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在马嵬坡没死,而是东渡到了日本?日本女星:我是贵妃后人

苏昊说南明
《长恨歌》是由白居易作成、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篇长篇叙事诗,全诗讲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美貌,让唐玄宗痴迷的同时也深深印刻在了后人的心中,使她位列“四大美女”之一。
人们都说红颜薄命,杨贵妃虽有闭月羞花之貌,却也免不了一个悲惨的结局。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蜀中。经过马嵬驿时,以陈玄礼为首的随架禁军军士要求玄宗处死贵妃以及杨国忠,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本想护住贵妃,但将士皆以杨玉环为红颜祸水,必须除去。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为了慰军心、涨士气,玄宗不得不赐死了杨贵妃。相传这位倾国之姿的美人,最终含恨自缢在马嵬坡佛堂的梨树下,年仅37岁。
在中国,贵妃赐死马嵬坡是人们的普遍认识,但在日本山口县一个叫久津村的地方,却建起了杨贵妃的墓和祠堂。在久津村的传说中,贵妃并未被赐死,禁军将领陈玄礼怜惜其美貌,与高力士密谋让侍女代替杨贵妃,接着派亲信护送贵妃南逃,扬帆出海,最终停驻于日本。
相传贵妃当时乘坐的是一艘叫“空舻船”的小舟,漂流数天后在久津村一个叫“唐渡口”的地方靠了岸。但贵妃到了久津村后,因为在海上染病加上水土不服,还是很快地香消玉殒了,当地村民于是合力将其葬在了五轮塔二尊院内可以望得见大海的地方。
一直到如今,久津村仍然被日本人视为杨贵妃的葬身之处,1994年6月,中国大使馆还和西安外事办等单位一起,在墓地前竖立了一座三米多高的汉白玉杨贵妃塑像。这座塑像面带微笑,雍容华贵,和陕西马嵬坡的贵妃像是一模一样的。
多年以来,日本的人们常常来此处祈福、游览,贵妃墓前的栅栏上挂满了祈愿牌,上面写满了求姻缘、求子等愿望。附近广场上种植的樱花树被叫做“杨贵妃樱”,公园名为“杨贵妃之乡”公园,里面种了30株来自中国山东的肥城桃,据说是杨贵妃的最爱。
甚至日本非常有名的女星山口百惠都曾在节目里说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因为她的家乡就在久津村,为此她还像媒体展示了她的家谱。此外,在久津村还有不少人自称杨贵妃后代,那里的人似乎都以和贵妃扯上关系为荣。
对于杨贵妃这样一个传说中的美人,人们对她的容颜向往、对她的命运怜惜,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当时玄宗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并未找到杨妃的尸体,这也给了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至于日本对杨贵妃的痴迷,也许和他们对唐文化的崇拜有着很深的关系,大唐时国力强盛,日本与唐朝的交流非常频繁,唐文化对其文化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杨贵妃作为唐朝一个美丽绝伦的符号,在日本受到欢迎和纪念也不足为奇,但要说杨贵妃真的死在了日本,与史实对比起来还是不太可信的。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