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轰炸机投弹瞄准器,是美国战时创新,还是数十亿美元的失败?

资深职场刘雨诗
在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都在不知疲倦地努力开发空中轰炸技术,试图以此来限制其他竞争国家发动战争的能力。美国也不例外,他们希望能够在战斗时,降低地面部队的目标暴露,而他们的实施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在真正的地面战斗之前,先来几轮狂轰乱炸,从而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但这对于飞行在20000英尺高空的典型轰炸机,在接近目标大约2.5英里的范围内,准确的将炸弹投放至敌方区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来自瑞士的工程师名叫卡尔·诺登声称,他能够在2万英尺的高空将航弹准确无误的投放到地面的“腌制桶”中。于是,诺登的出现让美国海军看到了希望。很快在征得五角大楼同意后,美国陆军航空兵团和海军共同联合资助该瞄准器的开发和生产。在真正结束时,用来实现这个概念的花费高达15亿美元。
这种数字可能对比不太明显,但如果你知道美国在曼哈顿计划上,当时花费了30亿美元时呢?当然,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曼哈顿计划的结果是成功的,但是诺登投弹瞄准器的尖端技术效果如何,它是否完成了当初的“豪言壮志”?据悉,这件设备的开发和所涉及的技术一直保密,根据可靠消息称,在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军方生产了70000至100000台设备。他们希望诺登瞄准器能够解决指挥官面临的三个问题:
首先,诺登能够通过精确轰炸,来协助美国武装部队降低敌人的战争能力,这些任务包括对敌人的工业能力和运输基础设施进行快速精确轰炸。其次,该技术旨在使美国海军和空军,能够准确的轰炸敌方编队,如船只,沙坑综合体,甚至是移动编队。希望在这些部队在正面遭遇美国陆战士兵之前,丧失一定的作战能力。最后,精确的轰炸能够减少平民和非预期目标的伤害。
因为不知道诺登轰炸瞄准器的信息数据,许多军史学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轰炸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他们希望借此来探究诺登轰炸瞄准器是否真的物有所值。资料显示,战争结束后,美国空军公布了一些信息,其中就美国第八空军而言,其21000英尺的31.8%航弹的命中目标,误差在1000英尺以内。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空军在掩饰轰炸瞄准器开发失败的借口。而另一名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在一次演讲中使用了数据分析,后者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轰炸机对德国一家工厂进行的22次轰炸任务中,只有10%的投弹击中目标。
而且据透露,在二战很多战役中包括诺曼底登陆,轰炸机并没有装备诺登轰炸瞄准器。因为要想诺登使用自动计算来定位轰炸目标的首要条件,是轰炸机需要先看到目标,熟悉欧洲的人都知道,欧洲的天空即使是晴天,也经常会有很厚的云雾。所以机组人员定位轰炸目标首先就是件难事。此外,机组人员还得在高速度的飞行下,面对敌人的高射炮和战斗机,而诺登需要速度稳定,才能够实现精准计算。由此可见,所谓的诺登瞄准器,完全就是美国技术创新失败的实例。
发布于:黑龙江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