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清 董邦达 《三希堂记意图》

中国艺术品收藏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2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3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4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5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6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7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8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9 / 9 立轴,纸本设色,201.5×1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梁诗正、张若霭、励宗万、汪由敦、裘日休等大臣题跋。三希堂在紫禁城内,周围不可能有崇山峻岭,《三希堂记意图》很显然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画风依然是董邦达最擅长的娄东画派一路四王风格,于文人画底蕴之上融合了些许宫廷绘画的富丽堂皇。 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微博国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