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蓝玉横扫漠北,最后却被朱元璋剥了皮送给其女儿,为何?

炒米视角_
文/炒米视角
明末张献忠打入四川,攻破蜀王府,在蜀王府的祭堂里看到一张人皮。这张人皮挂在蜀王府已经历经200余年。这就是蓝玉的人皮。
洪武25年(公元1392年),大明帝国在朱元璋的领导下,开始逐渐开始稳定繁荣起来,太子朱标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已历上14年有余,日趋成熟,处事得当,在朝堂之中甚有威望。并且时常提醒并规劝朱元璋的失政之处。虽然朱元璋喜欢我行我素,但是他对朱标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自己施之以严,才能够给朱标留下实行“宽通平易之政”的空间。
然而一切都在这年的8月,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秦王朱樉(朱标的亲弟弟)被告召回京师,朱元璋安排太子朱标巡视陕西,查明情况。朱标从西安回来后,便生病了,后因秦王朱樉的事情,朱标责备父亲疑心太重,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相信。结果朱元璋暴怒,拿凳子砸向朱标。朱标惊吓过度,不久病死!这对于大明帝国无异于是一场灾难,一场更大的风波即将到来!
因为灾难才刚刚开始,此刻的朱元璋遇到了一生最大的窘境,最大的心血与希望,明帝国最合适的继承人轰然早逝!
自己已然垂垂老矣,而此刻朱允炆尚且年幼,大明帝国面临空前的危机!虽然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真正让朱元璋倾尽心血的唯有嫡长子朱标!自从马皇后死后,朱标一人承担起阻止朱元璋内心恶魔的工作。而此刻,已经没有人能阻止朱元璋内心的恶魔了。
此刻的大明帝国风声鹤唳!如临大敌!而一个从无数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他要开始再次挥动手里的屠刀了。
而一切的导火索就在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把怀疑的眼光转向了明帝国政治新星蓝玉。
蓝玉,大明帝国的“霍去病”,大将军、凉国公,常遇春的妻弟,朱标老婆的舅父,蜀王朱椿的老丈人。他北上破元、平定西南的功绩被记录在史册!他成为继徐达、常遇春之后不世出的大明帝国军队势力的代表。
只可惜蓝玉虽然是个军事天才,却是个政治白痴。他并没有意识到朱标的死意味着什么,却日渐恣意骄横,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且经常口出狂言,抱怨职位不对称。然而他最终还是被锦衣卫盯上了。当然或许我们可以拿看待《雍正王朝》里年羹尧的态度看蓝玉,不作死,就不会死!
但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这才是朱元璋的根本目的,因为那一刻,他自己决定培养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了。所以在朱允炆接手皇位之前,他要把权柄上的”刺”全部拔光!
而蓝玉最应该低调的时候,却最认不清现实,最终成为了朱元璋动手的借口以及导火索!蓝玉被剥皮实草,全国展览,并由朱元璋亲自条例爰书为《逆臣录》,布告天下。
最终蜀王朱椿冒死进谏,请求朱元璋将老丈人的皮赐给自己,以供王妃时刻警醒自己。朱元璋最终同意,并将蓝玉的皮赐给了蜀王妃!蓝玉的皮因而一直被供奉在蜀王府200余年,后为张献忠所得,之后下落不明。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