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花草树木图鉴大全》:为何中国人偏爱田园生活、诗意地栖居?

鉴书客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五柳先生陶渊明创作过一组诗《饮酒二十首》,其中尤以第五首最负盛名。这首诗如此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前半生五次踏上仕途,却在见识了时局动荡、仕途凶险、官场腐败之后,愤而辞官归隐,守节不仕,从此掀开了文学史上独属于他的田园诗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更是成为无数后人艳羡的神仙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草木山林为伴、与花鸟鱼虫对谈,忙时耕地除草,闲来小酌几杯,写上几行小诗,当真人生乐事!

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们,远离了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亦远离了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目之所及的是川流不息的汽车,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鸣笛声,是灰蒙蒙雾腾腾的天空。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画面,似乎只存在于古诗词、纪录片、老电影里。如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所影射的那样,看不到行云和花树、听不到流泉的城市对人而言,无疑是地狱。

那个人依然向上帝吵着要一个珠玉为门的天堂,说这个星球在他还觉得是不够好。“你这个不知好歹,忘恩负义的畜生,”上帝斥他说,“如此的星球,你还觉得不够好吗?很好,我将要送你到地狱里去,让你看不到行云和花树,听不到流泉,将你幽囚到命终之日。”于是上帝立即送他去住在一座城市的公寓里边。——《生活的艺术》

《花草树木图鉴大全》:为何中国人偏爱田园生活、诗意地栖居?

01 何为“诗意地栖居”?

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格林贫病交加、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下,创作出了《人,诗意地栖居》。他在诗里这样写道:“神本人的尺规。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那满缀星辰的夜影,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更为明澈洁纯?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

当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当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荷尔格林敏锐地察觉到人正在不断地被异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无情地抹去人的个性,取而代之的,是呆板、单调、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在《远景》中,他急切地呼唤人们寻找返璞归真的道路,寻找那条通往灵魂之家的小径。

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远景》

诚然,生产技术的进步,必然使人离开故土、走向城市,成为无数的“千篇一律”的劳动者,为名利、为生存疲于奔命,与世沉浮,失去生命本真的活力,把自己活成大社会中的一个“机械零件”。

荷尔格林呼唤的“诗意地栖居”,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源自于生活环境的“诗意”,更源自于人内心对生活的理解、对安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容不得我们慢慢来、细细感悟,只能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地奔跑、追赶时间,像个没有情感的工作机器。对当下的我们而言,活出诗意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换言之,由古至今生存从来都不易。饶是陶渊明那般看似惬意的田园生活亦有耕种的艰辛,我们总以为是城市束缚了自己,揭破那层窗户纸,才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自囚的把戏。

诗意的生活自始至终都离我们很近,也许近在咫尺,只是我们总以为远在天涯。

《花草树木图鉴大全》:为何中国人偏爱田园生活、诗意地栖居?

02 诗意地栖居,始于身边一草一木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林语堂对理想居所的设想,或可激起无数人的共鸣。大抵是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自然理所应当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植物也好,动物也罢,蕴藏其中的生机与活力足以充盈我们的内心。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难以活出诗意?祖辈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深谙与自然打交道的秘密,看花不是花,看叶不是叶。它们是美景,是美食,是良药,更是大自然的馈赠,所以便写得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般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日渐远离故土与自然,早将那种与自然沟通、交流的能力遗忘殆尽,看花不知是什么花,看叶亦不晓得是什么叶。缺失了对自然的认知,自然而然就读不懂生活的诗意所在,便难做到诗意地栖居了。

抛下城市的繁华,重返山野自然,未免有些不切实际。去不得深山老林,那不妨取个折中的方法,为自己、为家人养上几株绿植,或是挂一小串绿萝于窗前,给这单调乏味的生活增添些许生机,将融融绿意带回家中。

那种些什么好呢?蝴蝶兰虽好看却极难养,杜鹃娇贵极易枯萎死亡,倒挂金钟养护复杂。倘若着实对植物了解甚少,又实在不晓得养些什么,更不知道种植后如何照顾植物,那便翻翻《花草树木图鉴大全》罢,你见过却叫不出名字的、素未谋面的各式花草树木,书中一应俱全。

从事园林工作四十余年的园林工程师、花卉科普作家王意成耗费毕生心血编著的《花草树木图鉴大全》出版5年,再版3次,是许多园艺师与自然爱好者眼中的经典入门书籍。全书收录近1000种观赏植物,详细介绍每种植物的种属、分布情况、花叶形态、生活习性、养护方法、食用药用价值,采用2200幅原色植物配图、457种高清植物细节图,更便于识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若是无法抽身,奔向远方的田野,不如花费些心思养一株花、种一盆草,把诗意带回家。

《花草树木图鉴大全》:为何中国人偏爱田园生活、诗意地栖居?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乡村典型的生活,常被视为最理想的优美生活,农村的理想表现于艺术哲学及生活者,如此深植于一般中国人之意识中,应亦为今日民族健康之一大因素……因为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体格上与道德上之健康状态。

对中国人来说,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不仅仅出于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需求,更是为了寻找精神层面的思想自由。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富足,同时也夺走了我们驻足欣赏风景的机会,夺走了我们与自我独处、与自然交流的时间。所以,是时候慢下来了,种上一株绿植,或是养一盆雅致的花,重温那种静谧而纯粹的田园生活。人本就该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