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心理学“凡勃伦效应”:你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

何所歡2017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当你在感情中主动太久了,你所付出的爱,在对方眼中就会变得廉价。

爱一个人,爱到7分刚刚好;当你不断给予对方热烈的爱,久而久之,无论你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都无法调动对方的情绪。

反之,一旦你降低了付出,那在对方眼中,就会认为:你不够爱。

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都应该保持一个界限;不要爱得太满,不然对方会觉得麻木。

-01

心理学“凡勃伦效应”

有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叫“凡勃伦效应”,经常被人用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上。

举个例子:

有些商家会利用“饥饿营销”来吸引顾客的购买力,一件商品一上来定价特别高,反而会吸引到很多顾客的青睐和购买;这就考虑到了顾客的面子,攀比心理,尊严通过经济的衬托,变得物质化。

而一件东西打折,价格变得很便宜,反而无人问津。

因为有些东西,不仅仅是商品,而是上升到了身份、面子的层面上。

凡勃伦效应,也经常被人用在感情之中。

可以理解为:你投入的感情,对伴侣百般讨好,付出你的一切,反而不被珍惜;当你不再付出了,不再深爱了,而是变得独立,保守,做自己,对方反而会追着你走,反过来对你好。

当一个人拥有的时候,往往不会珍惜,将要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才想到要挽回,要弥补自己的过错。

其实在恋爱中,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

你对一个人越好,掏心掏肺,放下尊严,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也要跟对方在一起;可最终你换来的,未必是同等的爱。

最后,你一无所有,失去了耐心,失去了爱一个人的勇气;而对方呢?却不一定会记住你对他的好。

-02

爱一个人,爱到7分就好了

投其所好,才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之一。

他喜欢吃橘子,但你却买了一车苹果给他送过去,他会喜欢吗?他不会喜欢,反而会埋怨你不理解他。

但在你心里,你却觉得很委屈:我都给你买一车苹果了,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还嫌弃我?

可事实上,你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你不懂他,他不体谅你;你不懂他所爱的,不理解他的心思;他不懂你的付出,将坏情绪发泄在你身上。

换一个角度去想:

你在一个人吃饱喝足的时候,给他这世上再美味的食物,他都不会有太大的兴趣;相反,如果这个人饥肠辘辘,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你给他一个白馒头,他也会觉得这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

在感情中,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在这段感情中,始终都扮演着主动付出型的角色,无论是经济、物质、时间、耐心,还是爱意,全都是你付出更多;那么时间久了,对方就不会从你这里获取到新鲜感。

他会觉得,你对他的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新意的。

他感到麻木,无奈,理所当然,不会感恩你,不会对你付出同样的好。

爱一个人,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付出你的全部,而是要像煮茶一样,小火慢熬。

-03

真正爱你的人,会及时给你反馈

爱情从来都是双向的,也唯有双向的爱情,才能一直稳定下去。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倘若只有一个人在默默地付出,支撑,那这段感情注定是无法长久的。

付出的人,会觉得心累,心寒,直到最后彻底失望;接受付出的人,会变得麻木,理所当然,失去感恩之心。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你为他付出7分的爱,他会回馈给你9分的爱意;你为他付出了什么,他会想办法为你付出更多。

这不仅仅是爱,更是责任感。

而那些理所当然接受你的爱,还嫌弃你做得不够好的人,根本就不是爱你,而是利用你。

当他们从你身上获取不到想要的价值,你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不要让你的爱情变得廉价,倘若你一直付出的爱意得不到回应,就不需要再付出了。

只有一个人坚持的爱,前路注定布满荆棘。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沙洲孤鸿_qz 0
因人而异.
香港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中央巡视组进驻四川首虎落马409万
纽约市民凌晨排两条街长队买中国相机386万
35岁女子月入五万北漂十几年只攒下十万341万
太原一美人鱼表演者表演时疑溺水326万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7200亿289万
央视曝光剧本式直播诈骗套路286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