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跟着道长读《狂人日记》,原来那个时代的鲁迅也有焦虑

宁的动漫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小的时候曾不爱读鲁迅,因为鲁迅的文章大多拗口、晦涩难懂,老师又强加要求背诵一些内容,所以甚是反感。

长大后进入社会,多了些人生阅历,便打心眼里敬佩,才发现鲁迅的文章字字刺骨、颤人心肺。

因而当再看到先生的文章时,忍不住泪水湿襟,悔恨儿时没有好好在读课本。相对于体制,我大多没有什么后悔悔过之心,唯一悔过之事,方是想抽当时不好好读先生文章的自己两个耳光。

跟着道长读《狂人日记》,原来那个时代的鲁迅也有焦虑

鲁迅画像

此前并没有读过《狂人日记》,虽然知道,但总懒于行动。中学课本上虽然有提到过《狂人日记》,但并没有整篇文章。

前一段时间,梁文道道长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正式开播,在第二期,道长就解说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跟着道长读《狂人日记》,原来那个时代的鲁迅也有焦虑

梁文道(道长)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篇幅不是很长,只有区区几千字,但字字如刀锋般尖锐。鲁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跟着道长读《狂人日记》,原来那个时代的鲁迅也有焦虑

《狂人日记》

书中描绘了几种不同的人。

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人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吃过人的人,就像书中曾经的主人公,他不知自己在无意中竟吃了自己妹妹的肉,也没有任何人主动告诉他这一现象;一种是知道自己吃人不对但还执意要吃的人,就像主人公的哥哥,他们都可能被别人吃掉,但他们还总想着吃掉比自己弱小的人;而最后一种就是被吃的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都可能被别人吃掉,但处在最底层的人,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有吃人这一回事,所以自从被生出来,就是奉人吃着的。

跟着道长读《狂人日记》,原来那个时代的鲁迅也有焦虑

《狂人日记》节选

很多人想吃人,却又不敢,也怕被别人说道和揭穿,所以狼子村的佃户便合起伙来打死了个人,称其为“大恶人”,便不怕外人说道,开始理直气壮地吃。街上的一个妇人打她不听话的儿子,说道:

“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何为常见?鲁迅批判的是封建礼教,而今天的道德绑架何尝不是一种想吃人的表现?在教育中,孩子成绩不好、不能为自己谋利,很多家长便青面獠牙性情暴躁,常常让人觉得那孩子不是他亲生的。

鲁迅批判的是封建礼教,而这种批判,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依然适用。

那么鲁迅在焦虑什么呢?

一开始,他在焦虑为什么人们看他的眼光不对,似乎怕他又似乎想害他;后来他知道哥哥吃人,便想劝说哥哥改罢吃人;他焦虑自己被人吃掉;他发现自己也吃过人;而最后,他开始焦虑到底有没有没吃过人的孩子。

“救救孩子......”

这是鲁迅的呐喊。

跟着道长读《狂人日记》,原来那个时代的鲁迅也有焦虑

鲁迅雕塑

一个觉醒的人被称为狂人,而他写的日记,也就叫做《狂人日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马龙谈刘国梁辞职:永远信任恩师682万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428万
广东高质量活力向未来398万
多名观众称被演唱会座椅扎伤320万
中方回应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316万
刘国梁泪洒会场292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