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院士专家调研“华北绿明珠” 助力衡水湖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海外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衡水湖保护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始建于2000年,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63.65平方公里。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蓄水能力1.88亿立方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华北最大的城中湖,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华北绿明珠”、“东亚蓝宝石”等诸多佳誉。

近日,为加强衡水湖生态保护力度,促进衡水湖绿色可持续发展,高标准打造环京津、环雄安生态支撑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加强衡水湖保护与发展,筑牢环京津、环雄安生态防线”为主题,汇集环境科学、水环境、大气、地理环境、区域经济、城乡规划方面的2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专题调研活动。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九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孙鸿烈在此次调研活动中表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和周边地区对鸟类繁殖等有重要作用。保护衡水湖的生态环境,需要切实采取措施减少排污。

2017年3月8日,国内外专家在衡水湖一次观测到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308只,是世界已知最大种群,该物种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青头潜鸭不仅迁飞季节在衡水湖停歇,而是一年四季在此“安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教授印象初认为,衡水湖是一个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必须要让衡水湖有优质的环境,让青头潜鸭生存下去。

院士专家调研“华北绿明珠”  助力衡水湖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衡水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科技委副主任李廷栋也指出,衡水湖是自然保护区,它是一个资源库,又是地区气侯调节器,同时又是一个“摇钱树”,发展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衡水湖保持环境优美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一旦破坏了将很难再生。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京津冀三省联合发布的文件,冀中南平原区作为区域大气环境管控区,应当严禁新增大气污染排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九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吴丰昌,生态环境部专家组成员、上海海洋大学环境与生态系副主任张饮江,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洪剑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红玉等多名专家学者,也都从自己的专业研究与实际情况出发,对衡水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沈镭呼吁,从法律层面尽快出台衡水湖管理条例。

湿地不仅是特有野生动植物不可替代的家园,更是区域绿色发展、和谐宜居的保障。近年来,河北省把衡水湖作为重点湿地保护区域,衡水市为保护和恢复湿地作出巨大努力,理顺管理体制,清除外围输入性污染,加大生态补水和水生态修复力度,开展湖区及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关停周边污染企业数百家,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长足发展,水质由原来的局部劣五类恢复为常年三类,取得的生态治理成效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依托衡水湖,衡水市还成功举办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8个月时间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园林。作为我国的重要湿地,衡水湖已具备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和进行湿地城市认证的基本条件,衡水市正在积极推进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工作。通过调研与实地考察,院士与专家们从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的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为未来衡水市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也为衡水湖能尽早成为国际重要湿地提供了智力支持。(图:董雍敏 文:陈丽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