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 行走在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1 / 36 走出库车城不远,便看到一片雅丹地貌,在一个金字塔形的雅丹地貌旁边这位刘姓师傅停下车来让我们下车拍照。
2 / 36 旁边还有一处狮身人面像形状的雅丹,似乎有点像,又有点牵强
3 / 36 一片雅丹地貌,土坡上一层一层沉积的痕迹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
4 / 36 继续往前走,过了盐水沟收费站,地形变得更有特点
5 / 36 从库车县沿独(独山子)--库(库车)公路向北驶约60余公里,所抵峡谷俗称"盐水沟",当地维吾尔人称其为克孜尔亚(红崖)山。
6 / 36 这里的地形像一座地质博物馆,破碎的岩石呈现奇特的造型。路边的山坡显示出被强烈挤压后明显的褶皱,原本水平分布的一层层地质沉积陡然竖立起来,竖立的岩石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直插天空 。
7 / 36 受到强烈积压竖立起来的层层沉积,破碎的岩石露出狰狞的面貌,非常骨感。
8 / 36 盐水沟是一条穿越确尔塔格山的干涸河床,因山沟的水流含盐量高而得名。盐水沟也是古丝绸之路的故道,是龟兹古国通向姑墨国的咽喉地带,沿途可见建于汉唐的关类遗址数座,是昔日客商、军旅、佛教徒们穿梭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9 / 36 早在4亿年前,这里还是印度洋的一部分,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崛起,阻断了塔里木与印度洋的联系,海水慢慢蒸发而去,留下大量的盐碱,成为塔里木对海的相思。它们大多成晶体,有六面形如水晶的,有长方体如冰柱的,有的状如老者,有的形似动物,有的奇如白花,有的洁比美玉……
10 / 36 初入盐水沟口,如果不仔细觉察,还看不出有多么神奇,只觉得是一个丘陵的褶皱而已,不高,不深,也不奇,一条细如柳叶的溪流,顺着褶皱无声地流了进去,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越往里走沟越深,也越宽阔起来,两边的丘陵也越来越高。
11 / 36 在盐水沟隧道入口前,一面呈现阶梯状的岩壁竖立在面前,司机说这是叫做布达拉宫的地貌,看形状一层层台阶状上升似乎有点像。
12 / 36 公路边的观景台
13 / 36 盐水沟两侧庞大的红色、褐色和灰色山体群,历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雅丹地貌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地形,这里有惟妙惟肖的“布达拉宫”,有如梦似幻、神韵万端的仙山琼阁。造型生动,形态逼真,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特别在夕阳斜射,朝霞映山之时,极目远眺,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
14 / 36 两边的丘陵上白花花的,似乎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其实,那些白色物质是盐的晶体。
15 / 36 这些奇形怪状的盐花是摄影爱好者和奇石爱好者的宝贝,很多人来到这里来收集这些天然艺术珍品。
16 / 36 出盐水沟峡谷,沿G217继续北上,路边的山从高到低一层层的呈现出红、绿、灰、黄不同的颜色。
17 / 36 继续向北走,路边的景观逐渐变成一片土黄,似乎还有黑色的煤层
18 / 36 大约距今7000万年到300万年间,库车到阿克苏是一个东西向的大湖,面积达50000平方千米,其中约在40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时期,还与西部窄长的“特提斯海”相通,经过2000多万年的漫长沉积,积聚了厚达几百米的岩盐、石膏和泥岩层形成了古近系的含盐建造,从而蕴藏了巨大的岩盐矿产。
19 / 36 车窗外的风景
20 / 36 再往前走路边竖立着土黄色的石壁,几乎是直立的。
21 / 36 到距今2500-300万年的新近系时,地壳缓慢抬升,库车盆地与海隔绝,变成内陆湖泊,由于水体不深,保持氧化沉积环境,2000多万年间沉积了厚达3000多米的红色泥岩、粉砂岩和砂岩。
22 / 36 当时天山不高,降水丰沛,受雨季和干旱季节的频繁变化,沉积岩石形成单层很薄的条带构造层,远远看去由条带状岩层形成的山体,由如薄纸垒叠一般。上新世时湖盆变浅,沉积了黄褐色或灰褐色的砂岩、泥岩和砾岩层。
23 / 36 远处一排树林边是一条河流经过,陡峭的石壁可能是河水的杰作
24 / 36 当进入第四纪初期,距今约200万年时,南疆产生强烈的造山运动,天山急剧上升,库车盆地结束了湖泊演变历史,古近系与新近系的红色和黄褐色岩层,被地壳运动挤压、褶皱成山。形成许多束状的背斜和向斜,局部受断裂切割,形成单斜,产状变化不定,倾角从中等到近于直立,从而形成近代地貌雏形。
25 / 36 继续向前走,山体的颜色渐渐丰富起来,地貌越来越有特点,越来越有看头。
26 / 36 在第四纪时红色岩层经挤压、褶皱、断裂、位移而出露地表后,因结构疏松,极易风化
27 / 36 经过年复一年的风化、侵蚀、冲刷和重力崩塌等综合地质作用,便形成今日的深谷、峰林、缓坡、峭壁相映成趣。
28 / 36 在一片红色的山前车停下来,我们到了著名的库车克孜利亚大峡谷。
29 / 36 司机师傅在门口停车场找好地方停车,我俩各吃了一碗泡面之后,买票走了去,开始了我们的大峡谷之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天山大峡谷历险记》。
30 / 36 来回的路上都能看到一片石林般的地貌,像一根根柱子直指朝天,这就是传说中的红山石柱,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走近去看看这奇妙的地貌。
31 / 36 红山石柱高30-50米,联片分布,群峰耸立,高低不同,色彩各异,怪峰嶙峋,千姿百态。它与远处的红山、雪峰、白云、蓝天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副美丽无比的揽胜图。
32 / 36 这里距库车县城约60千米,沿217国道延伸约数公里。她山体奇特,色彩鲜红,它是原始海底的岩石经过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直立、单斜岩组,层层叠叠,分外壮观,与附近不同色彩的山体错落有致,构成天山一处奇观。
33 / 36 查询资料得知这里的地质成因:出露地层为古近系-新近系红色砂岩、砂砾岩、泥岩互层,垂直裂隙发育。受东西向断裂的影响,红色块状砂岩以及砂泥岩被掀起陡立,表层被风化,在雨水和风的综合作用下,发生了大规模的坍塌,剩下的较坚硬的地层产生了类似喀斯特石林的地貌。
34 / 36 路边高耸的不知是土还是石头?都是土黄色
35 / 36 丰富的色彩,奇特的造型,壮观的景象-——在前往大峡谷来回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处处奇妙壮观、难得一见的地形地貌,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36 / 36 更为奇妙的是多种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地貌都集中荟萃地呈现在这条公路沿线,一路的风景,虽然不算著名,但却不逊于任何著名景区,堪称一座天然生动的地质博物馆。
说说你的看法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