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苏德战争中,德国为什么不轰炸苏联强大的军工企业?

铁戈飞马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首先来说,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前,前苏联的军工企业并不比德国强多少,尤其是航空工业。提供给前苏联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有些方面也不如德国的,主要就体现在空军装备的战机上。

而到了苏德战争后期,苏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就反超了德军。这也有,在巴巴罗萨计划中,轴心国没有对前苏联的莫斯科重工业区的兵工厂进行打击的因素存在。

比如说:前苏联空军还在使用伊15,伊15bis,伊16等型号的战斗机;斯勃,特勃-3,DB-3等型号轰炸机,R-5侦察机。

而德国空军主要装备梅塞施密特Bf-109系列和福克·伍尔夫Fw-190系列战斗机。

前苏联陆军还在使用T-26轻型坦克,只有少数的T-34中型坦克,KV-1重型坦克,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枪械则是DP27或者DP28轻机枪,ST-40半自动步枪,莫辛甘纳步枪。

而德国陆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有如黑豹主战坦克,3号,4号主战坦克。MG34,MG42通用机枪,98K步枪,7.92毫米反坦克枪,37毫米反坦克炮,50毫米反坦克炮,SFH18型150毫米口径榴弹炮。

由此可见,在苏德战争前期,苏军的主战装备,相对于德军来说优势并不是很大,德军的优势主要就是集中在航空兵上。

一般来说,战时打击敌国的军工厂,是交战国都必须会去做,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一劳永逸的打赢战争。

前提条件是,要有这个实力,毕竟在战时,各国的军工厂都不会放在大前方的,而是在远离战线的大后方。

要对大后方的军工厂进行攻击,就必须穿过对方的纵深地带,深入腹地才可以做到。

轴心国没有打击前苏联军工企业的原因

第一: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并没有专门对前苏联兵工厂打击的作战方案。

在苏德战争之前,德国倒是没有想到摧毁前苏联的东部地区的兵工厂。而是对前苏联南方地区的石油资源比较看重。所以说,在巴巴罗萨计划中,第一阶段是必须要拿下前苏联南方地区的。而对前苏联兵工厂和重工业区的打击,是在第二阶段才开始的。也就意味着,在这之前,还是要完成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

还是从“巴巴罗萨”计划说起。

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前苏联发起了进攻,这次的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

而在该计划中,轴心国制定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对前苏联发动进攻。

其中

北方进攻主力包括:第1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18集团军,第1航空舰队,总兵力为29个师。

预计取得的目标是: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不过,途中要拿下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等地,并且还要穿越前苏联中西部地区。

中央进攻主力包括:第4集团军,第2装甲集团军,第3装甲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2航空舰队,总兵力为51个师。

预计取得的目标是:拿下莫斯科。不过,途中要拿下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等地。

南方进攻主力包括第17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6集团军,第4航空舰队,总兵力为63个师。

预计取得的目标是:拿下前苏联南方地区,包括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不过,途中要拿下乌克兰,基辅,顿巴斯等地。

为了让巴巴罗萨计划可以顺利进行,轴心国共出动了143个师430万人(还有一种说法,是550万人),4000多架飞机,3000多辆坦克,40000多门火炮,100多艘军舰的强大阵容。当轴心国发动进攻时,前苏联军队还是挺震撼的。首先不相信轴心国会发动进攻,毕竟苏德签有互不侵犯条约。其次,被轴心国为了拿下苏联,出动军队的强大阵容。

可以说,在开战之初的前三天之内,前苏联就被摧毁了将近4000多架战机,和较多的装甲车和坦克。

要知道,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攻占前苏联的列宁格勒,莫斯科,南方地区。而第二阶段,才是摧毁前苏联的乌拉尔区的兵工厂。也只有第一阶段实现后,才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在开战没几天,前苏联就把重工业,技术人员搬到后方了。

不过,轴心国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战争时,仅仅过了5天之后。在1941年6月27日,前苏联就颁布了《关于人员撤离和部署程序》,也确定了撤离的主要任务和优先对象。

在颁布的内容中,优先撤离的人员包括:“技术人才,科学家,老人,妇女,儿童”;优先撤离的重工业包括:“机床,

机械,有色金属,燃料”;其次面包等食物也在优先撤离的项目内。也就是说,一开战,前苏联就将一切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人员,设备优先撤离,以便为后续的反击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

可以说,也就是这次大撤离才为前苏联后面的反击提供了源源不断地物质支持。

而到了1942年3月,搬迁到前苏联东部地区,的军工企业的产能已经开始全面恢复,据称生产的武器数量与战争开始时一样多。

要知道,在苏德战争之前,前苏联的兵工厂主要分布在莫斯科地区,乌拉尔地区。也就是说,前苏联撤离的也就是莫斯科周边的重工业企业和设备。将这些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转移到乌拉尔山,新西伯利亚等地。以重建工业生产基地,为后续反击打下了基础。

而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初,前苏联就失去了重工业区。在短短的5个月内,前苏联损失了63%的煤,58%的钢材生产能力,41%的铁路线。

即便失去了这么多的物资,前苏联依靠着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苏德战争后期,依然制造的了较为经典的武器准备。如T-34主战坦克,波波莎冲锋枪,喀秋莎火箭炮,拉系列战斗机,莫辛甘纳步枪。

也就是说,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让德国在开展战时,没有摧毁前苏联的兵工。

发布于:河南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快来新闻客户端参与评论获金币兑礼品吧!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解放军圆满完成位台岛周边演训455万
王楚钦每月都能干一件大事437万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394万
王楚钦不占普通学生名额378万
胡歌 二胎342万
警方通报男子在校门口扇学生耳光339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