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国民族影像志】影像无声,岁月有形,20张面孔观鉴鄂温克族的文化变迁

北京国际摄影周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PHOTOBEIJING 2020

导语

由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与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合作主办的“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于10月11日在中华世纪坛开幕,此次展出的20组优秀作品,从来自全国的1944组投稿作品中评选而出。

由此,我们以摄影师为原点,通过他们镜头下深刻的人文情怀、深入的观察视角、高度的审美意识,开展中华各民族生活、民俗、文化的探索之旅,并对此发散思考。

民俗摄影是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摄影门类。它以拍摄纪录,搜集整理和抢救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从世界运用摄影术150多年的历史看,早期的摄影家们曾积极探索以摄影术表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摄影家汤姆逊早在1862至1877年间,就拍摄过伦敦街头生活景象及中国百姓生活实态的照片,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照片。

本期内容,我们将通过展览中王伟的作品《使鹿鄂温克人》,以20张直击人心的民族肖像为载体,观照使鹿鄂温克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变迁。

王伟

媒体人、青年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士

《使鹿鄂温克人》

鄂温克族是中国北方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使鹿部”等,1958年根据民族意愿,被称为“鄂温克族”。由于鄂温克族生产实践方式的差异,鄂温克族又被分为农业鄂温克人、牧业鄂温克人、使鹿鄂温克人。

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 。鄂温克人是从游牧发展到定居的,从事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人群。他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最为突出的是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 。

17世纪中叶,使鹿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在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鄂温克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是“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也是中国境内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

摄影师王伟在记录的过程发现,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推进,使鹿鄂温克人的人口数量及其生存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民族文化的正常延续与发展受到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现今,使鹿部落里的老人已为数不多,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驯鹿也在急剧减少,极少一部分使鹿鄂温克人仍然保留着较为原始、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是泛北极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分享的摄影作品正是王伟基于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家卫健委联合专家组确定的34位“血统纯正(未与外界通婚)”的使鹿鄂温克人的创作。同时,这份使鹿鄂温克人名单也获得了部落内部的认可。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9日

文字说明

玛力亚·索(生于1921年)“使鹿部”鄂温克人索罗公氏族,1921年10月生于大兴安岭北麓“使鹿部”鄂温克族狩猎区深山密林中的“撮罗子”里。玛力亚·索的父母都是优秀的鄂温克猎民,玛力亚·索从小随父母在山中长大,学习狩猎和饲养驯鹿技能。

玛力亚·索勤劳、勇敢、坚毅的品格,使她在部族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主持族人事务的唯一女性。经部族人介绍,30岁的玛力亚·索与卡尔他昆氏族一位比她大20岁的优秀猎民结婚。此后的日子,玛力亚·索与丈夫共同在密林中狩猎并很快成为丈夫的好帮手。

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共育有9个子女,其中4儿5女,长子不满周岁夭折,长女5岁时夭折,其他7位子女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后来都成为了优秀的猎民和饲养驯鹿能手。2012年,玛力亚·索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感动草原十杰母亲”。

2003年8月,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时,玛力亚·索没有在征求意见书上签字,毅然决定坚守在深山密林中饲养驯鹿。她也因此成为生态移民中具有争议的人物,国内外媒体给予报道,有媒体称赞她为“驯鹿的守护神”,更多的专家学者将她誉为“最后的狩猎部落酋长”。著名最佳迟子建以玛力亚·索为原型,创作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实施整体生态移民后,90岁高龄的玛力亚·索仍然坚守在大兴安岭西北麓的深山密林之中,带领着孩子和部分族人们饲养并发展着中国境内唯一的驯鹿种群,成为著名的民族代表人物。玛力亚·索,是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习惯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9日

文字说明

得克莎(生于1959年)又名德克莎,女,“使鹿部”鄂温克人卡尔塔昆氏族,1959年10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驯鹿部落最后的老酋长——玛力亚·索”的三女儿。童年随父母在深山密林中狩猎、饲养驯鹿。小时候,德克莎曾患一场大病,长期治疗没有痊愈。女萨满纽拉赐予了她“德克莎”一名,有“鸭子”之意。

1980年至1983年,德克莎就读于呼伦贝尔师范学校大雁分校英语班,1984年,德克莎毕业后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学校英语教师。1988年,德克莎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政府担任妇联主任,1999年离岗。

德克莎非常热爱本民族文化,并与母亲玛力亚·索一起在深山中传承着古老的鄂温克族传统文化。同时,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介绍本民族的文化。此外,德克莎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服饰与器具项目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9日

文字说明

安塔·布(生于1944年)女,“使鹿部”鄂温克族布利托天氏族,1944年8月生于大兴安岭西北麓“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的“撮罗子”里。曾祖父是本氏族著名的萨满——票德尔,父母亲都为猎民。安塔·布兄弟姐妹众多,大姐是部族中的百岁老人玛利亚·布,她是家族中最小的妹妹。

安塔·布从小就随父母学会了狩猎和饲养驯鹿技能。1956年,12岁的安塔·布开始独自在山林中放养驯鹿。在母亲特辽娜·索的言传身教下,安塔·布不仅掌握了熟皮子技能,还学会了制作民族服装。她制作的鄂温克族传统鹿皮靴子、手套、鹿皮大衣等分别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安塔·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熟皮子技艺项目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9日

文字说明

布东霞(生于1976年)女,1976年9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今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使鹿部”鄂温克人,布利托天氏族。本名冬霞,人们习惯称她为“布东霞”。布东霞姐妹较多,她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妹妹。布东霞在山林里长大,对山中的一切了如指掌,有着较强的狩猎和驯鹿饲养技能。

布东霞小学、中学就读于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学校,毕业后重返山林,过着狩猎和饲养驯鹿的生活。70年代末、80年代初,布东霞的父母相继离世,布东霞继承了家中的全部驯鹿,独立承担起生活的重担。长大后,布东霞与一位汉族青年结婚,婚后与丈夫在深山密林中饲养驯鹿并开始发展旅游业。

2003年8月,“使鹿部”鄂温克人实行整体生态移民后,布东霞与丈夫始终坚守在山林中饲养驯鹿,并扩大旅游点规模。2011年7月,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中对布东霞的旅游点进行了介绍。

2013年,布东霞获得了“呼伦贝尔市十大杰出女性青年”荣誉称号。布东霞为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音乐项目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0日

文字说明

达瓦(生于1965年)男,“使鹿部”鄂温克人,布利托天氏族。1965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达瓦从小随父辈狩猎,跟随母亲饲养驯鹿。小学毕业后的他重返山林,依靠牧养驯鹿生活至今。目前,达瓦牧养的驯鹿种群近两百头,是民族乡中拥有驯鹿最多的一户。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0日

文字说明

何协(生于1966年)男,“使鹿部”鄂温克人卡尔塔昆氏族,1966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驯鹿部落最后的老酋长——玛力亚·索”的儿子。童年随父母在深山密林中狩猎、饲养驯鹿。小学毕业后,何协入伍成为一名军人,转业复员后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猎业队工作。每年的春季,负责民族乡多个猎民点的锯茸工作,在当地很有威望。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0日

文字说明

柳霞(生于1963年)女,1963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奇乾乡,“使鹿部”鄂温克族索罗共氏族,鄂温克族画家维佳的姐姐。父母均为猎民,柳霞小随父辈狩猎,跟随母亲饲养驯鹿学习民族传统技艺。在接受短暂的学业后,柳霞又重返山林,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依靠牧养驯鹿至今。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1日

文字说明

玛尼(生于1951年)女,1951年5月出生在大兴安岭西北麓密林深处的鄂温克族猎民狩猎区“撮罗子”里,“使鹿部”鄂温克族固德林氏族,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人。玛尼父母都是著名猎手,父亲尼格来是民族首领,曾担任奇乾鄂温克民族乡乡长,玛尼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深山密林中狩猎。祖父伊万·依纳肯奇·固德林是“使鹿部”鄂温克人可以戴九杈鹿角神帽的四大萨满之一。

1959年,奇乾乡民族学校建立后,玛尼在奇乾乡鄂温克小学读书,开始学习汉语和文化知识。1964年,为培养民族干部,小学毕业后的玛尼被报送至北京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读书。

1979年10月,玛妮被分配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人民政府工作。1980年9月,玛妮当选为民族乡副乡长,是仅有的几名本民族女干部之一。1984年至1986年,为培养少数民族女干部,乡党委安排玛妮到呼伦贝尔盟党校大专班进修。毕业后调任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担任民族科长。

2006年,玛妮退休后,全身心致力于“使鹿部”鄂温克族的民俗、民歌、民族舞蹈、萨满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等工作中。2014年,玛妮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鹿部”鄂温克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2日

文字说明

玛妮(生于1952年)女,1952年生于大兴安岭西北麓“亚格鲁奇乾”鄂温克族猎民家庭,“使鹿部”鄂温克族固德林氏族。父母都是打猎能手,是达玛拉·古的妹妹。她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卫生学校完成学业后被分配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卫生院担任护士直至退休。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5日

文字说明

维佳(生于1965年)男,1965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奇乾乡,“使鹿部”鄂温克族索罗共氏族,著名鄂温克族女画家柳芭的弟弟。受老猎民以及母亲芭拉杰依、姐姐柳芭的影响,维佳从小便喜欢绘画,大自然中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高山大河以及驯鹿等都成为维佳绘画的题材。

1973年至1982年,维佳就读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学校。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回到家乡,先后在旗公安局、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工作。1983年,维佳到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进修,主攻油画,得到美术届名家指点,绘画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进修结业回到家乡后,维佳重返山林进行创作,寒冷的“撮罗子”、简易的帐篷中、山溪旁、林荫下,都留下了维佳作画的身影。维佳的绘画作品主要反映驯鹿鄂温克族的传统生活和独特的文化,代表作有油画《奔鹿》《白桦》《神鹿》等。维佳的绘画作品也吸引了众多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8日

文字说明

索荣花(生于1976年)女,1976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奇乾乡,“使鹿部”鄂温克族索罗共氏族,与索金花为姐妹,父母为部族中的猎民。索荣花在完成学业后,被分配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猎业队工作。退休后的她在民族乡内经营着一家鹿产品和工艺品商店。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18日

文字说明

索金花(生于1965年)女,1965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奇乾乡,“使鹿部”鄂温克族索罗共氏族,与索荣花为姐妹,父母为部族中的猎民。索金花在完成学业后,先后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敬老院、乡政府工作直至退休。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21日

文字说明

何海清(生于1948年)男,鄂温克名字为苏勒克,“使鹿部”鄂温克人卡尔他昆氏族,1948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何海清的母亲格基琳娜·古是一位优秀的鄂温克族猎民代表,曾到北京参加过1964年国庆节典礼,并与毛主席合影。

在何海清1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之后母亲病重。因此,何海清从小生活在亲戚家中,并跟随叔叔(著名猎手吉拉米)一起生活,少年时期随叔叔学习狩猎技艺。8岁时上学,1966年11月参军入伍,是“使鹿部”鄂温克人第一名军人。复员后回到家乡,在满归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政府工作。1987年,何海清当选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党委副书记,工作期间,他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退休后,何海清与其他鄂温克族猎民一样,尽力抢救“使鹿部”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撰写《“使鹿部”鄂温克语言》一书,整理出约5000个词汇,为“使鹿部”文化传承与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29日

文字说明

何丽梅(生于1966年)女,“使鹿部”鄂温克族卡尔他坤氏族,1966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母亲为中妮浩。由于父母在乡里工作的缘故,何丽梅从小在山下长大,婚后育有一女。近年来,以经营民族工艺品、鹿产品为主要生活来源。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8月29日

文字说明

多妮布(生于1947年)女,“使鹿部”鄂温克族卡尔他坤氏族,1949年生于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父母都为优秀的猎民,多妮·布从小就随父母学会了狩猎和饲养驯鹿技能,婚后育有5个儿子。成年后的她先后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国营商店、满归粮食局等单位工作。退休后的她又一次重返山林,在满归的深山中牧养驯鹿,同时尝试经营旅游点。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9月5日

文字说明

索玉兰(生于1977年)女,“使鹿部”鄂温克人索罗公氏族,1977年11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今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索玉兰父母早逝,只有一个弟弟(索国光),姐弟二人在乡政府的帮扶之下顽强成长。1984年至1993,索玉兰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中小学校读书,毕业后开始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饲养驯鹿。后与一位汉族青年结婚,生育一子。

2003年8月,驯鹿鄂温克族猎民整体生态搬迁后,索玉兰与丈夫仍然坚守在深山密林中饲养驯鹿。2010年,女青年猎民瓦琳建立了“伊日刊民间艺术团”,索玉兰积极参加艺术团的活动,主要演唱本民族原生态的传统歌曲。她演唱的民歌清澈而动听,代表作品有《大兴安岭我的家》《高山上的青松》等数十首歌曲,被誉为“使鹿部鄂温克人演唱能手”。

2012年后,索玉兰开始在自家“猎民点”开发旅游业,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现“使鹿部”鄂温克传统民俗文化。索玉兰为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音乐”项目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9月5日

文字说明

索国光(生于1978年) 男,“使鹿部”鄂温克人索罗公氏族,1978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今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索国光父母早逝,只有一个姐姐索玉兰,姐弟二人在乡政府的帮扶之下顽强成长。在小学毕业后,索国光重返山林,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放养驯鹿至今。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9月6日

文字说明

索宾(生于1978年)男,1988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使鹿部”鄂温克族索罗共氏族。父母都是打猎能手,家庭人口较多,既有哥哥姐姐又有弟弟妹妹。索宾从小随父母打猎,帮助母亲饲养驯鹿,对驯鹿有着特殊的感情。成年后的他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军人,转业复员后又重返山林,与母亲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牧养驯鹿。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9月6日

文字说明

达玛拉·古(生于1978年)女,1948年1月生于大兴安岭西北麓“亚格鲁奇乾”鄂温克族猎民家庭,“使鹿部”鄂温克族固德林氏族。父母都是打猎能手,家庭人口较多,既有哥哥姐姐又有弟弟妹妹,达玛拉排行第六。达玛拉从小随父母打猎,帮助母亲饲养驯鹿,对驯鹿有着特殊的感情。跟随驯鹿玩耍是她童年最大的乐趣。

1957年,达玛拉跟随父母搬出大山,在奇乾乡定居。民族小学开办后,进入小学学习。从小在深山密林中长大的她完全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学习汉语、文字和各类文化知识。小学毕业后,她又随哥哥牵着的驯鹿回到了大山中的“撮罗子”里。

1965年9月,达玛拉一家从奇乾乡搬迁到了额尔古纳左旗满归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逐渐长大的达玛拉学会了狩猎和饲养驯鹿。为了培养民族干部,成年的达玛拉被乡政府安排至旗内一家旅社从事服务员工作,但从小在大山里生活的她无法习惯城市里的生活,离不开驯鹿和森林,不久后又回到了大山之中。

此后的日子,达玛拉与达斡尔族青年结婚,并养育了3个孩子。生活中的她既要饲养驯鹿又要照看孩子,还要熟皮张、烤列巴、晾肉干,整天在深山密林中忙碌。1978年,民族乡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东方红猎业队。1984年春天,“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实行驯鹿承包责任制。养鹿能手达玛拉与母亲、丈夫和长子共同承包了30头驯鹿,第二年她的驯鹿点新增驯鹿29头,全年收入7000余元,离当时人们向往的“万元户”只有咫尺之遥。

天有不测之风云,丈夫在乘桦树皮船捕鱼时触石身亡,第二任丈夫又在狩猎途中身亡,这给达玛拉精神上极大的打击。为了孩子,达玛拉毅然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几年后,达玛拉一家承包的驯鹿到达85头。1996年,达玛拉驯鹿承包的总收入达27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养鹿能手。

1992年12月,达玛拉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她代表“使鹿部鄂温克人”到北京出席了第四届全国妇女大会。在1995年12月召开的根河市党代会上,她当选为根河市市委委员。

达玛拉数十年来与驯鹿相依为命,不仅成为养鹿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也使她成为鄂温克族猎民的楷模和代表人物,她的“养鹿能手”称号也广为传颂。达玛拉为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传——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习俗项目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使鹿鄂温克人》

拍摄地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

拍摄时间

2018年9月10日

文字说明

中妮浩(生于1941年)女,1941年8月生于大兴安岭密林深处鄂温克族猎民的“撮罗子”中,“使鹿部”鄂温克族固德林氏族,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奇乾乡人。妮浩从小在深山密林中的狩猎区长大,兄弟姐妹较多,少年就随父母、哥哥在深山中狩猎、饲养驯鹿,是一名优秀的猎手。

奇乾鄂温克民族乡民族学校建立后,妮浩进入民族学校读书,学习汉语、文化知识,这为她此后成为一名民族干部奠定了基础。小学毕业后,中妮浩返回深山中的“撮罗子”,在狩猎区狩猎。1957年9月,跟随父母从奇乾鄂温克民族乡搬迁到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定居。

1977年1月后,中妮浩当选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党委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党委委员。后担任乡妇联主任,为“使鹿部”鄂温克族少数女干部之一。1987年后,由于年龄原因,中妮浩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成为乡人民政府一名普通干部,直到退休。退休后,中妮浩与其他鄂温克族猎民一样,承包了一批驯鹿,在乌力库玛等地饲养驯鹿。

在民族肖像部分的拍摄中,摄影师王伟利用大画幅相机(4×5英寸)和黑白胶片这一传统的记录方式进行创作。大画幅相机的特性在于无可比拟的视觉震撼力,尤其在展现人物肖像方面,人物面部的皮肤纹理、表情细节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带来一种令人深思的力量。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在《摄影小史》谈到早期相片曾说:

这些相片虽然朴实单纯,与晚近的相片比起来能够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力,曝光过程使得被摄者并非活‘出’了留影的瞬间之外,而是活‘入’了其中,在长时间的曝光过程里,他们仿佛进到影像里头定居了;这些老照片与快拍照的暂留掠影形成了绝对的对比……早期的相片,一切都是为了流传久远,这也正是湿版摄影术的魅力所在。

王伟选择了古典湿版摄影术作为肖像作品的最终呈现形式,凸显了古典湿板摄影术由于感光材料的不确定性和成像的缓慢过程,使得作品中的人物肖像具有了独特的美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正如使鹿鄂温克人弥足珍贵的民族面孔,独特、稀有、充满历史感。摄影师借以这种古典的摄影方式向历史致敬,也为使鹿鄂温克人留下时代肖像。

在记录使鹿鄂温克人的文化生活方面,他选择使用传统纪实摄影的方式,目的在对被摄者生活状态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更加真实地还原使鹿部落中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气息。

在早期纪录使鹿鄂温克人的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使鹿鄂温克人狩猎使用的猎枪、野鹿哨和桦树皮船。尽管它们都已尘封在历史中,但透过影像来了解民族文化,直观、准确又具体,能为后人提供非常好的历史记载和学术研究资料。使鹿鄂温克人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狩猎文化、熊文化和萨满教文化等极具独特性,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形态已成为濒危文化并逐渐走向消亡。

本次影像创作是摄影师王伟用镜头对一个即将消失民族及其文化的记录和呈现,也是在国内民族影像史、多民族视觉文化传播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并希望以此能为今后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中国民族影像志”是中华各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借助于影像完成的物质化记录和书写。通过王伟的镜头,神秘少数民族使鹿鄂温克族的故事在华夏大地缓缓展开,以影像为载体,观众们得以更好地观鉴与认知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

虽然“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已在今天闭幕,但未来我们仍会借此平台,继续与大众分享这些感人影像背后的民族故事。下期内容,你还想看到哪些精彩民族影像和背后的文化故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互动哦!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博物馆

监制:昭一

责编:丝雨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