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反刍?元认知疗法可能会是最终的解毒剂
Via:Pixabay
作者 |Elana Spivack
翻译 | 卢晨曦
审校 | 酷炫脑
朗读 | 鸽仔
美工 | Jenny
编辑 | 加薪
长时间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负面思考,你已经陷入反刍思维,元认知疗法或许可以帮助你。
一些心理健康的帖子常常提醒读者“你的焦虑症在欺骗你”和“抑郁症不是你的标签”。像“你的焦虑正在欺骗你”这类言论常常传递着一种思想,即由心理疾病所产生的想法并非基于现实,而且你不需要听从它。
“你并非被抑郁症所定义”的观点侧重于抑郁症是一种状况和感受,但抑郁并不是你的全部。这些话语是有用的,它们像是漂流在网络的河流里的一块浮木,皆为读者提供一丝安慰。但这些咒语并不足以抵挡负面情绪的浪潮,比如反刍。
反刍即为持久的、往往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负面思考。这就像是你的大脑漫无目的地重复着同一条思路。它是有“毒”的,有时会使人的心智衰弱。
元认知疗法(Enter Metacognitive Therapy, MCT)是一项近期的、基于科学依据的心理治疗,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管理反刍思维以及焦虑。“元”(Meta)指的是思考产生你想法的东西——你的大脑——而不是想法它本身。这种疗法是由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阿德里安-威尔斯(Adrian Wells)开发的,它的作用是填补威尔士认为心理治疗未能填补的空白。
今年发表在《PLOS Medicine》期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元认知疗法如何帮助患者进行心脏恢复,但MCT也受益于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
在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在240名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患者中比较了两种类型的疗法。这些患者都曾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发作。
心脏康复治疗使得患者易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影响,从而阻碍康复治疗。所以心理健康是全面康复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项临床试验中,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心脏康复治疗,即着重于锻炼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另一组受试者在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的同时,也会接受以自我指南书形式的元认知疗法。
在接下来四个月的回访中,单独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参与者中有36%的人症状得到改善,而接受心脏康复治疗加MCT的患者中有59%得到了改善。
Via:《保持对话》
尽管这项临床试验只包括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但MCT有助于任何有重复性想法和持续性担忧的人。反刍可以是重复思考一场简短的社交,比如派对中的一场对话等等,并且想象如果做出不同的反应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结果。重新思索过去的事情是正常的,但全神贯注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是毫无意义的,也让人变得脆弱。
威尔士说到:“我们之前就发现了有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会让人变得焦虑和抑郁,并且创伤经历也会使得焦虑和抑郁持续下去。”这种思维模式有个名字:认知注意综合症(Cognitive Attentional Syndrome)。这个名字传达出威尔士的信念,即反刍产生于我们关注的事情,并且反刍是如何塑造我们的信念。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抑郁或强迫性思维的心理治疗。这种方法处理人们思维的内容,比如让来访者设想极端情况,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或者让来访者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这些想法。理想情况下,思考者会逐渐意识到这些想法从根本上是不真实的,并且没有什么值得可怕的。
然而,MCT“并非关注于内容,而是人们如何管理他们的思维。”威尔士说。尤其对那些从大手术或挣扎于病痛中的人们来讲,CBT是无效的,因为它运作的前提是处理那些非现实的负面想法。而对于病人来讲,这个前提是无效的。我们无法改正某人生活已经改变的消极想法——因为如果你有心脏病,那么你的生活已经变化了,并且这个想法是有效的、是现实的。威尔士说MCT会询问你有多少焦虑,并且向你展示如何可以减少焦虑。
而你不需要患有心脏病才能采用这个小技巧。如果你正在经历任何一种让你陷入认知混乱的场面,那么MCT可以更好的帮你理解这种情绪漩涡从何而来。
这些病人在临床试验上用的手册着重于挖掘是什么让他们的焦虑和情绪低谷经久不衰,从而了解这种持续性抑郁背后的机制。识别出这些过程后,这份手册会提供一些技巧,通过识别无益行为和寻找代替物来减少担忧和反刍。这个零碎的过程让头脑夺回控制感。威尔士提到:“MCT障碍之一,也是元认知模型的核心,是人们相信他们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这实际上是一种现实的扭曲。因为焦虑和抑郁不会导致对思维控制的丧失,它会使人有这种感觉,但这不是真实的。”
元认知疗法
成堆的实验记载着抑郁和焦虑与不健康的关系。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这一点也成立;这些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要高30%,从而恶化他们的简况。然而威尔士提到:“我们还无法确定背后的机制。所以有可能与焦虑和抑郁无关。这可能会和你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有关。”
反刍作为一种应对机制也有负面影响。威尔士认为许多心脏病患者会关闭心门,让自己沉浸在他们的遭遇里。他们会反思自己如何重掌生活,或者为什么这种悲剧会击溃他们。长期以来,他们可能停止社交、运动、关爱自己,因为他们把这些行为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漂浮在网络繁多算法中,至少会有些许可能让MCT浮现在大众眼前,驱使着社交媒体用户去驾驭反刍行为。
Via:《我们这一天》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A Self-Help Metacognitive Therapy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PATHWAY WS3). (2019). Case Medical Research. https://doi.org/10.31525/ct1-nct03999359
Brenes G. A. (2007).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Primary care companion to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9(6), 437–443. https://doi.org/10.4088/pcc.v09n0606
2.Mayo Clinic. (2019, March 16).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https://www.mayoclinic.org/tests-procedures/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about/pac-20384610
3.Sansone, R. A., & Sansone, L. A. (2012). Rumination: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al health.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9(2), 29–34.
4.Wells, A., Reeves, D., Heal, C., Fisher, P., Doherty, P., Davies, L., Heagerty, A., & Capobianco, L. (2023). Metacognitive therapy home-based self-help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UK: A sing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Medicine, 20(1), e1004161–e100416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4161
发布于:湖北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