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美术生必备,中国美院最新报考指南!

柒号画院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美术学院所有本科招生专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专业介绍、就业前景、招生人数、报考人数以及历年录取分数线等等。2024届的同学,也可以提前了解中国美院的报考信息,明确考学目标,为备战国美做好准备。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地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呢?请在下面寻找答案吧!

中国美术学院目前共有28个招生专业。美术学类专业9个: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跨媒体艺术、美术学、文物保护与修复、纤维艺术、摄影;艺术学理论类专业2个: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设计学类专业10个: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设计、艺术与科技、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4个: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建筑学类专业2个:建筑学、风景园林;工学类专业1个:工业设计。

1月7日,中国美术学院透露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各学科成绩优异、稳中有进,学科建设成绩位列全国艺术类院校首位。中国美术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美术学A+、设计学A+、艺术学理论A-、戏剧与影视学B+

目前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杭州南山、象山、良渚和上海张江四个校区。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中国画系、书法系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下设中国画系和书法系。学院以“画学宗脉,书道首望”为建设目标,以“克绍前修,艺合于道”为建设理念,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以其延展不绝的文脉和拓殖不息的学脉,负载着中国传统艺术谱系中最为悠远绵长的人文基因。 学院具有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民族书画艺术的教学体系和专业构架,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学科优势与学院力量,以鲜明的学科特色,优秀的学术群体,严谨的治学方法和笃行的治艺精神成为当代国内中国画与书法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是中国美术学院构建中国视觉文化优质特色学科群和当代新东方学文化中心的元本基石。

绘画艺术学院

油画系、版画系、壁画系、综合绘画系

绘画艺术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为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努力继承和发展“国美之路”的优良传统,立足已有的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深度融合中国文化精神,持续坚持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努力探究和洞察绘画艺术在图像媒体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重启绘画方法论的思考和建构”,“重构专业融通与内涵深化、多元拓展与本体增强相结合的教学框架”以及“重提开拓创新、国际视野的思想理念”的“三重方法”为主要路向,从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多个角度展开当代绘画艺术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新探索,以构筑大绘画时代的绘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格局,为社会持续培养兼具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绘画艺术专门人才。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由历史悠久的雕塑系和新兴的公共空间艺术系组建而成。它建立的背景正是中国艺术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提升的新的发展时期,以美育普惠大众,营造大美之境。铸历史之人文精神、塑民族之灵魂、创造时代造型、弘扬人性正能量是它最根本的艺术使命。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现设有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三个系,其中包括十个工作室,十个实验室,八个研究所,由此形成教学、实验、研创的三环一体的结构,目的是以生为本,推行研究互通、教学融通、资源优化、关系顺畅,发挥学院整体的教学力量,促进一专多能、多元融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营造出学院的优质学术环境。

跨媒体艺术学院

开放媒体系、媒介展演系、实验艺术系

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其教育宗旨是: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学院致力于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技术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

设计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设系

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

设计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博点,涵盖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多个学研层次,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五个专业系,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在设计艺术实践与方法研究、设计色彩与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九十余年历史中,学院秉持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和学科的制高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

学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持并圆满完成2022年亚运会系列形象设计、G20 杭州峰会系列形象设计、商务部湖滨示范步行街形象设计等重大项目,推动国家文化繁荣和区域经济发展。2021年6月,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为浙江省唯一获评高校。 学院下设CHC国际设计工作站、设计趋势国际工作站2个国际工作站和杭州亚运会设计研究中心、创意设计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

手工艺术学院

陶瓷、玻璃、首饰、漆艺艺术设计

2015年学校学科大调整,正式成立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玻璃、首饰和漆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学科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以学科、系级专业方向、专业教研室建制,配备较完整的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室,含本、硕教育二个层次,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着力于手工艺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已构建起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人文精神整体发展的共生格局。该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与学院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

电影学院

导演系、摄影系、美术系、制作系

2022 年 5 月,电影学院成立。学院旨在立足电影本体、探索未来影像,聚焦以导演、摄影、美术为优势的电影创作群体,建构电影作者意识与诗性美学,培养具有人文精神、批判意识的电影作者集群,培养兼具技术性、社会性与文化性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泛影像生态视域下的专业创作型人才,为中国新一代的电影化育英才。

电影学院现设有导演系、摄影系、美术系、制作系四个系科,以及电影学研究所、声音艺术研究所。所属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着力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与合作体系,持续打造国际节展品牌,积极发挥“浙江省电影导演人才培研基地”等部校共建平台的产学融合作用,以小而精的发展模式构筑电影艺术创作与教育的研学高地。

动画与游戏学院

动画系、互动媒体与游戏系、插画与漫画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厂初期,有近三分之一的员工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包括马克宣、阿达、陆成法等一批著名动画导演。

2002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动画系。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2011年获批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博点。2017年,获“文化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奖”,动画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2022年5月,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拆分为动画与游戏学院和电影学院。

动画与游戏学院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动画导演、游戏设计师及插画漫画艺术家;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艺术大学。下设动画系、互动媒体与游戏系、插画与漫画系。

建筑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系、景观设计系

建筑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建筑专业始设于1928年,学脉深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他校,1984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2003年重立建筑艺术系时,在国内率先提出培养“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设计人才,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该院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平等沟通,推动本土原创性的建筑、城市、环境与人居的原创性设计,努力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系和景观设计系,强调以动手实验为突出的教学特色,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实验室等研究实践机构和可持续建造、城市空间地理数字模拟、人居环境和景观生态等系列教学实验室。

艺术人文学院

美术史系、视觉文化系

考古与博物馆学系、艺术行政与策划系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一直是我国艺术史论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学脉深厚,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学院始终强调艺术史论作为整个人文学科支柱的学术理念,注重人文价值的涵养,以中外美术史研究为基础构建培养方案,强化艺术史学史的研习,开拓出视觉文化与人文学科的新格局。学院始终强调以“艺术智性与新人文教育”为中心,以经典作品和经典文献为治学门径,培养具有“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学术品质的优秀人才。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美术教育系、艺术管理系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启轫于我校1983年成立的美术师范专修科,是中国美术学院构筑代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高度的优质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型特色学院,核心研究方向是美术教育精英师范研究和艺术人文通识教育研究。旨在建设成为提升全民审美能力,激发社会更新力量,推进文化自信,建构精英师范新人文教育体系的东方高地。

学院下设美术教育系、艺术管理系、通识教学部,是“美术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艺术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国家高层次美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有美术教育研究所、艺术教育综合实验室。现已建有学校教育、社会美育、博物馆教育和网络社区教育的联合教学平台以及全国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与国际知名高校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协会等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创新设计学院

艺术与科技、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创新设计学院以“艺术、科技、商业”高度融合的创新设计学科为主体,在“中华文明源发地”和“数字经济最前线”的良渚办学。围绕长三角的文化资源以及产业特色和优势,开设艺术与科技、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三大专业。同步探索人才、教学、管理、育人的新机制,以“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改革、面向融合”的胸襟气魄,整合全球设计教育的创新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打造前沿性、综合型的创新设计学科,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和设计集成创新,着力打造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新包豪斯”。

专业基础教学部

造型分部、设计分部、图像与媒体分部

专业基础教学部作为学院二段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前端专业基础教学单位,下设造型分部、设计分部、图像与媒体分部三个分部,开设有造型研究中心、国学教研室、解剖透视研究室、素描工坊、影像工坊、书画工坊和绘本工坊助力教学。学部秉承学院“大底盘、高层次、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及“1+1+2”的育人模式下,已基本形成“汇通艺理、强化造型”的国美特色“大基础”教学育人一体化教学理念,以造型基础、下乡实践、开放课程为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学院“四通”人才培养目标。学部致力于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与上手能力,培养开放思维及工作方法,激活专业志趣,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录取规则

学校开设的艺术类(校考)专业以及建筑学专业不区分文理科按统一标准录取(不分省份,高考文化课成绩以满分750分计算,个别省份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有原始分、标准分、学业水平量化加分等多种分制,我校按原始分进行计算,满分不是750分的折算成750分)。具体要求如下:

(1)艺术类专业(校考):以专业复试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折算综合分,按综合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录取时,当综合分排名并列时,专业复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复试成绩并列时,分别以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次序,单科高者优先。

综合分折算公式

综合分=专业复试成绩总分÷专业复试成绩满分×60+高考文化课成绩总分÷高考文化课满分×40

(2)建筑学专业:省级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统考合格的报名考生,且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最低控制线后,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总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录取时,当文化总分排名并列时,分别以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次序,单科高者优先。

(3)艺术学理论类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在普通类录取。

(4)国美中外专业:专业成绩采用浙江省美术类省统考成绩,安排在艺术类第二批平行志愿录取,投档规则和综合分折算方法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22年为585综合分,综合分=联考成绩×3.75+高考文化课成绩÷2

今年的国美专业合格线相比2022年普遍降低。其中,造型艺术类降低了3分,设计艺术类降低了1.5分,图像与媒体艺术类降低了3分,环境艺术降低了3.5分,只有中国画专业合格线与去年持平。专业合格线虽然有所降低,但切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国美综合分换算公式,校考成绩每降低1分,相应的综合分将会降低0.2分。虽然我们通常认为合格线降低,综合分也会相应降低,但是最终录取分数线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当年考生的文化成绩、招生计划和志愿填报情况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今年录取分数线一定会降低。

此外,国美招生计划今年总共减少了105人,这对考生最终录取时的竞争强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今年国美招生计划相较去年有所减少。其中,造型艺术类全国招生计划减少了50人,设计艺术类招生计划也减少了65人。尽管图媒今年招生计划增加了10人,但总体来看,缩招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合格线降低了,但是需要注意到,最终录取分数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考生的文化成绩、招生计划、志愿填报情况等。因此,不应该过于乐观地认为今年录取分数线一定会降低。相反,如果今年国美校考合格考生的文化课水平较高,加上最终填报国美的人数较多,录取分数线反而会提高。

总之,今年的招生计划虽然有所减少,但只要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刻苦努力,并合理填报志愿,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美院梦。

志愿填报是一场心态上的考验。我们无法预测今年中国美术学院的招生情况,也无法确定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升高还是降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往年的录取情况来大致了解今年的高考目标,因为即使国美的录取分数线有所波动,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确保自己的成绩与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相当,然后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准备志愿填报,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2021年各专业对应录取文化分参考

发布于:浙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