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居住青岛的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助餐服务,市级每人每顿午餐补贴3元

青岛发布
12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措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 哲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乔先华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


青岛日报记者:今年市人大提出了《关于实施爱老助老五项行动的议案》,其中包括实施老年人助餐服务推广提升行动。《青岛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措施》也制定了优化老年人助餐服务的相关补贴政策。请问我市将如何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乔先华:民以食为天,保障广大老年人能够吃饱吃好,是构建高质量、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一共通过了两个议案,其中之一就是决定在全市要实施爱老助老的五项行动。这五项行动之一就是要实施一个老年人助餐提升行动,这个助餐提升行动由市民政局来牵头实施。这项行动具体怎么实施,政策怎么制定,措施怎么落实,都体现在今天发布的政策当中。过去助老食堂青岛市各个区市都有,可能不是个新事,但是在市级层面构建一套为老年人助餐的政策体系、服务设施体系,这在青岛市级是第一次。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政府给老年人构筑的助餐政策服务体系,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构建一个政策体系。老年人助餐,哪些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政府的补贴?这个文件规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助餐机构去就餐的,节假日和星期六、周末除外,每人每顿午餐可以享受政府3块钱补贴。举个例子讲,这个老年人要选择一个10元钱的一荤一素一主食的套餐,他个人只要付7块钱,另外3块钱由市级财政来负担。这一版政策更加体现了青岛的开放程度、人性化,不论户籍,只要是居住在青岛的70岁以上的老人,含户籍老人和含公安部门备案注册的,有暂住证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这一政策。其次,我们还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当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到助餐机构就餐不方便这样一个实际情况。这个政策还给助餐机构出台制定了送餐补贴的政策,失能老人在家里不便出门就餐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话、通过网络来订餐,助餐机构应当把他订的餐送到门上去。送的过程产生的费用,由政府根据送餐的距离给送餐机构予以补贴。
这个政策是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各个区市政府、街道和乡镇,公益慈善组织为了老年人的利益,也可以根据当地的财力状况进行适当的补贴。据了解,相关的区市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制定本区市在市级助餐每人每顿3元的基础上如何对本辖区的老年人进行助餐的补贴,可能近期各个区市会相继发布。另外为了减轻助餐机构的服务成本,减轻助餐机构的服务成本也就是要降低老年人的就餐价格,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的优惠。我们还和人社部门合作,动员我们的公益性岗位参与到为老年人助餐服务队伍体系当中来。这些公益性岗位可以参与送餐,有技术的公益性岗位也可以成为厨师,成为服务员等等。这是我们今年要做好老年人助餐体系的第一个方面,构筑了一个为老年人助餐的服务体系。这一版8项政策除了对70岁以上普惠制的所有老人助餐政策以外,还结合前期出台的针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助餐进一步结合。失能老人,前面的政策规定对评估为2-5级的失能老人享受助餐的时候可以享受助餐服务价格的6.5折优惠。同时也享受3块钱的助餐补贴。举一个例子讲,我们一个70岁以上被评估为2-5级的失能老人,他在享受助餐的时候,以一荤一素一主食10元钱的价格为例,他首先享受6.5折的优惠,这顿餐老人只需付6.5元钱。然后还享受市级对所有70岁以上老年人的3块钱助餐补贴,6.5元再减3元,这个70岁2-5级的失能老人享受一顿午餐的时候只需要付6.5元减3元,3.5元钱就可以吃到一顿热乎乎的午餐,这是我们助餐政策的衔接。
第二,要让老人吃上这顿午餐,政府必须牵头大力推进助餐服务设施的建设。目前的助餐服务设施是以已经建成运营的街道、镇级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在这个街道辖区设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前期区市民政部门已经开始做的一些助老大食堂,这三类助餐机构是我们这次助餐机构的主体,由他们开始为老百姓提供助餐服务。前期在全市的98个街道、40个镇已经全部建成了街道和镇级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去年政府实事还在213个农村和城市社区当中建设完成了以助餐功能为主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这些设施的建成必将大大方便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到助餐政策的红利。
第三,要研发一套资金交易的结算系统。我们资金交易的结算系统是民政部门联合银联、联合人社局,以老年人的社保卡为载体,形成我们老年人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包括助餐的养老服务卡,叫“青岛通”养老服务卡。凭这个卡,和老年人的人脸识别系统对接,将来每一个助餐机构会安装一台人脸识别的助餐设备,老年人去就餐能够享受到什么样的优惠政策,通过一刷脸瞬间就能读到他的身份信息,这个老人直接就可以在自己的社保卡上,也就是我们“青岛通”的养老服务卡上扣除该缴纳的费用,剩下的费用由政府按数据进行补贴。这套系统也已经研发上线,拟于近期上线运行。
第四,要加强对助餐机构,对老人助餐价格和助餐服务质量的监管。我们要让老人吃上一顿放心的饭,一顿热乎的饭,要把政府的补贴确实优惠到老年人。我们对一荤一素一主食的套餐价格找了第三方的价格监测机构,进行了价格监测,要求助餐机构严格按照这个价格监测的标准来去执行,切实能让老年人享受到优惠。另外我们还联合人社部、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这些助老食堂、助餐机构、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每一餐、每一个主食、每一个荤菜、每一个素菜都能得到安全放心的质量监管。通过这几大体系的构建,我相信未来这个政策发布以后,青岛市的老年人都能够安心地享受到政府给带来的助餐便利。

中国报道记者:《青岛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措施》中提出要推进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进行智能化的适老化改造,请问我市后期将如何开展此项工作?
乔先华:这项工作是在我们8项政策当中提出来的,实际上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好民政部、财政部今年下达给青岛市的全国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提升行动的组成部分。今年青岛市获评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城市,民政部、财政部从中央财力当中给青岛市下达了4089万元用于支持这个行动。这个行动的任务目标之一就是要为青岛市中低收入以下的家庭当中,3800户进行适老化、智能化的改造。这个任务指标已经根据老年人口的分布,分布到各个区市,资金也下达到各个区市,据了解各个区市正在根据中央文件的要求来确定这些受惠的人,正在组织政府采购招标活动,确定我们上门去给这些老人进行适老化、智慧化改造的建设机构,有些建设机构按照每人每户3000元的标准去对这些老人进行适老化的改造。另外还要求给我们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的上门服务,对青岛市的特困供养对象,低保户当中的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的失独老年人实行政府购买的居家上门服务。我们的标准是被评估为完全失能的这一部分老人,政府每人每月给予1200块钱的购买服务,对评估为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政府每人每月给予900块钱的居家上门购买服务。服务的机构是以现在正在运营的街道和镇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组织实施,这些老人或是老人的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街道中心签约服务协议,比如说我是一个完全失能的老人,我可以享受1200块钱的服务,那我要求街道的养老中心每天中午给我送一顿餐,这个餐的标准是10块钱,这30天就是300块钱。我要求一个月给我上门洗一次澡,助一次浴,这个助浴的标准可能是100块钱,那300元+100元就是400元,离1200元还有800元,我还要求每天上门给我打扫一次卫生,每月理一次发等等。我们有72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这72项的服务项目当中,老年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来选择这些服务项目,选择到1200块钱的标准,由他们来按照这个标准和街道养老中心签约,街道养老中心按照签约服务的协议上门进行提供服务。民政部门在这期间会对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管,达到老年人签约的服务合同要求,我相信随着这项工程的实施,会给我们岛城的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发布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