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江湖小百科_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对于曹叡的评价。刘晔作为魏臣,这话未免有拍马屁之嫌,但是当时曹叡并没有被立为太子,而且还受生母甄氏连累,不得曹丕的欢心,拍他马屁实在没啥价值。历史上,直到曹丕病危,才立曹叡为太子,曹丕死后,曹叡登基为皇帝,他才23岁,驾驭群臣已经非常娴熟,在曹叡任期内,粉碎了蜀国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成功抵御了孙权进攻合肥的战争,稳固了曹魏政权,还真正收复了北方的辽东,使鲜卑成为一盘散沙,相互攻伐,稳定了魏国的北部边境。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曹操、曹丕和曹叡被并称为“魏氏三祖”。但无论是史书还是影视小说,对曹叡都是褒贬不一。大兴土木,纵情声色是他后期最大的败笔。也因为纵情声色这些原因,曹叡三十多岁已病入膏肓。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刚平定辽东的太尉司马懿率师从辽东回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原来魏明帝曹叡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是要在临死之前为太子选择好择辅政大臣,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无奈之下收曹芳与曹询被为养子,魏明帝曹叡死前,选8岁的曹芳为太子,曹叡明白一旦自己撒手西归,国家势必陷入主少国疑的状况,因此必须在死之前为新帝选择好辅政大臣。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景初三年十二月八日,自知病入膏肓的曹叡下达命令,“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燕王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按照辈分是曹叡的叔叔,但俩人年纪相仿,年少时“同止,常爱异之”。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义子,夏侯献也是曹操的宗族,因此这个辅政班子是绝对可以信任,如果由他们来辅政,曹魏江山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到十二月二十七日,刚过去十一天,皇帝就朝令夕改了,免去曹宇大将军之职,以武卫将军曹爽代替。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拉开反转序幕的人物,一位叫孙资,一位名刘放,在叱咤风云的三国时代,这两个不是什么英雄人物,据正史记载,孙资是汉末太原人,少时便因博学多才得到老乡、司徒王允的推荐。曹操执政后,孙资在好友贾逵的推荐下出任丞相参军事,因智识深远、娴于谋略,备受尚书令荀彧及曹操的赏识。刘放与刘备都是涿郡人,同为宗室子孙,初因避乱依附于渔阳军阀王松。在曹操平定河北期间,刘放因说服王松降操有功,被曹操征辟为官,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同孙资一起掌管枢机重事,很受曹操信用。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曹丕建国后。孙资、刘放,共同担任秘书郎的职务,掌管朝廷机要文书,后来,二人分任尚书左、右丞,负责尚书省的日常事务,依旧执掌文书事务。此时,尽管孙刘二人品秩不高,但权力却很大。曹叡即位后、对两个人愈加宠任、孙资与刘放两个人经常参与朝廷诏令密命的制定,权倾一时。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两个受到曹叡宠任信自然干了不少跋扈的事情、自然引起、秦朗、曹肇、夏侯献等、为首的“富二代”们的不满,孙资与刘放眼瞧着靠山行将归天,而新来掌权的主,却和自己不对付,将来的脸色料必是看定了,甚至身家性命,都已飘摇风雨之中。心急如焚的两哥们,拉下门来一个商议,决心放手一搏,当然,他们要做的,就是到曹睿的床前吹耳边风。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本来,在这政权交接的非常时期。顾命大臣们寸步不离皇帝,应是必须的,可也凑巧,曹睿不知何故,竟一时气急,曹宇见状,竟呼上其他几位,出殿打点一场风光的后事,此时床边,只有曹爽一人伫立。曹爽本就是个草包,一直在门外侍立的刘放、孙资,见机不可失,开始了一场表演。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孙资刘放扑倒在明帝床前,双目含泪,开口道:“陛下一旦真有不测,将把天下托付给何人呢?”曹睿诧异道:“你们难道忘了朕已任命了燕王?”刘放继续垂泣道:臣下以为万万不可,殿下难道忘记了、先帝的诏敕,藩王不得立为辅政吗?”原来魏文帝曹丕,本性多疑,一直担心着陈思王曹植等人,终究要动摇其皇权的,因此对于曹氏宗亲,始终加以限制。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当然仅仅祭出先皇遗训这张牌,是不够的,因为曹睿本算一个很有主见的帝王。善于察言观色的刘放,看出曹睿内心些许的松动,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放出一颗重磅炸弹。正是这颗炸弹,让本已气若游丝的曹睿,终于发飙了。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刘放道:陛下正在病中,曹肇、秦朗等便与侍疾的才人嬉戏玩闹,而燕王则拥兵南面,不准臣等进入,这就是当世的竖刁、赵高啊!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却仅顾念亲近恩旧,将祖宗之业,付与二三凡士,以致寝疾数日,内外阻隔,社稷危殆,此正是臣等所以不解,所以痛心啊!”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如果说准顾命大臣曹宇性情恭顺温和,曹睿或许不信他会成为赵高这类人、那准顾命大臣曹肇、秦朗,全然不顾卧床的皇帝,公然在门外和宫女妾侍打情骂俏。戴绿帽子这事,恐怕是男人最羞于启齿的命门,即便是个行将就木的男人,想必也昂扬着一颗高傲雄起的心。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自己还没有升天,秦朗这几个家伙,居然就和一干侍女小妾们打得火热,面对如此肆无忌惮的羞辱,曹睿终于怒了,大声追问道,谁可任之。孙资刘放立刻转身看向曹爽,刘放大声道:“武卫将军曹爽一向忠厚持重,足任烦巨!”曹睿看着曹爽微微问道:“你能担此重任吗?”曹爽紧张得汗流满面,不知所措,被刘放踩了一脚示意,耳语说:“快说愿以死来事奉社稷。二人接着又推荐应当召司马懿共同辅政。曹叡听从其建议,决定由曹爽、司马懿辅政,但没多久又认为曹爽软弱,司马懿阴狠,不放心把权力交给他们,下令停止先前所议之事。孙资、刘放再次见曹叡,并力主维持原议。此时明帝心力俱疲,便再一次答应二人所请。孙刘担心夜长梦多,便请求皇帝立刻下诏,但被明帝以疲乏不能书写为由拒绝。刘放见此也顾不得君臣礼节,竟然抓住明帝的手让他勉强写下诏书,并马上出宫昭告天下,不仅罢免曹宇等人的官职,并将他们立刻驱逐出宫。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明帝拉着他的手嘱咐其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司马懿恸哭,连连磕头,答应了明帝托付的嘱咐。当天,明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年仅三十六岁。正月二十七日,葬于高平陵,说起来他父亲曹丕是三十九病死,两个人没有熬过司马懿。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裴松之评论道:“魏室之亡,祸基于此”。 曹叡一生都在防备着司马懿,临死却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其实曹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对司马懿非常信任,曹操、曹丕、曹曹叡三人,一直提防司马懿。曹操不叫司马懿参与军事,执掌兵权,曹丕死后,司马懿虽然成为辅政大臣,但曹叡一直不让他在中枢参与朝政。

两个神秘人物靠一桩绯闻成功把司马懿与曹爽捧上台、成为曹魏辅政

在魏明帝在位的几年见,司马懿一直在地方上领军,先是让他防御东吴的入侵,后来又把他掉到关中,防御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奉命征讨辽东,总而言之,曹叡从未让司马懿履行辅政大臣的职责,在让曹宇辅政后,曹宇也对司马懿很防范,甚至不让他回京城报道。只可惜魏氏“三祖”都没能熬过司马懿,曹叡临死前改变曹宇辅政这个决定,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当然曹爽、司马懿之所以能上台,孙刘二人之功不可没。不过也导致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权利之争,也导致曹魏最终落败与司马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