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汉高祖原是流氓?刘邦:看来误解很深呀

史小煮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汉高祖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是一个流氓。刘邦真是流氓?还是被抹黑了?

  • “大圣”之帝抹黑史

史上抹黑刘邦第一人,是三国时期的阮籍。他考察了当年刘邦与项羽对战的古战场,然后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元朝坊间艺术人士睢景臣,堪称刘邦抹黑史上里程碑般的人物,他写了一部名为《哨遍·高祖还乡》的元曲,描述了刘邦当上皇帝后回乡的丑行,同时还借百姓之口,将刘邦微末之时的诸多劣迹一一道出,比如偷乡邻东西、赖账不还、诈骗勒索……

如今,抹黑刘邦之事依然在继续,某位学者甚至为刘邦高喊:我是流氓我怕谁。

汉高祖原是流氓?刘邦:看来误解很深呀

后世对于刘邦之认识,最原始的材料,来自于司马迁的 《史记》。司马迁称刘邦为“大圣”—— 各方面都极为杰出的伟大帝王,那后来那些人为何要骂刘邦为流氓?

大约因为以下几点。第一,《史记》 中记载,刘邦发迹前不参加生产劳动。刘邦发迹后,还拿此事和父亲开玩笑:以前您总埋怨我不种地干活,比不得大哥,现在父亲觉得大哥的家产多还是我的家产多?

第二,刘邦有好酒和好色的一面,而且事例不少。第三,刘邦不尊重知识分子,经常辱骂儒生,还有向儒生帽子里撒尿的行为。第四,刘邦不讲亲情,曾为了逃命,将亲生骨肉推下车,父亲面临被项羽煮了吃的危险,他还大言“分我一杯羹”。第五,刘邦大杀功臣。第六,刘邦是文盲,有反智倾向。

  • 逐条批驳刘邦“黑点”

先来看第一点。不参加生产劳动,这种人在当时被称为“无赖”。无赖与流氓,在今天是近义词,但在当时区别较大。显然,刘邦距离地痞流氓的“境界”还差得远。

第二点,好酒好色在当时也不算大毛病,何况刘邦在关键时刻,总能以高度的自制力,压抑住这个毛病。比如他进入秦国都城咸阳后,面对各种诱惑,并未沉迷于酒色之中,反而约法三章。

第三点,不尊重知识分子则只是表面现象,他不尊重的是那种只会空谈的“腐儒”,对于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则极为推崇信赖。比如陆贾、叔孙通等著名的儒生纷纷投入其麾下,并得到刘邦信赖与重用。

第四点,刘邦推孩子下车与“分我一杯羹”,看上去是畜生所为,实际上则是情非得已,理性使然。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刘邦选择讲个人亲情,那么结局很可能就是他个人及集团的毁灭,包括他的孩子与父亲,也不会幸存。尤其是在“分我一杯羹”中,刘邦知晓这是项羽的诡计,反其道而行之,看似不顾父亲死活,实则是将不仁不义之罪名,弄到项羽头上,迫得他不敢加害其父。

第五点,刘邦前后分封功臣35批,王侯总计有161位,其中“谋反被诛”者仅有臧荼、韩信、陈豨、彭越、英布5位,再加上被逼叛逃出境的卢绾与韩王信。臧荼、韩信、彭越、英布都有明显的逆反苗头和割据倾向,陈豨、韩王信则是两个投机分子,又多有不法行径。唯独卢绾,一直忠心耿耿,却因对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六点,刘邦是文盲,且反智。《史记》中写了刘邦曾在幼年学习文化的事情,刘邦留给太子的遗训,其主要内容也是鞭策太子好学,并对自己早年不精于学问十分后悔。这表明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只是不太高而已。而且他不仅不反智,还以善于驾驭他人,借其智谋为己所用而著称。

  • 推崇者也很多

那么为何后来有如此多的人,要将刘邦往流氓这个角色上靠呢?首要的原因,在于刘邦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帝王,他的形象与世俗价值标准中的“明君”相去太远,导致一些人很难接受。

山野村夫却当上了皇帝,统一了天下,这让那些挑剔的酸腐文人如何接受得了?于是便要骂他为流氓得势了。而元朝睢景臣的本意,是要借骂汉高祖,来讽刺批判当权的元朝统治者。

既然有抹黑者,自然也有崇拜者。班固在《汉书》中认为,刘邦悟性过人,善于用人,虽在位时间不长,却做了许多长远的规划,对后世影响至深。

唐太宗李世民对刘邦也极为推崇:“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也是刘邦的“粉丝”,他为自己取汉名为刘亿,以示仰慕刘邦之意,又赐姓外戚“萧”姓,以示萧何辅佐刘邦之意。

北宋文豪苏轼称刘邦为仁德之明君,苏辙则认为:“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最崇拜刘邦的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所选定的古代十七位帝王祭祀名单中,刘邦仅次于三皇五帝、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排在了东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之前。

原载《读书文摘》  删改/史小煮

发布于:安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