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西红柿县长”王兵的新作为

秦观察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西红柿县长”王兵的新作为

本报讯 (张 昌 周延峰 记者 杨娜)陕西省澄城县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的定点扶贫县。2015以来,中国大唐积极落实党中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部署,先后选派多名干部入驻该县定点帮扶,其中一名就是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西红柿县长”的挂职副县长王兵同志。

“西红柿县长”王兵的新作为

2016年10月,时任大唐延安热电厂副厂长的王兵回到故乡主抓精准扶贫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经过走访调研后,他开始寻找发挥大唐集团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思路和办法。决定从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入手,为澄城县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他在笔记本扉页写道:“用故土之情,回馈故乡,用大唐大爱,改变贫穷!”

当年,澄城首次给县城实施集中供热,由于技术和经验缺乏,供暖任务无法按期完成,政府压力大,群众意见多。王兵联系大唐陕西发电公司,火速调派系统20多名大唐工匠紧急驰援,经过23天夜以继日的攻坚,按期实现群众温暖过冬目标。此后连续三年,大唐工匠先后多次到澄城技术帮扶,着力解决集中供热质量不平衡、区域供热品质不高等问题,保障了城区供暖持续稳定向好。

与此同时,协助中国大唐举办定点扶贫培训班2期,邀请中央党校等知名学者教授,对澄城县科级干部、贫困村“两委”干部等进行脱贫攻坚知识培训;邀请农技专家在大唐集团包联村,多频次开展设施大棚管理、冬枣栽植等农技培训,累计培训200人次,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水平。

2018年初,澄城遭遇60年不遇的强降雪,中国大唐定点扶贫村和家楼村贫困户的14座大棚10万余斤西红柿滞销,这是该村贫困户第一年发展大棚产业,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会严重打击群众的脱贫信心。望着贫困户渴望的眼神,王兵提出“菜篮子连着大棚,消费彰显爱心”的倡议,请示大唐陕西发电公司领导,动员4000余名干部职工购买西红柿4万余斤,进行消费扶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西红柿县长”。

“西红柿县长”王兵的新作为

为打通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王兵联系中国大唐集团电子商务平台,采取系统干部职工购销、电商平台网销的“线上线下双结合”模式,累计购买澄城苹果、冬枣、红薯粉条等农特产品11.65万斤,销售金额达131.01万元,提高了贫困户的农产品收入,实现了脱贫产业“产得出、卖得好、有收益”。2019年5月,澄城县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

2019年,作为中国大唐与澄城县的纽带,王兵坚决贯彻有关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促成集团公司定点捐赠澄城县扶贫资金6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寺前镇和家楼村实施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园、扶志专项措施、贫困户大病救助项目。200万元援建樱桃交易市场冷库,带动周边8个村落贫困户600余户,吸纳150余人务工,贫困户户均年增加收入1800余元。100万元用于冯原镇书堡村机井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该村354户1381人畜用水、灌溉难的问题以及43户156人贫困群众上千亩产业园灌溉问题,贫困群众经济作物亩均年增收近1000元。200万元建成交道乡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可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30个,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发挥澄城县富余劳动力充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优势,中国大唐引进了长期协作的邦威防护公司,在澄城建立生产工作服的扶贫加工厂,通过“央企带民企,民企促就业”模式,安排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陕西唐威扶贫工厂总投资5000万元,1期于2019年12月建成投运,能够容纳150—200人就业,贫困群众占40%以上,贫困群众每年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作为深处扶贫一线的大唐职工,王兵参与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最终促成项目落地。

“大唐集团有员工10多万人,每年都需要一定量的工作服,集团公司对唐威服装厂提供上千万元的兜底订单。一方面提高了企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的就业岗位奠定了基础,使扶贫就业项目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中,全力保障贫困群众拥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就是大唐担当和大唐模式。”深谙中国大唐扶贫思路的王兵这样解介绍。

该项目2期还将投资上千万元,带动500到800人就业,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最终将形成集服装加工、销售、仓储、运输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集群,实现企业发展与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双赢。

“作好大唐与澄城的纽带,展示大唐作为,彻底斩断穷根,向集团公司和澄城人民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西红柿县长”王兵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大唐履行社会责任的坚实脚步。

发布于:陕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