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创文”路上三年 这一次昆明是凭什么成功的?

新浪云南
11月10日,这一天对于昆明人来说异常值得纪念。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名单,云南省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终于入选。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间被这条喜讯滚屏式刷爆。
#昆明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更是喜提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高达2807.3万+。

“创文”三年,昆明尝尽了心酸和不甘。如今创文成功的消息传来,昆明人有理由自豪和骄傲,因为只有亲历过、参与过创文的人,才知道这个结果来之不易。
这一次昆明为何能入选?
几年来做出了哪些努力?
这座城市又在发生着哪些变化?
我们一起复盘看看 ↓
“创文”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见到散乱的共享单车,便动手把它归置整齐;看到不文明遛狗行为,就试着好言相劝;看到地上有垃圾,弯下腰去捡起来……久而久之,昆明便处处是春城。”社区志愿者、团员青年杨军说,“我愿意为更美更文明的昆明做志愿服务,因为这里是我的家。”

自昆明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全社会各界力量都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文明城市氛围。
自此,创建文明城市的行动落实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精心守护“昆明蓝” 擦亮生态底色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6%、98.90%、98%,今年截至目前,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昆明蓝”已是昆明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天更蓝,昆明在“创文”期间全面开展“蓝天”保护行动。在昆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大气污染防治始终是重头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举全市之力守护和擦亮这张名片。
经营环境大改善 买菜购物都舒心了

农贸市场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昆明市大力开展“菜篮子”环境卫生提升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昆明各大农贸市场变成一道展示文明的窗口,并向市民敞开,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另外,为制止餐饮浪费,昆明也在持续开展“文明餐桌、公筷公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营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文明用餐俨然在昆明成了常态。
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让出行体验更好
此前,昆明市一直以62条道路整治提升为重点,深入开展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作,按照“一路一景一特色”的设计目标,打造“美丽大街”,展现生物多样性特色。


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一路一策、一路一景”原则,立足于以治脏、治乱、治差、治堵为主,避免大开大挖、大拆大建,通过微改造的方式,用最小的投入把城市的面貌提升上去。


同时,将着重通过“增绿、添彩”等措施,使市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城市景观更加靓丽迷人、出行条件更加安全便捷、人居环境更加温馨舒适。
开展厕所革命 持续推进“智慧公厕”
城市公共厕所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是政府向公众提供的重要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良好的如厕环境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也是社会进步、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昆明市通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公共服务功能、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如厕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把城市公共厕所(旅游厕所)精准点位、开放时间、厕所数量等信息录入城市公共厕所云平台。
诸如此类,昆明的改变和进步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眼前。
创文成功后,TA们在说……

……
创文,能为昆明带来什么?
2017年,昆明向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进发。当前,昆明正在着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人问:“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
殊不知,文明城市其实是衡量一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争块“牌子”,拿个“荣誉”,而是在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软实力的过程,做到真正的利民、惠民。
“创文”能为我们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公共秩序不断优化,打造诚信、舒适的市场环境以及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它是一种力量,推动着城市的进步,而我们确是城市文明成果最大的受益者。
从高位推动到全民参与,从昆明速度到昆明温度,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背后,省城昆明正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如此,何乐而不为?
(文/丁临敏 部分材料整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