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西媒:中国抗疫展现制度与文化优势

参考消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西媒:中国抗疫展现制度与文化优势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西班牙环球网站14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抗疫展现制度与文化优势。文章编译如下:

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一场辩论:如果新冠疫情在西方发生,情况是否会达到目前的水平?

此类辩论的问题在于,它们将复杂问题的原因和分析缩减到一个单一因素:意识形态。但是,这个国家还有许多文化价值、物质条件、地缘政治环境或技术趋势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在纯粹政治身份之外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诸如新冠病毒等危机的反应。

从文化价值观上说,中国与亚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针锋相对。有观点认为,正是这种观念使得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得以运用,例如隔离或限制人员流动。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按照政府的指示留在家中并采取某些预防措施。

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已经发生的事情,还应考虑到一些尚未发生的情况。例如,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并未发生任何因愤怒而抢劫超市或破坏街道的情况,而在其他国家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文化价值的参数向我们表明,在分析应对方案时,是否采取西方制度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像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在发生自然或人为灾难期间(例如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人们也作出了服从和协调的反应。

在技术领域,对某些新的医学或技术的敏感性也在西方和中国之间划下了一条分界线。这通常是反乌托邦式的未来愿景与以技术为代表的愿景之间的一种对立。面对当前这样的严重流行病,尤为需要使用现有的先进技术,例如数据和算法以及面部识别相机,或者使用更未来的技术,例如生物传感器等。

一方面接受政府和医疗系统在掌握健康数据方面的权力,另一方面接受它们对于个人的活动和接触的影响,可能是制止或预防这种流行病的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愿意接受和中国公民相同水平的医疗或行动限制吗?由于流行病是一种全球现象,政府和公民自身的决定不仅会影响自身,而且最终可能使整个地球受益或受损。

在卫生系统方面,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其医疗保健指数在世界卫生系统中位列第47位。在将中国案例与西方国家案例进行比较时,常常会忘记这个基本因素。尽管增长迅速,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墨西哥或哈萨克斯坦相似。近年来,中国的卫生系统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不能忘记,该国沿海和内陆省份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如果说北京或上海的医疗系统已经能够达到与欧洲类似的水平,那么在最贫困的省份,这种水平就下降了。武汉所在的湖北是一个中等发展的省份,因此卫生系统相对不错,但也并不像大城市那样的先进。

从经济上说,因疫情导致的全球价值链中断,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经济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人民、企业和政府作出的牺牲。

【延伸阅读】哈佛大学研究员:开明的全球卫生外交才能拯救人类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员朱奈德·纳比14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表文章称,开明的全球卫生外交才能拯救人类。文章编译如下:

行之有效的对外政策的特点之一是它在幕后运行,既不张扬,也不特别显眼。各国政府必须迫切采用这种做法,遏制新冠病毒疫情引起的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恐慌。

新冠病毒已经扩散到20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些国家与美国一样,暂时拒绝最近曾在中国境内旅行的外国人入境。然而,知名卫生专家认为,这些限制性政策通常专门用来应对威胁生命的局面,不大可能阻止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COVID-19”的新冠肺炎的蔓延。相反,这些措施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这场危机提醒人们,为什么各国政府必须把卫生视为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假如政治领导人奉行全球卫生外交,那么当前的恐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应对新冠病毒的冲动性对外政策,例如旅行禁令和暂停经济活动,不仅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而且从长远来看还可能被证明是有害处的。相比之下,软实力(即一个国家通过劝说和外交活动影响其他国家偏好的能力)往往更为有效。事实上,对应对新冠病毒(以及未来疫情)来说最为有效的三个策略要求各国政府和其他各方加强合作,深化互信,并建立促进基于证据的科学数据自由传播的平台。

首先,应该把卫生视为全球公共产品。拥有强大的系统收集和传播科学研究成果的国家应建立协作网络,让中低收入国家可以在这些协作网络上报告和发表有关传染病疫情的信息。所幸的是,《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重要的国际医学杂志正在收集——并快速发表——基于证据、经同行评议的有关新冠病毒临床和公共卫生特点的数据。这非常重要,因为新冠病毒不是最近几周唯一在全球传播的流行病,网上(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上)虚假信息的流行病也在全球传播。

其次,不应该让可能成为疫源地的国家有被污名化的感觉。各国政府需要建立正式的保密渠道,让官员们可以自由分享有关新出现的卫生风险或潜在疫情的信息。如果有更为协调的全球卫生外交,这次疫情的影响本来是可以减轻的。

第三,各国政府应该投资建立可以跟踪疫情传播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最好是实时的。这些数据对帮助各国就如何以最佳方式应对病毒作出明智决定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我们无法忽视其他国家发生的卫生风险。富裕国家政府尤其不应把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增加,视为可以让公司把制造业活动和供应链放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单纯的经济现象。有条件的国家还有责任建立支持机制,帮助其他国家处理新的卫生威胁。

面对像新冠病毒这样的全球性疫情,政治领导人应该以科学证据和同情心为导向,而不应以无根据的传闻和排外情绪为导向。开明的全球卫生外交可以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2020-02-17 12:27:35)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综述:中国毫不松懈推进抗疫“大会战”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逐渐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但中国当局仍未放松防控措施。中国还表示,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精锐力量“鏖战”湖北

据德国《时代》周报网站2月16日报道,为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疫情尤其严重的湖北省实施交通管制。

通告称,除抗疫车辆、公务用车、公共交通、医护人员用车、运输生活必需品车辆和救护、消防、抢险、环卫、警车等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通行。私家车不再被允许上路。湖北省约有6000万人口。该省此前已采取封闭措施,其中包括发现该病毒的省会城市武汉。

到目前为止,湖北报告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和感染病例数始终高居全国首位。

另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16日报道,中国政府已要求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湖北省居民遵守新规,阻断传染。疫情已致1000多人死亡,数万人感染。

据报道,政府16日发布通知要求全省农村村组实行封闭式管理,每个村组只留一个有人员把守的出入口,每户每3天可派1人购买必需生活用品等。政府安排为新规之下居家隔离的人配送生活必需品。

政府要求:原则上所有村民都应留在家中,如确实需要外出,必须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最少1.5米的距离;所有休闲娱乐场所一律关闭,所有群众聚集性活动一律暂停。

又据美联社2月17日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17日又向疫情中心城市武汉派遣了上千名医务人员,并提供了大量物资供给。

报道称,大约1200名军队医务人员2月17日抵达武汉,这是最新一批援助武汉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的医务人员。

此外,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17日报道,中国官方2月17日透露,有1.1万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已投入疫情重灾区武汉的救援工作,这一数字接近中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

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她说现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军队系统已经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持湖北武汉,他们主要来自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还有一大批护理人员。

此外,中国调集了22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三个P3移动实验室以及检测人员,帮助武汉和湖北提高检测能力、检测效果,提升诊断速度。“举国家之力帮助湖北、帮助武汉完成好相应的救治任务。”

另据报道,武汉市17日凌晨发布通告,要求必须开放的公共场所实行扫码入出管理,市内文化、体育、旅游等公共场所暂不开放,所有宗教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通告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切断传播链、降低感染率,作出上述决定。

积极信号不断出现

据拉美社2月17日报道,中国开始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的一周,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逐渐释放出来。

报道称,虽然死亡和感染人数仍然很多,但湖北以外的中国省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连续13天下降,同时治愈的人更多了。

中国国家卫健委16日通报说,武汉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32.4%降至21.6%,湖北其他地市重症占比由18.4%降至11.1%,全国其他省份重症占比由15.9%降至7.2%。以上变化说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

另一个好消息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国际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支持下,以及通过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疗,从轻症到重症患者的病情都有好转。

另外,近日已经研发出快速检测试剂盒,采一滴血15分钟内可获检测结果。

报道指出,中国当局仍未放松防控措施,因为医疗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新冠肺炎仍然是当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

报道称,随着人们返城复工,中国各省份、尤其是湖北加强了防控和隔离措施,对每一处角落、每一名人员进行排查。在加强防控和治疗工作的同时,湖北省领导层进行了人员调整,一批抗疫不力的官员则受到处分。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17日报道,中国国家卫健委17日指出,通过早诊早治等措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占比从初期的38%下降到18%。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近期通过早诊早治,通过对轻症病人收治后的连续观察,可以看到重症占比从初期的38%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8%。她指出,“四早”“四集中”是提高治愈率、收治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非常有效的措施。

“这个疾病虽然是新发传染性疾病,但是它可防可治。”郭燕红说,截至2月16日的最新数据,治愈出院患者大于一万,湖北以外新确诊病例数已经实现连续13天下降,这些是非常好的信号,说明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据德国《时代》周报网站2月16日报道,中国政府报告了在阻止新冠肺炎传播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16日说:“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

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2月15日同样提到疫情可能趋于稳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中国为世界赢得了时间,但“我们不知道这段窗口期有多长”。

携手世卫共同抗疫

据法新社2月17日报道,世卫组织16日晚间宣布,由该组织召集的全球专家抵达北京开始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一起讨论新冠肺炎疫情。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希望这次至关重要的合作有助于增加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认知。”

目前,根据17日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病毒传播的速度现在已经开始下降。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对中国作出的“巨大努力”“取得显著效果”充满信心。

不过,谭德塞也警告说:“目前还无法预测这场疫情的走向。”

报道称,在中国内地以外,有近600例新冠肺炎病例,涉及全球约30个国家和地区。

另据台湾“中央社”2月17日报道,针对世卫组织专家赴华考察,国家卫健委17日表示,专家组16日晚间已与中方座谈,17日起将与中方专家一同到北京、广东和四川现场考察。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指出,1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在北京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座谈会。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成员单位代表约80人参会。

他表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中国疫情防控情况时称,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维护全球卫生安全,欢迎联合考察组就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议。

米锋指出,考察组与参会人员就疫情形势、社区和农村防控、野生动物管理、药物和疫苗研发进展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对中国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予赞赏,并对中国医务人员的“忘我精神表示敬佩”。

(2020-02-18 11:27:30)

【延伸阅读】外媒关注:中国各地有序复工 着力稳经济保就业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路透社2月17日报道称,尽管复工返岗在渐次推进,但为了防控疫情需要,中国无论城乡、无论南北的街道村落依旧冷冷清清;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完成今年预期的经济社会目标。凸显稳经济、稳就业正与防控疫情变得同等重要。只是,在复工与疫情防控之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

“当务之急是破解当前防控疫情扩散举措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矛盾,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减少经济和民生损失,就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有效、安全地促进劳动力到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报道指出,上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16日报道,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打击已经放缓的经济,中国承诺会采取更有效的刺激措施。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在《求是》杂志上撰文说,必须加大财政支出,加强疫情防控经费保障,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这进一步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

他写道,今年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增值税减税等政策。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此外据路透社2月17日报道,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上海外服2月17日发布的一项调研指出,有逾八成的中国内地企业已经复工,绝大部分企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随着复工潮的来临,受访企业希望政府在防疫物资供应上给予帮助。

该调研访问了内地200多家服务企业,涵盖餐饮、零售、制造、贸易、医药、咨询、物流、互联网、金融、文旅等行业,涉及员工约40万人。

报道称,76%的受访企业已于2月10日复工,13%的企业表示将按照各地政府规定复工;此外,6%的受访企业在2月17日复工或尚未确定复工日期,其中以互联网、电信、大型零售、餐饮文旅等行业为主。调查指出,约5%的受访企业最早于2月3日复工,以金融、医疗医药行业为主。

从员工复工后的返岗比例来看(包括居家办公),58%的受访企业返岗比例在80%及以上;返岗比例在50%到80%(不含)之间的企业占16%,返岗比例低于50%的企业占3%。另外还有23%的企业目前无法确定复工比例。

报道介绍,为有效避免复工后的人员积聚,65%的受访企业明确表示已实施居家办公、错时错峰上下班、灵活复工等举措。此类企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电信等有条件进行线上办公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

西媒:中国抗疫展现制度与文化优势

2月16日,在河南南阳体育中心,南阳市宛城区一批赴福建务工人员乘车出发。新华社

(2020-02-18 14:30:16)

【延伸阅读】澳大利亚学者:从此次新冠疫情可汲取三大教训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截至目前,在中国内地以外,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新冠肺炎病例。一些外国学者对此提出反思建议。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月16日发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研究员、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研究员萨拉·戴维斯的文章称,从此次新冠疫情中可以汲取三个方面的重要教训,它们对亚洲尤其重要。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卫生条例》在和平时期的协调需要持续不断的财政和政治支持。

文章称,就此次疫情来看,世卫组织本应采取更果断举措,以避免各国自行采取贸易和旅行措施。

文章认为,或许还需要设立一个《国际卫生条例》应急委员会,随时待命。如果有国家违反世卫组织的建议发布贸易和旅行禁令,那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布和《国际卫生条例》都将变得无效。

第二,贸易和旅行禁令有可能侵犯人权、破坏集体外交、影响经济,对经济弱势群体造成尤其严重的伤害。

文章提出的第三点教训是,为预防未来可能暴发的疫情提供资金,投资快速反应医疗队、疫苗和实验室,尤其是投资于中低收入国家。

(2020-02-18 11:03:47)

【延伸阅读】日本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日媒:重心由封堵转向医疗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日媒称,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日本国内的感染者日趋增加,日本政府把对策的重点从口岸封堵转向医疗体制的完善。负责疑似感染者诊察的专业门诊将增至与2009年新型流感时相同的800个,此外还将加快确保重症者病床,以应对感染者的激增。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7日报道,日本政府已经将疫情应对重心转向加强患者尽早发现和治疗体制这一方向。

报道称,日本厚生劳动省呼吁民众在怀疑自己感染时,避免马上到医疗机构就诊,而要致电日本全国536个“归国者及接触者咨询中心”。如果咨询中心认为有感染嫌疑,将介绍日本各地的726个归国者及接触者门诊。

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后计划增加咨询中心的电话线路,24小时加以应对。专业门诊将增至与新型流感流行时相同水平的约800个。

报道指出,在日本新型流感之际,仅仅因感冒等而发烧的患者也大量涌向政府设置的发热门诊。鉴于此,专业门诊原则上不公开,采取由咨询中心介绍的形式。

报道称,日本的感染症法指定医疗机构设置的“感染症病床”在日本全国范围仅为约1800张,由于游轮“钻石公主”号患者的接纳等原因,已有数百张被使用。因此,日本厚生劳动省设想使用具备类似于感染症病床设备的“新型流感病床”(日本全国约1600张)等。

报道称,现阶段,新型肺炎没有专门治疗药,即使重症化,主要也是采取和通常的肺炎同样的对症疗法。虽然一部分药物有效的可能性也被提出,但并未进行临床试验等,仍不了解效果和副作用。

报道指出,日本厚生劳动省为了降低感染扩大的速度,还将维持机场等的口岸管理和感染者周边的密切接触者的观察。

(2020-02-17 17:05:45)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