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国电影票房十年造假史大起底

IQ伤不起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今天,我们继续聊娱乐行业的数据造假这事,这次我们聊聊票房数据造假。

其实,对中国电影来说,票房造假不算什么新鲜事,2009年,《阿童木》就虚报过票房,结果被查了,这算是开票房造假之先河。

到了2016年,《叶问3》在造假上玩得更过火,居然弄出了8000万的假票房,造假幅度之大,连行业内人士都看不下去了。

电影票房造假这事,刚开始电影院自己造数据,后来发行方也参与进来了,直接买票房,再到后来,连制片方和猫眼这样的票务平台都参与进来,由点发展到线,最后到全行业,都参与进来了。

这是其他自媒体整理的中国电影票房造假历程,你们大家可以看看,这十年大片们是怎么个票房造假法的。

中国电影票房十年造假史大起底

在2014年前,电影票房数据造假的主力就是电影院。

为了偷税漏税,影院虚报瞒报票房成风,也就是所谓的“偷票房”了,这算是第一代票房数据造假了,《赵氏孤儿》、《盲探》、《风暴》等电影都曾遭遇影院偷票房。

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票房数据是为了偷税漏税,所以故意往少了报,以至于影院报上来的数据比真实数据还缩水10%。

偷票房手段有哪些呢?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废票利用”(一张废票多次使用,每使用一次就偷一次票房)

“手写票钻空子”(手写票不计入票务系统)

“捆绑套餐” (把影票价格摊进套餐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赚取差价)

“改系统”(人工进入电脑票房统计后台终端修改数据)

“双系统”(影院用两套系统作业,一个记账,一个报账)。

在这个阶段,电影院才是老大,制片方和发行方都得求着院线,所以就算知道电影院瞒报了票房,也无可奈何。

原因很简单,院线决定着电影能否上映,这是抓住了电影发行方和制片方的命门,不得不受制于各大电影院线。

然而到了2014年后,时光网、猫眼电影、格瓦拉这样的第三方平台兴起,可以随时查询票房,这时候电影院线就不好瞒报票房,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瞒报电影票房的时代过去了,接下来就是电影票房注水的时代了,这时候发行方成为票房数据造假的主力了。

票房注水的第一步是买票房。

买票房,顾名思义,就是片方自掏腰包冲击某一部电影的票房数据。“买票房”和普通意义上的“包场”还不一样,“包场”是花钱免费请别人看电影,这中间有实实在在的购票、观影过程,而“买票房”既没有合规的购票过程,也没有对应的真实观众,在业内被称作“过数”。

发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银买票房还不少,比如《魁拔3》购买影院至少8%的场次,《英雄之战》自掏腰包狂买了上映前三日的电影票,也就是发行方掏钱给电影院线,自己买自己家的票房。

这时候,影院并不吃亏,反正有发行方给它送钱,主要损失的是掏钱买票房的发行方,蒙在鼓里的制片方。

可是这样时间久了,发行方就不干了,于是发行方想出了别的招,比如返点。

2013年,《小时代3》上映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通过微博曝光了制片方与院线达成的“送返点”协议:排片达到40%,给影院一个点;排片达到45%,给影院两个点。

中国电影票房十年造假史大起底

又比如“幽灵场”,这事儿还是《捉妖记》捅出来的。

2015年,《捉妖记》票房创下纪录,但其制片方发布的“公益场票房总额4042万”的公告,很快引起了关于其票房造假的质疑。

按照《捉妖记》制片方说法,推出公益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影片,那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据央视记者的调查,安排放映《捉妖记》“公益场”的影院所在购物中心晚10点就结束营业了,而公益场放映时间却被安排在凌晨。影院数据显示,这些凌晨场次,不仅场场爆满,而且上座率达到了108%。更有影院出现了10分钟就放一场电影的闹剧。

因为这个,公众第一次知道了“幽灵场”玩法,午夜包场,场场爆满,这就是幽灵场了。

中国电影票房十年造假史大起底

业内称“幽灵场”为“过数”,实际上就是做假场,制片方、发行方不从中分取票房利润,只是为了刷票房数据,院线则从中拿一部分好处费,往往只是电影票面价格的1/10。如果制片方自有院线资源,则好处费可能都省了,并且操作起来神不知鬼不觉。

还有种偷票房操作,也是很神奇,有网友爆料称,看的明明是《疯狂动物城》,但票据上写的却是《叶问3》,影院工作人员用笔把“叶问3”几个字涂掉,写上“动物城”,以及新的座位号。这样,你实际观看的是《疯狂动物城》,但票房和收益全算到《叶问3》头上去了。如此一来,《疯狂动物城》的票房就被《叶问3》偷走了。

中国电影票房十年造假史大起底

回到在幽灵场选择上,院线多选择观众最少的早场和晚场来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购票系统上都能看到这个场次,但均为“售罄”,其实根本没观众到场。但这种方式的死穴在于网友,一旦被截图、拍照传到网上,那就很容易出大事,到头来各方都要引火烧身。

基于这样的风险,幽灵场后来又出了新变种,就是半包场方式,发行方先悄悄把黄金场次中间的好位置买下来,实际没有人看,但能制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曾有观众在广州院线看《港囧》2015时,就遇到这样的场次。

幽灵场、半包场……这就是发行方弄出来的票房数据造假模式了。

2015年10月,电影局颁布了《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几乎就是为整治“幽灵场”操作而生。文件要求:要系统中排片的场次必须放映,放映的场次也必须在系统里登记,以杜绝实际没有放映或者没人观看的“幽灵场”。

这样一来,幽灵场没戏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锁场了。

在《后来的我们》上映时,许多院线控诉大规模退票现象,但场次锁定无法取消。这样一来,院线就成为受害者,猫眼被最先怀疑是始作俑者,因为其制片、发行、票务三重身份,具备充分的动机和绝佳的操作条件。

当票务售卖渠道和数据的主动权、掌控权都不在自己手中时,院线成了当今电影产业的弱势群体。这就真的是风水轮流转了,电影院线由当初的强势者变为弱势者了。

这只是因为他们遇上了猫眼电影、淘票票这样的票务平台,数据显示:2018春节档有90%的观众是线上购票,最高峰大年初二的历史数据已经突破了92%。大年初一的12.6亿体量中,有88%左右的份额为在线购票,猫眼平台出票超过1623万张,占比超5成。淘票票宣称春节7天超过1.4亿人次走进电影院,淘票票购票人次占比43.6%。

于是这时候,《羞羞的铁拳》票房数据造假大戏上演了。

猫眼是《羞羞的铁拳》出品方之一,同时兼任发行和宣传,当时猫眼COO康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发行中的最漂亮的一个动作就是预售票房,“(《羞羞的铁拳》)开启预售的10个小时内排片就破了2万场,当天实现9.30首日预售票房近500万”。

上映15天就为一部电影预排了2万场,首日预售票房近500万,这在创造了预售模式的猫眼运营的项目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猫眼开始意识到,预售的火爆不仅仅是提前回笼票房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提升影院和市场的信心,刺激影院自行增加排片和观众自发抢购影票,从而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提振票房效果。

知乎网友影智用姜文《让子弹飞》中的一句台词解释这种行为:先让乡绅捐,乡绅捐了百姓才会捐,得钱之后,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其实想想我们的观众也是很可怜,提到最近要看什么电影,似乎票房和口碑是躲不过的参考标准,而如今都已经被资本操纵,成为获利、营销的手段。

说完我们国家的电影票房数据造假,接下来的问题是,外国有这样的现象吗?

答案是:真没有。

之所以没有,并不是因为外国人的道德素养比我们高,而是他们有不同的办法来应对。

在美国,片方除了要付给导演、编剧和演员等主创人员固定薪酬,往往还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了他们在票房净利润中的分成比例。而这种几乎被固定下来的利润分享模式,是美国演员公会、编剧公会等多个行业公会组织与电影公司多年博弈的结果。

“票房造假对片方并无好处,虚假的数字越多,意味着要分给演职人员的金额也越多,”安德森说。此外,美国社会的信用体系也给造假者带来高昂的成本,美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给造假者带来“一处造假,处处受限”的后果。

法国也没有票房造假现象,因为人家是按人次来计算的,为吸引更多人走进电影院,法国主要院线都推出“包月制”,也就是说,一个月花固定的钱,可以无限次观看影片;与此同时,法国还经常以超低票价吸引人们观影。

因此,使用观影人次、而非具体的销售数字来计算票房,可更好地说明一部电影在法国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而与院线、制片方及发行方等的收益关系不大,这样自然没有动力去票房造假了。

在日本,同样没有票房数据造假现象,一位从事电影宣传和制作的日本业内人士指出,在日本,票房数据是否可靠要看数据的出处。媒体和正规公司的排名不会造假,因为在电影业界,有关票房收入的信息是开放共享的,而且业界也会根据相关规定严查有关数据。

更重要的是,一些公认的票房数据统计公司都是第三方独立公司或社团法人,与制片方、发行方等利益纠葛相对较少,其发布的数据基本可信。

此外,日本的造假成本高得惊人。造假是一件比坐牢还严重的事情,一旦被发现,公开谢罪不说,还要承担巨额罚款,数额高到足以导致一些企业破产;银行不但不给涉事企业贷款,而且终止对其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贷款与商业合作。

只是我们能学习到美国、法国、日本这样的应对方式么?恐怕很难,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依然会不停的看到票房造假数据的新花样。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