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咸阳为什么迟迟不能合并?

诡栀ZZSF
对于很多非陕西人,可能都无法正确的区分西安和咸阳的关系,经常会误以为咸阳隶属于西安,就像杭州与建德、苏州与张家港、成都与都江堰的关系一样。其实,西安与咸阳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只是它们距离非常近,仅有20多公里(北京五环南北直径30公里)。在中国,除了西安和咸阳外,可能就只有广州和佛山,在省会城市这么近就有另外一座城市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这座城市不是被省会直接吞并,就是被“肢解”后部分并入省会。即使历史上,西安与咸阳本来就是一座城市,但是因为发展的需要或者是多方的博弈,最终被划分成两座城市,直到今天“一体化”、“城市群”的大趋势下,两座如此近的城市也迟迟没有合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安与咸阳分分合合的历史
一河之隔的西安和咸阳,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城市,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秦咸阳即汉长安也”。秦朝时长安是咸阳下属的一个乡,而汉朝时咸阳又成为长安的属县;隋唐时,在原长安东南修建了新长安城,基本与今西安市重合;明清时,改名西安府,咸阳是西安府下辖的一个区县;民国初期,咸阳西迁到今咸阳的位置,成为关中地区的水运中心,依然属于西安管辖。不过,在动荡的民国时期,中国行政区划也在不断的变化,经历了“省道”之争和“省市”之争,作为西北最重要的城市,西安的身份也摇摆不定,一会设立西安市,一会复归长安县,一会筹备西京市,一会升格为直辖市,而咸阳也逐渐成为当时地方与中央、陕西省与西安市博弈的产物,陕西省着力培养咸阳,如果西安“直辖”,咸阳就会接任省会之位。随着咸阳的地位提升,西咸分分合合的历史大幕也徐徐拉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既是省政府驻地,又是西北局驻地,而咸阳则成立咸阳专区,管理着包括今西安下属的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周至县等多个地方,行政区划相当混乱。1953年,西安改为中央直辖市,咸阳专区也随即取消,成立咸阳市,虽然陕西省办公地还是在西安,但管辖范围却在西安城之外。那时,中央的大量项目直接落户西安,让西安在战后得到发展。不过,西安仅仅直辖一年后,中央再次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西安与其它十几个直辖市一起降格为省辖。不过,这次行政区域变动,并没有影响西安的发展,西安实行计划单列体制,经济发展由中央主导,西安依然是西北的中心城市。因为这“一走一回”,陕西省与西安市的关系变得微妙,一方面陕西省继续扶持咸阳,以免西安再次“离开”,另一方面西安市也在不断外扩,逐渐壮大自己谋求再次“直辖”。之后除了1966年,咸阳短暂并入西安几年时间外,两座城市各自独立发展,直到2002年,“西咸一体化”被提出,西安和咸阳合并的声音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咸合并的好处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各个城市也在不断的外扩,比如成都吞并简阳、南京吃进溧水、北京惦记着廊坊、上海与嘉善眉来眼去……反观西安的城市规模在同级城市里较小,这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过,西安南有秦岭、东有黄土高原,均不适合发展工业,只得向西或向北外扩,而西北方向正是咸阳地盘。一方面,西安需要咸阳的土地资源,扩大城市规模,招商引资,从而扩大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咸阳可以依靠西安的经济辐射,吸引人才和资金,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所以说,西咸合并或者一体化对两地发展都有好处,但是为什么“西咸一体化”提出后只完成了区号合并、“西咸新区”成立后地铁却迟迟没有修通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咸合并的阻力
现在,有不少人住在咸阳工作在西安,也有一些人住在西安在咸阳工作,看上去两座城市民心所向。但是,如果真的到合并那一天,就会有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比如西安会担心自己的教育医疗资源被抢去,而咸阳则可能因为同城化而房价上涨。但是,这并不是两城合并最大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安和咸阳分而治之的那段历史,其实也是陕西省与西安市博弈的结果,现在“战团”中又多了一个咸阳。陕西省因为担心西安再次被中央拿走,不希望西安一家独大,经济上过分依赖西安,这些疑虑多多少少影像了陕西对西安的支持以及两座城市合并态度;咸阳受西安虹吸的影响,不只是自己,甚至整个西北的“资源”都被西安所吸引,自己很难独立出来发展,即使有陕西省的扶持,但是依然发展滞缓,同时咸阳政府也不希望撤市设区,丧失自己的自主性;西安是想与咸阳合并,经济上更上一层楼,但是为了避免省市矛盾,西安对合并避而不谈,配合省上政策的同时,默默的继续发展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式因为三家各有各的顾虑,所以导致了西咸合并或者说一体化发展缓慢。不过,一体化是大趋势,就像国内外很多城市圈一样,即使不合并,未来西安和咸阳共同发展是不可能阻止的,发展的快慢就看三家的决心和魄力了。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