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改革伟力!罗湖桥上学“四史” 军地联建守初心

深圳特区报
“一百多年前一车车物资从这里流向国外,如今,优秀人才、优质资源从这里涌向国内,这是改革的成果,是中国的力量!”10月30日,深圳滨河实验中学党员队伍来到连接深港两地、全长40米的罗湖铁路桥,与驻守在此70余载的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九中队党员队伍开展支部联建专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见学,聆听官兵讲述百年荣辱变迁,有效的促进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融合互通,进一步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思想的交融也进一步的淬炼和提升了党员们的党性觉悟,有效激发了卫国戍边、执教育人、忠党爱国的强烈情怀。

罗湖桥位于广深铁路东端,宽24米、长40米,外表秀丽庄严,横跨在深圳河上,另一端连着香港北区的红磡火车站。深圳这端的桥头建了一座现代化岗楼,这便是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九中队的党员先锋哨。两名哨兵就站立在铁轨边上,一旁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闻名遐迩的六个字——罗湖桥第一哨。
“眼前的边界线,即政治生命线。实地参观,看的是历史,想的是担当。”下午16时,40多名军地党员聚集在党员先锋哨哨楼前,军地党员代表纷纷发言,交流党史学习教育的体悟和收获。随后,双方一起对着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回忆入党初心,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1949年,四野部队就止步于罗湖桥,驻扎在这里,桥头有部电话直通周总理办公室。后来抗美援朝,我们这支部队也分兵出国作战!”当前,因为疫情,两地火车暂停通行。党员们聚集在罗湖桥前的铁轨上,聆听部队官兵讲述罗湖桥从木桥变铁路桥、从物资流失到人才回流、从贫富差距到两岸霓虹、守望相助的历史,人人听得入神,不时提问、颔首作答、鼓掌喝彩。
“上个世纪50年代,敌特猖獗,我们的哨兵在检查时,敌特分子被发现后,拿着手雷要引爆,为了老百姓不被伤害,哨兵直接扑过去,将手雷和敌特分子勒在怀里,一起粉身碎骨!”哨位上的一个个战斗牺牲故事让观众为之动容。
“如今,并没有表面看的平静,我们从来没有太平哨,我们的兵天天面临不法分子的糖衣炮弹考验,这不亚于上甘岭战斗的美军炮火!”哨兵们平凡而伟大的坚守博得了观众雷鸣般掌声。

“通过学习罗湖桥的历史、边防战士们的精神,今后我将带着他们这份默默无闻、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回到我的本职工作中,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把我们祖国的这些少年们更好的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党员教师黄玉林对武警战士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依旧闪现光芒”展现出的信念感触最深。
“罗湖桥的故事让我感觉热血澎湃。罗湖桥是连接内地与香港的连心桥,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桥。这次活动也是连接我们个人成长与祖国历史的一个连心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心深深地种植于我们的心中。作为深圳市滨河实验中学的教师,我接下来愿意为了祖国,为党为人民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党员教师贾美兰收获颇丰,为国执教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随后,军地党员们同走边界巡逻路,通过新旧防控设施的对比,感受从物理隔离到科技管控、智慧管控的历史剧变;一起参观军营,体验部队生活,并在巨幅党旗下聆听部队代表上党课,接受党史教育精神洗礼。

(原标题《感受改革伟力!罗湖桥上学“四史” 军地联建守初心》)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莫荣宝 任宪平 通讯员 刘佳良 吕仁杰)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