括原住民,对盐的需求也很大。《赛德克巴莱》里还有相关情节,汉人出盐,原住民出猎物,以物易物。而《赛德克巴莱》的时代背景,就是台湾菜的转折点。
1895年清日签署《马关条约》,宝岛沦丧。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到台湾巡视,一场隆重的宴席吃完后,裕仁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了声“欧一吸”。打这之后,台湾料理火了起来,饮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著名饭店:东荟芳、蓬莱阁、醉仙楼等。不过,这些“台湾菜”和被殖民的人下人,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供日本人享用的。
今天有些台湾人很贻孝大方,连吃饭都在乱认祖宗。之前我看到有台湾学者写的文章,说日本引进过去的粳米品种,培养出了著名的蓬莱米,这句话没毛病。关键在后面,据他推测,蓬莱米配上卤肉汁,香醇软糯,这才使得卤肉饭得到普及。
事实上,当时台湾的战略定位,是粮食补给基地,好东西都刮走,供给前线作战。台湾人只能吃些番薯——就是红薯,还有土豆什么的,而且鼓励集体煮着吃,可以节省燃料。最终成品都是淀粉糊糊,而不是什么蓬莱米。对于殖民地的沦亡民众来说,话语中不存在“美食”这个词。即便有,也是被掠夺的命运。
番薯最早是荷兰人引进的,长期充当民众主食。所以台湾人自称“番薯仔”,恰好能追溯到日占时期,土生土长的意思。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番薯仔又引申成为本省人,区别于随国民党过去的外省人。也是因为国民党匪帮,台湾菜进入到新阶段。
这一时期台湾菜的特点是大杂烩,什么都有。1949年,台湾有600万人口,随后国民党直接带过去约100多万。这批“外省人”来自全国各地,比较多的有四川、山东、江浙等等。当时在台湾,能看到全国各地的菜系,包括做本帮菜的“老正兴”、做北方菜系的“悦宾楼”等等。
这个大杂烩菜系的巅峰,就是著名的台北圆山大饭店,属于“国宾”级别。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男主角老朱,就曾是圆山大饭店主厨。精通“川扬潮浙”各菜系,光站在那里,也是一本活菜谱。大家看老朱做菜的手法,就是典型融合厨艺。松鼠鱼,江浙菜,爆炒双脆,闽菜,扣肉,粤菜、赣菜、湘菜里都有。
国民党军官像楚云飞这个级别,都有自己的私厨。败退台湾的时候,他们也把优秀的厨艺带过去了。最有名的就是彭长贵,本是湘菜厨师,在蒋家当过“御厨”。1952年,美国第七舰队司令访问台湾,彭长贵负责掌厨,为了整点花样,创造了左宗棠鸡。第七舰队司令品尝之后,说了声“欧一吸”,这道菜从此打下了名声。左宗棠鸡本来是咸辣口味的,后来彭长贵去美国创业,又改成现在的甜口。
社会环境剧烈变化,势必会诞生很多新菜。这些新菜往往是在某一菜系基础上,融合其他菜系的特征。台湾最大的融合创新就是眷村菜。当时为了安置大量的外省人,国民党建了很多村子,被称为眷村。不同的眷村往往来自大陆不同地区,比如高雄市有一个冈gāng山区,住户多是来自四川的空军老兵。村民用当地的黄牛肉和豆瓣酱,搭配美国援助的面粉,模仿出了川菜的小碗红汤牛肉,创造出了有台湾特色的“四川牛肉面”。冈山也成了台湾豆瓣酱的大本营。
利用本省有限的食材资源,搭配外省多样的烹饪方式,这就台湾菜最基础的烹饪方式。由于做法简单,味道刺激。适应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四川牛肉面就在台北大为流行。而台北人口多样,还有以清真牛肉面为代表的另一大派系,口味相对清淡,也是从大陆过去的。后来东南亚移民到来,又多了沙茶、咖喱味。最终形成了今天十分复杂的牛肉面口味。
1990年代初,北京有一个加州牛肉面,一度排队的人很多。后来人们才知道,加州人哪儿吃牛肉面啊,是在台湾开了很多面馆,名字都是某某牛肉面大王,后来这些牛肉面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唐人街。改革开放之后,又从美国来到了中国大陆,叫加州牛肉面大王。大陆到台湾,到美国,又回到大陆,兜兜转转一大圈,最终还是要回到祖国。这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李开复有一段著名的演讲,说台湾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情味。有的杂志也用类似的话做封面:台湾最美的是人。他在演讲里还提到,台湾美食保留了大陆的原汁原味,台湾的北京菜比北京好吃、闽南菜比福建好吃、四川牛肉面比四川好吃。他这个结论不知道是怎么得出的啊,可能烹饪的时候单加了人情味调料包。
李开复曾经可是“呼风唤雨”,他在微博上发表了很多极其恶心、下作的言论,不知道是他交给运营公司,还是他本人,或者是两者都有。他对于台湾菜的评价,正说明了外省菜对台湾的影响。1949年之后,外省人到来,不仅占据了政治和经济高地,也深刻影响了台湾菜。台湾原有的本地菜,则转变成小吃维持存在。
70年代后,台湾进入日本产业转移的“雁形阵列”,迎来经济腾飞。台湾成了热带地区首屈一指的工业区,有了市民社会,台湾菜也进入了新局面。旅游业兴旺,台湾小吃融合少数民族、客家菜、闽南菜等基础,迎来了大发展。好比说红薯就迎来了进化,红薯做成的芋yù圆,成了奶茶的基础。而闽南菜,本身就适合做成小吃,蚵仔煎、面线糊、姜母鸭,福建本来就有,台湾小吃的本质还是融合创新。
除了奶茶,还有烤肠、手抓饼等等,后来到了大陆,成为台湾冠名系列。实际上,它们和台湾原版的差别很大。比如手抓饼,原本是一个台湾人去天津旅游,见到了山东的油旋,回到台湾后就创造了天津葱抓饼。为什么叫天津不叫山东呢?因为在台湾,这些小吃都冠名“山东”,太多了。
后来台湾的天津葱抓饼又回到大陆,变成现在的台湾手抓饼,但已经和原版山东油旋不太一样了。这就是美食传播史的典型案例,食材兜兜转转,人口流动为饮食文化带来了新的创造性。等统一之后,大家可以去台湾逛逛吃,说不定又会产生什么新东西。
而正餐领域的“圆山饭店霸权”,伴随国民党下台,老厨师退休,外省“军公教”的文化高地逐渐瓦解,结合市民的新需求,又诞生了新派台湾菜。特点是进一步融汇百家之长,创造了一种口味的平均数,甜咸辣都有。台湾盛产水果,大量入菜,更加丰富了口感。今年台湾凤梨滞销,民进党强力支持凤梨入菜,凤梨苦瓜鸡、凤梨虾球、凤梨烧鱼,凤梨炖菠萝,凤梨炖凤梨等等,大概也属于创新精神的延续。
近代台湾菜的变迁生动说明了,消费人口的基数和流动性,是饮食文化的创新源泉。可盐可甜,可酸可辣,当代的台湾菜深受女性喜欢,是都市生活新选择,约会时不出错的典型。但这也是意味台湾菜的致命缺点,不够个性化,缺乏单一口味方向的探索。吃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吃完之后,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这种深度不足的原因,又来自台湾的社会基础和近些年的所作所为,人口2300万,饮食从业者数量有限,缺少进一步的流动性,民进党一意孤行搞“台独”,又极大影响了两岸文化交流。因此,台湾菜的内生潜力,基本被开发殆尽,不会再有什么创新。凤梨烧一切,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凤梨菜系。这就是封闭小社会体的悲哀,很容易走入劣化循环,坐井观天。
反观大陆,人口流动剧烈,饮食文化反复迭代。台湾的小吃、甜品、奶茶进入大陆,也都大获成功,并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和台湾原版的区别也很大了。这充分说明了,鱼入深海才能成龙。只有早日统一,恢复两岸交流,台湾菜才有未来可言。
我的节目在周四和周日上线,加更一般会放在周二。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于:上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