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王伟:拥抱环保产业新机遇 开创绿色发展新“蓝”海

中寻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章来源:中国网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保产业正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布局全球市场、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双碳”“双控”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将朝着资源利用合理化、减少环境污染的方向发展,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陕西蔚蓝节能环境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蔚蓝集团”)总经理王伟洞悉前沿趋势,是一位扎根西部的环保事业先行者。十余年间,他带领蔚蓝集团深耕水污染治理等环保事业,累计获得各类专利二百余项,在全国十一个省市实施运营水污染治理、大气治理、土壤治理等环保项目近千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为环境保护与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入全球视野,拥抱环保产业新机遇

作为一位深耕环保领域十余年的优秀企业家,早在集团创立之初,王伟深入各地环保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他意识到,专利技术与科技创新,是环保企业发展立足最重要核心的竞争力。多年来,王伟带领蔚蓝集团从研发创新到强化技术迭代,布局环境新领域,持续践行“以科技创新推进环境治理”之路。目前,蔚蓝集团旗下已拥有蔚蓝水务、蔚蓝自动化、大秦环境、江苏德义通、蔚蓝尚境等10余家全资或控股分子公司。

2018年,王伟带领蔚蓝集团率先在日本京都设立SW Technology株式会社,深度挖掘日本环保治理的先进理念、技术及商业模式,搭建起中日业务拓展和服务保障的支撑平台。2019年,蔚蓝集团与韩国ENVICE公司达成合作,引入韩国先进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设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在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技术与设备方面做出新的尝试。

2023年3月,王伟受邀出席美国“哈佛学联百家谈”主题活动,就中国近十年环保政策与发展、取得的治理成效与成果,以及当下环保企业转型的契机与风口等话题,与多位哈佛精英学子展开交流分享。王伟认为,在全球范围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智能化技术加快融入环保领域,将是环保技术应用及监督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环保型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衔接好“国际化”技术接轨,为实现“中国制造”的创新技术奠定基础,王伟多次带领团队技术骨干赴日、韩考察当地环保企业,交流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积极参加国际环保行业展会,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向;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中小企业促进委员会建立联络,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新平台、新渠道。

聚焦双碳目标,加速布局产业新赛道

“碳中和目标对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尤其以电力、工业、建筑、运输四大行业为碳排放的大户。因此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如何对标与匹配国家‘3060双碳目标’,在更长远、更广义的环保产业中,根据企业自身实力与优势,切准一条甚至多条新的赛道,开放视野,快速布局,将是蔚蓝集团与其他环保企业寻求迭代转型的当务之急。”王伟在主题活动交流中表示。

在王伟的带领下,蔚蓝集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探索行业前沿技术,成立环境检测实验室、研发新型高性能平板膜、搭建平板膜组件生产线;联合南京研发中心研发的工业烟气脱硫副产焦亚硫酸钠新工艺,开发形成了集成智能响应控制系统的撬装模块化成套技术装备,为工业烟气SO₂大规模消纳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脱硝精准喷氨设备》《脱硫废水零排放蒸发塔》入选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

打造智慧决策的“环境大脑”。以环保物联网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物联网、5G、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3S以及数值模拟等先进技术,王伟团队自主研发了环境数据模型与算法、应用为一体的全闭环数字化平台——生态环境数据融合应用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对生态环境全域数据资产进行采集、存储与治理,建立搭建生态环境数据中台进行数据融合、业务融合、系统融合,实现环境数据和业务应用全生命周期服务,可实现数据采集服务、数据资产服务、数据算法服务、生态环境业务全景图等版块的研发与应用。

“紧随国家双碳目标,蔚蓝集团致力于长期可持续的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事业,全力参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建设,积极推进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王伟表示,将以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各国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努力探寻实践新的领域与契机,探寻新的机遇,为实现企业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协力奋进,开创绿色发展新“蓝”海。(通讯员:刘佳)

发布于:陕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