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存的2架战机,俄方欲投入战场,但在中国面前早已落伍?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虽然俄军已牢牢占据了战略主动权,并在陆地战场上基本挫败了乌军的此轮大反攻,甚至还开始转入反冲击作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俄军在相当程度上对乌军处于“情报信息不对等”的劣势地位。若不是俄罗斯以落后但实用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步步为营,将战事拖入对自己有利的消耗战状态,恐怕乌军于去年在哈尔科夫和红利曼等方向创造的反击战大捷,还会更多地上演。究其原因,俄军始终缺乏针对远距离目标、尤其是对乌克兰纵深地带的兵力和装备调动情况的掌握。如今,俄罗斯似乎终于痛定思痛,准备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了。
俄罗斯M-55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机
据美国防务媒体“战区”网站报道,俄罗斯仅存的1架处于适航状态中的M-55高空战略侦察机,于近期开始测试一款疑似新型侦察吊舱的设备。有西方国家评估认为,该机和这款吊舱极有可能被投入到乌克兰战场上空使用,目的是发挥这款侦察机高达2万米的高升限性能,以“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窥探乌克兰领土纵深动向。而由于M-55的这种“高空+长航时”飞行性能与美国在冷战时期开发的U-2高空战略侦察机颇为相似,故前者也被戏称为“俄版U-2”或“U-2斯基”。
美国U-2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机
平心而论,对于远程航空侦察手段多有不足的俄罗斯来说,M-55战略侦察机或确实可发挥出不小的作用,有力地弥补自身在情报信息搜集方面的短板,并提高自家军队的空中打击和地面导弹打击效率。当然,一旦这款战机被投入战场,那必定会受到俄方的“严密保护”,毕竟M-55仅生产了4架,其中2架早已报废销毁,仅存的2架中也只有1架在航。
军用卫星尚不足以取代航拍侦察
可能有人会说,在军用侦察和监视卫星技术已较为成熟的当下,身为军事大国和航天技术大国的俄罗斯,为何不选择用卫星实时监控乌克兰纵深情况,而是要使用传统的高空战略侦察机呢?答案很简单,即军用卫星还远不足以完全取代侦察机,前者难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同一区域,且在信息回传的及时性与拍摄到的图片分辨率等方面,也无法达到全面优于侦察机的航拍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军用侦察卫星和监视卫星还不能实现对打击行动的实时辅助,以及对打击效果的实时评估,这些任务都需要侦察机之类的装备来完成。
国内博物馆保存的U-2侦察机残骸
不过,这是否说明俄罗斯可能将M-55侦察机投入战场就是最优解了呢?非也。简单来说,如果其当前的对手不是实力羸弱、尤其是严重缺乏国土防空能力的乌克兰,而是换成其他某个有着较为完备的国土防空能力的国家,那M-55这样的传统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机很可能就会成为远程防空导弹面前的“一盘菜”。相信无需举出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中,接连击落5架美制U-2侦察机的案例。对于现代化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来说,升限达2万米~3万米的高空飞行器绝非是不可能打下来的对手。
国产“无侦-7”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
因此,与其动用有人驾驶的M-55,俄罗斯最理想的选择其实是使用高空长航时战略侦察无人机。相比起有人驾驶战机,此类无人机的尺寸较小,可进行一定的外形隐身处理,战场生存能力更高,即便被击落也无人员损失之忧。只可惜,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也确实只能停留在“理想”之中。放眼当今世界,能自行研发这种“极高端”装备的国家仅有中国和美国,我们的产品是“无侦-7”和“无侦-8”无人机,美国的代表作则是RQ-4“全球鹰”。除此之外,全球再无第三个国家能自研出同类装备……
M-55仍是传统的有人驾驶侦察机
不得不说,虽然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三个世界级军事大国,往往被戏称为“上三常”,但在中美两国面前,俄方仍表现出了诸多落后之处。军事技术和制造业等领域的不足,恐将长久地困扰俄罗斯。
发布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