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在自主品牌接连突破价格天花板时,自主品牌单车利润比合资品牌少的历史也正在改写。
近日,上汽集团(600104)发布了其2016年财报,2016年上汽集团全年营业收入为7462.37亿元,同比增长12.83%;净利润为320.08亿元,同比增长7.43%。从数字来看,上汽集团2016年盈利情况不错,但其净利润增幅不仅小于当年营收增幅和销量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幅也几乎没有提高,反映出其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同样的情况毫不意外的出现在上汽集团旗下三大合资企业上,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作为国内乘用车企销量前五的三大车企,2016年均出现了净利润增幅低于销量增幅和营收增幅的情况,其单车利润更是集体下滑。
其中,上汽通用单车利润为8981元,同比下滑6.27%,不敌自主品牌长城的万元左右的单车利润;下滑的态势也无法与吉利等单车利润快速增长的自主品牌相比。而这似乎正在成为合资品牌的普遍情况,合资品牌在单车利润上对自主品牌的绝对优势已不存在。
SUV成企业利润“奶牛”
从各家车企的财报来看,SUV已成为利润奶牛,自主品牌近两年在价格和盈利能力上的突破,也正是来自于在SUV市场的较早布局。
这点在上汽集团的财报中也有明显体现,2016年上汽集团总销量为648.89万辆,同比增长9.95%;其中SUV销量为117.94万辆,同比增长42.81%,占总销量比重为18%,比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远高于轿车和MPV的增速。
作为利润更高的车型,SUV车型比重的增加对上汽集团净利润的增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从其旗下几大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同样如此。其中,上汽大众2016年销量为200.18万辆,同比增长10.47%;营业总收入为2285.5亿元,同比增长4.65%;净利润为256.8亿元,同比增长3.13%;单车利润为12,840元,同比下滑6.57%。
上汽通用2016年销量为188.71万辆,同比增长7.71%;营业总收入为2029.59亿元,同比增长14.21%;净利润为169.48亿元,同比增长2.23%;单车利润为8981元,同比下滑6.27%。
上汽通用五菱2016年销量为213.01万辆,同比增长4.42%;营业总收入为1040.56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为51.98亿元,同比增长3.65%;单车利润为2440元,同比下滑2.44%。
从上汽大众来看,其营业总收入增幅远小于销量增幅,这与上汽大众产品结构以轿车为主有一定关系,2016年上汽大众主销SUV仍仅有途观一款,据乘联会数据,途观2016年销量为24万辆,同比下滑6%,占上汽大众总销量比重为12%,比2015年下滑2个百分点。
从上汽通用来看,其销量增幅低于营业总收入增幅,与SUV车型销量增长以及豪华品牌凯迪拉克销量增长有一定关系。2016年,上汽通用主销SUV车型为别克昂科威,该车全年销量为27.5万辆,同比增长69%,占总销量比重为14.6%,比2015年同期增长4.9个百分点。
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增幅小于营收增幅,也与其SUV车型销量增长和SUV车型比重进一步提升有关。
促销力度大影响企业收益
但即便是2016年SUV和旗下豪华品牌表现优异的上汽通用,其净利润增幅也并不高,并且单车利润还在下滑。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企业利润增幅减缓以及单车利润的下滑或与车企终端促销力度加大有关。
钟师表示,目前企业提升销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新车投放,一是终端促销;如果企业销量增长是单纯车型热销,那么就会出现量价齐涨的现象;如果企业销量增长主要是促销带来的,那么就会出现量涨价跌的现象。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即是“量涨价跌”的情况,而且这样的局面正出现在很多合资车企中。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随着市场进入平稳期,各家企业的经营压力都会越来越大。
对于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经营状况,崔东树表示,其利润增幅小于营收增幅是正常现象,2016年由于供给侧改革,车企的经营成本有所增加,导致利润下降;车市竞争加剧,终端促销力度加大也是一方面原因。他表示,这两家企业的SUV产品较少,所以终端价格压力相对更大一些。
这与市场终端的销售情况也保持一致,据汽车头条APP此前调查的信息,目前车企在销售终端的促销力度有加大的趋势,部分韩系车产品的终端售价已经下探至自主品牌售价区间。以北京现代为例,其2016年单车利润仅为3421元,已与自主品牌相差无几。合资品牌的主力车型轿车的大幅优惠已持续一段时间,即便是热销的合资SUV车型如昂科威,终端优惠也已有近2万元。
反观自主品牌,虽然终端也有优惠,但博越、哈弗H6、传祺GS4等热销车型终端售价比较坚挺,优惠幅度仅有几千块,这样的状况对自主品牌来说,自然会带来量价齐涨的局面。以吉利为例,2016年其单车利润为6750元,同比增长60%。
可以说,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较早布局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不仅实现销量增长,也助力自主品牌打破合资品牌的价格封锁,实现品牌向上。而品牌溢价力的提升,自然带来了企业盈利的增长,如果企业就此加大研发投入,那么企业将形成良性循环。
这无疑是我们最希望出现的局面,崔东树认为,目前来看,合资品牌溢价能力仍然强于自主品牌,但自主品牌正在迅速发展,而且相比而言,自主品牌在企业决策、沟通方面都更加高效,未来自主品牌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勿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