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太影俗物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山海经解读006篇 | 徐晓波(版权作品 禁止转载)

《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遗(虫遗wei),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很多人读到此段,会很自然的解释为太华山上有一种六只脚四只翅膀的怪蛇,此蛇出现时会伴随着天下大旱。

按字面意思这样解读也确实正确,但笔者始终坚信《山海经》并非仅仅是上古神话传说,他是先秦居民在漫长时间内,所见所闻所感的综合记录,是集生物、地理、文学、宗教、神话、民俗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如果真如笔者所说,那么《山海经》中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异兽,而是真实存在过的生物。这种观点成为普遍共识,而且《山海经》中很多异兽如今也都已被证实,或者有的已经灭绝无法考证。

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仅有的文字记录,为大家解读出《山海经》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异兽,看看这些异兽和今天的形象是否有天壤之别,是否让你大跌眼镜。上篇解读九尾狐,此篇将来解读怪蛇“肥遗”。

有蛇焉,名曰肥遗。“蛇”在《山海经》中出现频率很高,也最容易引起歧义,如果你将此蛇看成是今天的蛇,那后面就不用解读了,它就注定是神话中的异兽了。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其实古人将“身体细长的虫子”都称作蛇,蛇属于虫子的一种,又叫长虫,或曰“毒虫为蛇”。那如果此处的“蛇”理解为一种虫子呢,六足四翼的虫子是不是就很多了,也就不那么神奇了,比如昆虫类。

名曰肥遗(虫遗wei),《山海经》中提到过三种异兽都叫肥遗,两种是“蛇”,一种是“鸟”。大家是不是很纳闷,按理说记载一种动物不可能都叫一样名字的,而且第一种的“肥遗”的遗还是虫子旁(读wei)。所以我们大胆假设下,“肥遗”指代的会不会是一个物种种类呢?

再来看其它两种“肥遗”如何介绍的,北山经: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笔者推断“肥遗”可能是生长于水边的,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而后蜕皮羽化的生物,称之为“肥遗”。

理由:在古汉语中,除了将多肉称为“肥”外,“肥”还有一种意思是河水汇流处。而“遗”通常说遗弃等,在古时是否有“褪去、蜕皮”这样一种意思呢,不过这种解释我没查到。

如果笔者的设想正确,那“肥遗”可能就是指代在水里或水边生长的,卵生的,而后羽化的这一类生物的统称。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再看看那个叫肥遗(wei)的蛇,六足四翼,六只脚四只翅膀,按照我们上面一系列的解读,他可能就是昆虫。见则天下大旱,什么样的昆虫会在天下大旱时出现呢?蝗虫。

蝗虫,俗称蚂蚱,卵生,六足四翼,趋水喜洼,自古有“旱极而蝗”的说法,天下大旱往往伴随着蝗灾。由此可见,山海经中的“肥遗(wei)”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其实就是蝗虫,形象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山海经》中“肥遗”是何物?并非六足四翼的怪蛇,形象大跌眼镜

欢迎大家指正,共同讨论!关注俗物,留言互动转发。

注:文中使用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