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伟大的科学家都拿不到诺贝尔奖?

刁博评论
如果在20年前让一个人说几个国内科学家的名字,很多人会想到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在当时他们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教科书中经常会出现他们的名字。20年前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那时候国内有些媒体动不动就是谁谁谁差点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却未见有媒体为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没有获诺贝尔奖鸣不平。即使在今天,也只有个别人在网络上吆喝下袁隆平该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什么这些有名的科学家得不到诺贝尔奖呢?
诺贝尔奖有原则或者说风格,那就是非常青睐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验,基础科学方面的重大突破性发现都会让人看到拿诺贝尔奖的希望。在应用方面诺贝尔奖颁发的比较少,而且也是面向于改变整个人类生活的重大技术突破,不是局限于只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突破。
邓稼先和钱学森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钱学森是中国的“导弹之父”。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的事迹感人泪下,他们都是英雄科学家。不过,他们的除了研究原子弹和火箭之外,并没有基础方面的实质研究,他们的技术也谈不上首创,更何况他们的技术应用也只局限在很少的国度。这样的科学贡献是不会荣获诺贝尔奖的。
袁隆平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国内他是享有盛名的科学,在国外个人认为他的名气是在钱学森、邓稼先之上的。袁隆平斩获过国际上的一些奖项,比如世界粮食奖、沃尔夫农业奖,这些奖项是农业领域中非常有价值的。不过诺贝尔奖中没有农业奖,袁隆平的工作放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没有太多的竞争力。而且现在看袁隆平的工作,他的技术已经变得落后,更有优势的分子育种技术正蓬勃发展。袁隆平拿不到诺贝尔奖并不意外,如果拿到了诺贝尔奖才会让人颇感意外的。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