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 黎明前最后一夜

弈客围棋
历史上的今天:1月8日
因为无法预知未来,所以黎明前的黑暗最是难熬。现实一次次吊起胃口,让你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下品味人生的不如意。历史面无表情的翻过一页页人事浮沉,记录着中国围棋的颓丧与意气风发交汇在同一天。
2005年,第2届丰田杯世界王座战决赛决胜局,李世石执白中盘胜常昊。
奥运年历来也是世界比赛大年,对于2004年的常昊却并非如此。刚刚从噩梦般的2003挣脱逃出的他,在这一年启动的5项世界大赛中只获得2次参赛机会。LG、富士通、三星的连续参赛纪录全部中断,而中国棋手的成绩似乎依然故我。以往冲冠失败后的最大责任人频繁缺席,被晃点的中国棋迷只能把火力转向那个频繁一轮游的家伙。
这世界每天不知多少人被挫折毁灭,而那些挫折毁灭不了的,则注定将因此强大。挥别了职业生涯最大低谷和世界大赛必然免选的过去、常昊把仅有的2次参赛机会都兑换成了决赛权。04年李昌镐的统治已显露出明显的松动迹象,羽翼渐丰的80后棋手轮番冲击,令石佛被淘汰不再是劲爆新闻。只是一战成名易,功成名就难,各路新锐尚未从李昌镐出局,夺冠机会见者有份的喜悦中清醒,常昊拦在面前与后辈们分享人生的艰难,接连将那几年势头火爆的宋泰坤、崔哲瀚淘汰后,复苏的领军连续第2次打进丰田杯决赛。
然而幸福并没有立刻降临,受唯物史观中毒太深的媒体,将常昊第6次冲击世界冠军的尝试引经据典形容为“六出祁山”,如此不详的兆头真就换来了“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果。身为后来者的我们会将一切既定事实视作必然,事实上截至丰田杯决赛,常昊对小李的交手战绩是优势明显的4:1,首届丰田杯小李正是折于常昊之手。决赛开战前常昊刚刚与崔哲瀚战罢应氏杯决赛前2局,带着1:1的比分从韩国归来后又奔赴东京,李世石则在更早时候的三星杯决赛零封王檄拿到自己的第4个世界冠军。谈到对丰田杯的展望时预测自己有65%到70%的胜算,并表示赢常昊应当比赢王檄轻松,传奇是时候揭幕了(大误)。
决赛就在这漫天飞舞的口水中开枰,首局李世石在右上角的定式中突发奇想弈出天外飞仙般的一碰,常昊又一次暴露机变不足的短板被对手早早取得优势并保持到终局。次局轮到小李暴露韩国棋手“恨空”的毛病,被善于厚势作战的常昊分断攻击后扳平比分。决胜局常昊的前半程依然美如画,直到第95手拆边远了一路埋下祸根。面对小李不如此无以争胜负的打入,过往世界大赛上屡屡屈居亚军的阴影让常昊变得步履蹒跚,从101、103的滞重到115脱离主战场。即便如此李世石依然没有翻盘,直到常昊在读秒的催促下走出123退让李世石得以施展124、126的手筋,局面才真正无可挽回。李世石的第5个世界冠军,常昊的第6个世界亚军。
焦灼的期待又一次以失望告终,“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都快等老了。”刘小光的叹息即便今天听来依然可以清晰感受其中的悲怆。对于已经习惯性失败的中国棋界,可怕的不仅是结果,更是那西西弗斯式无尽重复的过程。总是不敌曹李师徒也就罢了,如今换成小自己7岁的李世石竟依然如此,无法不叫人心生绝望。
幸而这真的是最后一次了,熬过拂晓降临前最后的黑暗,这一刻中国围棋的十年冰封期终于走到尽头。“如果注定只能拿一个的话,那还是拿应氏杯吧”,两个月后常昊兑现承诺,为中国围棋打开复兴的大门。又过了四年,最后一届丰田杯在1月8日这一天结束,提前包揽决赛的中国棋手早早就把悬念熄灭。四年前还在无冠中煎熬的国手们,在四年后的同一天达成世界大赛大满贯。
2009年,第4届丰田杯世界王座战决赛第2局,古力执白中盘胜朴文垚。
发布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