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苏 X1D 体验:一台我愿意随身携带的高颜值中画幅无反相机

硬件学堂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时下大多数人的主力拍照器材,这和它轻便随身的属性有着很大关系。相机厂商为了应对智能手机的严峻挑战不得不各施所长,索尼、富士、松下、奥林巴斯几年前就开始力攻便携式无反相机市场。在单反逐渐被普通消费者排斥的同时,无反相机的销量反而越来越高,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相机无反化是大势所趋。
国际知名中画幅相机厂商哈苏在 2016 年发布了全球首款中画幅无反数码相机 X1D,采用 5000 万像素 44 x 33mm 中画幅传感器,725g 机身重量甚至只有传统中画幅相机的一半,同时将价格控制在了相对可以接受的范围,亲睐高画质和便携性的发烧用户很难不被它所吸引。
首发开卖的 X1D 为银灰色版本,机身辨识度很高,线条流畅,而且还 “长” 的很好看。我有幸在今年年初摸过一位媒体老师手上的 X1D,可能是工程版的缘故,从开机到可以拍摄居然要等上差不多 20 秒钟,而且机身发热明显,系统反应也很慢,这种表现和我期待的 X1D 有一定距离,体验了十几分钟就解毒了。
真正让 X1D 脱胎换骨的是今年 8 月份发布的 1.17.2 系统固件,最主要改进有:
1.增加了对焦点的大小调整,对焦点从 35 个更新至可调整的 35/63/117 个。
2.支持电子快门至 1/10000,可支持非镜间快门的镜头适配转接。
3.增加了 USB 供电,联机拍摄续航能力会有所增加。
4.大幅缩短开机时间,机身反应速度提升明显,发热降低,对机身各项 bug 进行了修复优化。
从 X1D 用户的反馈来看,1.17.2 新固件让 X1D 好用的完全像是另外一台相机,也重燃了我对这台相机的上手兴趣。
中画幅相机也可以很便携
我拿到的这台哈苏 X1D 是黑色 4116 限量版,配有 XCD 45mm F3.5 和 90mm F3.2 两枚 X 卡口镜头,系统固件版本 1.17.2。和银灰色版相比,黑色机身配黑色镜头会有更好的一体感,也更加低调,更适合近距离拍摄一些人文题材照片。
X1D 机身设计和大多数带 EVF 的无反相机类似,HASSELBLAD 品牌 logo 位于机身前方顶部斜切面,机器型号设计在了机顶右侧,简洁明了。右侧凸起的手柄拥有良好的握持感,蒙皮表面采用网状纹路处理,摩擦力大,手心出汗、下点小雨也不容易打滑。机身采用了高品质铝合金材质骨架,轻量化的同时能保证足够的坚固度,而且明面上看不到螺丝的存在,细节做工也是无可挑剔,初次上手会觉得 X1D 机身质感完全配得上它的售价。
从上往下看,哈苏 X1D 的曼妙身段一览无余,机身真的很薄,这和我们印象里粗大的中画幅相机不太一样。配上 90mm F3.2 这枚尺寸更长的镜头后,X1D 整体视觉效果依然足够和谐。
记得当初徕卡发布专业级 SL 全画幅无反相机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不少人有嘲笑过它的 “巨单” 体积。把哈苏 X1D 和徕卡 SL 放一块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二者的尺寸、重量、做工都比较接近,作为中画幅相机的 X1D 到底有多便携,相信大家可以体会得到。
外出时我会随身携带 X1D + 45mm F3.5 镜头,上次公司组织 20 公里越野徒步我就把它们挂脖子上,全程下来也不会觉得很累。对于中画幅相机来说,X1D 在便携性上的突破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将来势必会有更多厂商效仿。
由于采用了一块触控 LCD 屏幕,X1D 机身外部按键、拨轮设计也十分简洁,并且省去了肩屏。快门按钮为橘黄色,不可拆卸,对略显单调的黑色版机型来说能够起到不错的视觉点缀效果。
X1D 机身上有 1 个模式转盘+手柄前后 2 个拨轮,其中模式转盘采用了按压弹出式解锁设计,右手食指就可以轻松开启或者锁定,方便用户在拍摄时实现模式转换,兼顾安全和易用性。
X1D 背面配备了一块 3 英寸 92W 像素触控屏,以及 236W 像素的电子取景器,显示效果主流。 屏幕右侧设置了常用五枚实体按键,上方有 AE-L 和 AF-D 按键,整个背面也是简洁风格。关于触控屏的操作逻辑,下文会有详细介绍。
作为这个级别的相机,双存储位一般都是标配,哈苏 X1D 内置双标准 SD 卡槽,一张卡写满后再开始存储到第二张卡上。官方数据显示 X1D 机身最大写入速度约为 70MB/S,单张 3FR(RAW)格式照片容量为 105MB,所以存储卡方面建议使用读 95MB/S、写 80MB/S 这个级别的大容量 SD 卡,64GB 或者 128GB 都可以,32GB 我觉得都有些不太够用。
X1D 其它扩展接口也比较齐全,比较让人意外的是搭载了 USB 3.0 标准的 Type-C 接口,传输速度快,更新 1.17.2 固件后可以通过它来充电,进一步提升了 X1D 联机拍摄的续航能力。
X1D 电池容量达到了 3200mAh,和更高一级的 H6D-100C 相同,实际用来下只要少看回放,一块电池大约能拍上 250 张照片,对于数据量庞大的中画幅相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当然多买一块备用电池也是有必要的。电池仓位于机身底部,取出电池分两个步骤:先通过一侧开关弹出小部分电池,然后再按压电池底部就能成功取出电池。这种双重保护设计能有效防止电池出现意外摔落的情况。
触控操作逻辑简单易上手
X1D 所有操控几乎都可以通过这块触控屏实现,逻辑也非常简单,整个系统最主要的两屏菜单可以通过下拉、上划屏幕来进行切换,和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下拉菜单没有什么区别。
主设置菜单界面,我们可以通过触控操作对 X1D 的大部分功能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右侧菜单里的 "拍照、摄像、更多设置" 进入对应的二级菜单进行调整。
相机当前参数菜单里,我们也可以直接点击相关区域,对 ISO、光圈、测光模式等参数进行快速设置,操作非常直观。前面有提到 X1D 通过更新 1.17.2 固件可获得 USB 充电功能,这里想要实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通过 USB 线连接电脑;2.电脑端安装内置连接驱动的哈苏官方修图软件 Phocus。开始充电后,参数菜单右上角的电池图标左侧会出现 “闪电” 标识。
Phocus 软件相信哈苏相机用户不会陌生,除了后期修图外还支持联机拍摄,所以官方文档说的是接入 USB 后可提升联机拍摄时的续航能力,而不是指 X1D 可以用移动电源进行充电,这里需要弄清楚。此外 X1D 还支持 WiFi 和 GPS 功能,主流相机该有的便利性功能它基本都有。
在我体验 X1D 的这段时间里,哈苏又发布了第二版 “春药” 固件,版本号 1.19,重要改进如下:
1.支持通过触摸屏选择自动对焦点
2.支持仅在电子取景器中查看实时画面
3.最大光圈下,实现更圆更锐利的虚化光斑
4.支持用户自定义按钮
5.支持创建新文件夹
6.支持使用带方形标志的软按钮选择是否在实时录像状态下显示各参数信息
这般新固件除了增加用户自定义按钮和支持在 EVF 中查看实时画面外,我觉得最大亮点是 “电子取景器触控面板” 和 “圆形光圈” 两个实用功能。在相机设置里我们能找到 “电子取景器触控面板” 选项,开启后有 “左” 、“右” 模式可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选择屏幕触控面板区域在左还是在右,眼睛紧贴 EVF 取景时我们可以通过大拇指触控屏幕两侧来快速更改对焦点位置,比用拨轮操控要高效不少。最近发布的索尼 A7R III 也同样加入了此功能,算是对 X1D 新固件的一种认可吧。
最大光圈下实现更圆、更锐利的虚化光斑,这对背景虚化控用户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在相机设置里将 “最大光圈” 设为 “满” 就可以实现。
让你慢下心来用的对焦能力
要说 X1D 有什么我不太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自动对焦的表现有些脱离时代。虽然连续的固件更新有提升相机的整机对焦表现,但单次对焦速度并没有明显改善。在白天光线充足的环境下,X1D 的对焦还可以给我一定的信心,对焦速度和索尼 A7R 类似。弱光环境、或者主体不够突出的时候,X1D 的反差式对焦就会变的犹豫不决,对焦行程变长,来回拉风箱或者干脆对不上,对于喜欢抓怕的我确实很难适应。
手上的 45mm F3.5 镜头对焦速度要稍快于 90mm F3.2,建议全程开启对焦辅助灯功能来减少拉风箱的几率。好在 X1D 的手动峰值放大对焦功能还算方便,一些自动对焦难以应对的复杂场景可以用来救急。
不折不扣的高画质
相机界俗有 “底大一级压死人” 的说法,这一理论后来也被各大国产手机厂商广泛推广。同代工艺水平下,感光器元件的成像质量和尺寸大小成正比,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好。哈苏 X1D 搭载了成熟的 5000W 像素索尼中画幅传感器,实际尺寸为 43.8mm x 32.8 mm,并且拥有 14 档动态范围和 16 Bit 色深,ISO 范围达到 100~25600。
也许一些用户对 44 x 33mm 中画幅传感器尺寸没有概念,虽然它和 53.7 x 40.4mm 全尺寸中画幅有差距,但和我们常用的 36 x 24mm 全画幅传感器相比,它感光元件面积要大出约 1.68 倍,通过上面的对比图片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到差距。
不久前知名相机评测机构 DxOMark 对 X1D 传感器成像能力进行了深度测试,并给出了 102 高分,这一成绩让 X1D 成功登顶榜首,其色深、动态、高感三项测试分数均是拔尖的表现。除了传感器本身优势外,哈苏深厚的调校功力也不应被忽视。
如此给力的成像实力放到实际拍摄中,我们就可以干一些 “为所欲为” 的事情。比如上图这张照片,因为拍摄时机仓促没有切到点测模式,导致照片里的人物曝光严重不足,想重新再拍一张又要等很久,最后只有寄希望后期电脑修图了。
得益于 14 档动态范围,通过 X1D 的 3FR 格式照片我们可以轻松将画面曝光调整到想要的效果,成功挽救回一张前期拍摄失误的照片。
5000W 像素中画幅传感器再配合 XCD 高素质镜头,X1D 在画面细节上的表现同样无可挑剔。
只要对焦准确,把照片放大到 100% 进行观看后,X1D 的超强解析力会让人有不枉一拍的满足感。
互联网快速分享的时代,大家发到微博、微信这类社交网络上的照片往往并不需要太高分辨率,所以我们可以裁剪原片来实现二次构图,进一步发挥出高像素的优势。
同一张照片裁出三种不同构的图风格,事实证明中画幅大底+ 5000W 高像素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X1D 未来镜头路线
目前哈苏正式发布了四款 XCD 镜头,分别是 30mm F4、45mm F3.5、90mm F3.2 和最新的 120mm F3.5 Macro,它们已经可以满足多数人的拍摄需求。哈苏也给 X1D 和这四支镜头准备了一个户外套装,打包价格比各自单买的价格要更优惠些。需要注意的是套装本身不含 120mm F3.5 镜头,只是定制手提箱里预留了它的位置。
我上手的 45mm F3.5、90mm F3.2 镜头等效于 135 全画幅的 35mm、71mm,不仅焦段实用,光学素质都非常高,全开光圈即工作光圈,边角画质也很优秀,焦内锐利,焦外柔美,立体感强,是大多数 X1D 用户都会考虑购买的 XCD 镜头。(文章最后样张基本为最大光圈所拍摄)
2018 年,哈苏还要发布五款 XCD 新镜头,其中包括 21mm F4、35-75mm F3.5~4.5、65mm F2.8、80mm(最大光圈值可能为 F2)、135mm F2.8 以及 1.7x 增距镜头。从镜头的发展路线不难看出,哈苏这是力争要靠 X1D 和 XCD 镜头打开全新的市场。如果觉得现有的四支镜头不够用,你还可以通过转接环接驳哈苏自家的 H 卡口高素质中画幅镜头。
绕不开的话题,哈苏 X1D 和富士 GFX50S 怎么选?
在 X1D 发布后不久,富士也拿出了自家的第一台中画幅无反相机 GFX50S,同样采用了索尼这块被市场认可的 44 x 33mm 中画幅传感器,X1D 就此迎来了最强竞争对手,一些潜在的中画幅消费者开始纠结起这两台机器。
富士和哈苏这两家相机厂商历史上颇有渊源,哈苏经典的宽幅胶片机 Xpan,其实是富士给代工的,除了哈苏版外还有一个富士版,当年哈苏在日本销售的大部分中画幅机型也是富士代工出品。所以我认为 X1D 和 GFX50S 很有可能是两家厂商进行协商后的结果,不做过于重叠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对双方都是好事,这两家过去有着不可描述关系的厂商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纠结 X1D 和 GFX50S 这两台机器的人,有不少其实是没弄明白自己的拍摄需求。X1D 虽然是无反相机,但是依然采用了传统中画幅上的镜间快门设计,最高可以实现 1/2000 秒闪光灯高速同步,对于常驻摄影棚进行拍摄的人来说几乎算刚性需求。
而富士 GFX50S 采用了传统机械式快门,闪光灯最高同步速度只有 1/125 秒,棚拍时目前还无法实现更高的闪光灯同步速度,局限性明显。实际上 GFX50S 的定位更偏向于严酷的室外风光、人像摄影,以及转接五花八门非镜间快门镜头时带来的拍摄乐趣。哈苏 X1D 更新固件后虽然支持电子快门,不过转接非镜间快门镜头拍摄时会因果冻效应导致运动中的物体出现形变,表现难堪重任。
个人建议:
如果你是风雨无阻、上山下海的风光摄影党,对全天候机身、翻转屏和可旋转 EVF 需求较大,又或者对及时分享照片、转接其它品牌镜头比较感兴趣,那么皮实耐操、机械快门设计、直出色彩很有富士特色的 GFX50S 会更加适合。想要一台颜值高、便携性更为出色的高画质中画幅相机,又或者棚拍时离不开镜间快门带来的闪光灯高速同步,哈苏 X1D 才是更好的选择。
对未来的期待
X1D 有一个 “固执” 的设定:不支持 GFX50S 那样机内输出 5000W 像素全尺寸 JPEG 照片。为此我也和哈苏的技术人员进行过沟通。他表示,哈苏认为 X1D 画质优势需要通过 3FR(RAW)格式文件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不支持机内全尺寸 JPEG 照片是为了引导用户多去使用 3FR 格式,仔细想想也确实挺有道理。其实 X1D 的直出色彩也非常棒,我更希望哈苏通过固件更新把 “是否输出全尺寸 JPEG” 做成菜单选项,让用户自己来选择会更加人性化。
不可否认,X1D 和 GFX50S 使用的这块 44 x 33mm 中画幅传感器,在面对尼康 D850、索尼 A7R III 这类把 135 全画幅传感器成像能力压榨到极限的机器时,画质优势已经没那么明显了,换个角度理解就是 44 x 33 中画幅传感器的成像实力依然还有不小提升空间。
就在上个月,索尼突然发布了一款全新 44 x 33mm 背照式中画幅传感器,型号为 IMX461,有效像素从 5000W 直接飙升到一亿,并且还支持 4K 30fps、8K 18fps 视频拍摄。其实哈苏和富士之前都有过暗示,XCD 和 GF 镜头可驾驭一亿像素传感器,X1D 和 GFX50S 升级款机型直接搭载索尼这块一亿像素新传感器的可能性很大,到时候 44x33 中画幅相机的竞争力会比现在更强大。
体验总结:
哈苏 X1D 是一台特点足够鲜明的相机,优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台我愿意随身携带的高颜值中画幅无反相机。将便携性和中画幅高画质相结合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为了达成这一设计,X1D 自然也要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严谨的物理操控体系、更好的机身散热表现等。
第一代 X1D 已经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它对中画幅相机的普及之路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的二代机型在升级一亿像素新传感器后,如果能大幅提升对焦性能的同时再加入机身防抖,我想我会亲自购入一台来当做主机力使用。目前 X1D 的价格对比刚上市时有了一定回落,哈苏官方还经常搞一些优惠促销活动,性价比也在慢慢提升。当然是否需要购买一机一镜实际入手价格差不多 70000 元的中画幅相机,答案还是只有你们自己知道。
哈苏 X1D 3FR 格式转 JPEG 样张(有 Lightroom 轻后期调整,无裁剪):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