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山河令》播出后,我把“18线艺人团队”改成了......

娱理

“我偷偷改成了17.5线艺人团队。”龚俊笑着说。
这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龚俊在北京某个园区拍摄广告。不同的是,那些拍摄间隙,已经被很多其他的事情填满,从前一个工作日开始计起,龚俊每天要接受十多家媒体的采访。
《山河令》之后,饰演温客行的龚俊人气急剧走高,微博粉丝量突破一千万,一线品牌的商务合作逐步露出,录制多档综艺节目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旁人看来,他即将走完流量新贵的标配路径。为了鼓励工作室的小伙伴,龚俊偷偷把原先的群名“18线艺人团队”改成了“17.5线艺人团队”。
“可是过了两天,我觉得不行,我们还是得不忘初心,又(把群名)改回去了,就这样一直这个名字用下去。”龚俊说。

截图自微博
普通家庭长大的龚俊,不吝惜分享童年回忆里辛苦的阶段,但更愿意读到这些的人,从中获取到的是那些闪着光的快乐部分。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不愿意渲染太多打拼的苦涩,因为“家里面没有从事艺术行业的,你得靠你自己一步步积累,慢慢打拼,磨出来,这个我觉得很正常。”
表演生涯的一开始,龚俊的选择带着一些顺势而为的成分——或为了考一所理想的大学,或为了在陌生的城市生存下去,可当人生选择了这条主要跑道之后,他喜欢上了演员这个职业:扮演不同的人,体会不同的人生,新鲜之余,还能得到观众的肯定。这对龚俊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对于当下的热度,龚俊认为“你这个作品可能稍微比较好,大家都能看到你,但是你得有作品续上才行”,他觉得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接到更好的戏,“希望未来某一天能够拿到一些奖项,得到肯定。”

截图自龚俊X娱理工作室独家对话视频版

龚俊保留着学生时代的一篇作文,命题是“未来的自己”,他想当一名科学家。
长大之后,龚俊想从商,因为家里人都是经商的,他想开个火锅店、串串店或是开网吧。龚俊的父母一直做生意,卖过鞋,卖过烟酒,还做过皮鞋加工。他觉得父母不算什么厉害的生意人——因为太善良了,总是被坑,“那些人刚开始跟老爸称兄道弟,可钱投进去,却又拿不出来了。”
读初中时,龚俊的爸爸得了一场大病,一个人去外地看病,妈妈开了个小卖部,一边照看生意,一边照顾儿子。
那是家人比较辛苦的一段日子,可是现在说起来,龚俊最记得的还是那时候的快乐。
家里小卖部的旁边有一个皮鞋加工厂,厂里的厨师经常来小卖部打麻将,熟起来之后,龚俊就会去厂里看厨师做饭,“大锅饭,好大的一锅”,龚俊从此学会了做饭,而且是可以上桌给家人吃的水准,“还有一个原因是爷爷立下的规矩,女生就不要进厨房了,可能也因为川渝地区都是男性做饭比较多。”



会做饭的龚俊及他做的饭菜
妈妈经常教龚俊要会砍价,要会察言观色。也是在那个时候,龚俊妈妈会给儿子布置做家务的任务,如洗碗、扫地和拖地,这让龚俊成了一个看到家里乱就必须立马收拾干净的人,也让他形成了干练的工作习惯,工作室的小伙伴有时会提醒他可以休息了,但他总是会选择把所有的事一股脑儿都完成后再休息。
上了高中之后,像很多90后男生一样,龚俊也爱上了网络游戏。那时候他会和同学商量好,半夜偷偷去网吧。当时家里的防盗门质量不是特别好,龚俊一推,声音特别大,但因为答应了同学一定要去网吧组队,所以他只有偷偷摸摸地,光着脚,把鞋提着,慢慢打开防盗门,再慢慢关上。
有一次在网吧战到一半,龚俊爸爸突然出现在他身后,“晴天霹雳”,但爸爸的语气没有特别凶,只是让他回家,于是龚俊赶紧直接溜了,回家后,他挨了一顿揍。
“从那以后还敢吗?”娱理工作室问。
“嗯......以后确实还是做了这种事。”龚俊笑着说。他不太介意谈及自己的叛逆期,因为在之后的经历中,他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这些荒废的时光。


高二那年,有位老师来学校选外形条件较好的学生,去学习表演或是编导,他们找到了龚俊,“我那时候在学校学美术,但是美术不是我喜欢学的,我坐不住,当我知道还可以学这个,很感兴趣,就去了”。
刚开始去参加考试,龚俊什么也不懂。他第一个去考的学校是南京艺术学院,初试过了,但他却不敢去复试。“因为准备得太不充分了,我是临时抱佛脚。在初试的考场上,我发现周围的人准备得好充分,那些段子、声乐表演、那些台词,我自己真的非常怕。”
那一年,身边的同学都考上了非常好的学校,龚俊认真想了想,自己也应该努力一下,不让自己后悔,于是他选择了复读。

龚俊旧照
复读那年,龚俊和两三个同学一起去北京参加艺考。他们在崇文门租了一个开间,两人住在一个房间里。这一次,他的准备比较充分,也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最终他被上海的东华大学表演系录取了。
大四到毕业的那一年之间,龚俊在上海拍了非常多广告。作为准毕业生,他当时一个月能赚三四万元。
可是他发现,广告并不是一个连贯的作品,没有人物,没有背景,你要做的就是把这场广告开心的氛围表达给人们。“但是你不能在那个舒适圈一直待下去”,于是,他放弃掉这一切,去了北京——那似乎是一个有更多剧组、更多机会的地方。

龚俊旧照
龚俊签过一家公司,承诺每个月会给他作品,也会给生活费,然而最终作品没给,生活费也没有给他。龚俊主动提出解约。
“那时候我只想多赚点钱,没有特别大的理想。”龚俊务实地说,去北京之后,他有半年的时间没有工作,“因为北京对我来说,也是未知数,你可能现在身上的钱,到北京之后没多久,就会花光了。”
离开第一家签约公司之后,龚俊的朋友为他推荐了一个靠谱的伙伴担任经纪人,一起去跑面试。
北三环的一家宾馆,大望路的Xhome,那些北漂演员们都跑过的酒店,龚俊也都去过。面试的过程有过难过的事情,但龚俊往往不会去记取,“上不了就算了,我觉得可能自己不够资格,或者是达不到那个目标。”

2020年12月,在片场看到雪的南方人龚俊
2015年,23岁的龚俊已经主演了网络电影《刀剑缭乱》。2016年,一部双男主小说的作者在微博上看到了他的照片,邀请他去拍了那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2017年,龚俊在备受关注的《醉玲珑》中出演十一皇子元澈,并在网络剧《梦幻西游》里担纲男主角。
“我算是一步一步走来,遇到的人都让我感觉自己挺幸运的。”龚俊坦承自己的演员生涯算是顺利,尽管他也曾有过睡不了几个小时,跟武替老师穿同一双打湿过的鞋或是衣服,“但这就是大家的工作,这些都不值一提。”
“家里面没有从事艺术行业的,你得靠你自己一步步积累,慢慢打拼,磨出来,这个我觉得很正常。”

《醉玲珑》,龚俊
“你有被人轻视过吗?”娱理工作室问。
“轻视,说实话确实是有。我觉得轻视在各行各业肯定都会有,你得让自己强大起来,轻视你的那些敌人或者对手,才会看到你的闪光点,以后就不会轻视你了。”

几年前,龚俊飞去敦煌拍《醉玲珑》。在机场,他发现有几个人是他粉丝,“天啊,居然有粉丝送我”。
龚俊在大剧《醉玲珑》演重要角色,在捧出了胡一天的“致我们”系列剧《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担任男主角,这些都没有让龚俊真正走红,在龚俊看来,“每一部作品就相当于一个台阶,一部部积累起来,你就会让业内更多人看到了。你想我如果之前没有拍这么多戏,让行业制片、更多粉丝看到我,那怎么会有后来的作品呢?”

《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龚俊
《山河令》筹备之初,总制片人马韬对龚俊并不熟悉,可是却有好几个朋友向他推荐了龚俊。这才让龚俊有了试戏的机会,并通过温客行一场喝酒的试戏片段,最终拿下了这个角色。
“这个人有多面性,之前我扮演的人物都比较一致,可能就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大学生,比较普通的医生,他有自己的点,点都是在一条线上的。温客行是分裂的,大家都说了,温客行就是变脸大师,所以就用心去体会他。”

《山河令》中与龚俊试戏片段相符的段落
龚俊会和编剧长谈,他领悟到龙雀之死是温客行内心爆发的转折点。“让他感觉到自己之前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江湖不都是伪善的,也有好的一面。”
到了拍摄现场,龚俊一开始表演的节奏有点快,表情不够到位,导演建议他更多一些“温文尔雅的公子”形态,龚俊便渐入佳境。

《山河令》,龚俊
龚俊把合作演员张哲瀚称呼为“张老师”,视他为前辈。第一次见面之前,龚俊在网上查过张哲瀚,“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的,为什么微博名叫‘疯子’?”查完一轮之后,龚俊发现,这个人对自己热爱的事会很坚持,“这个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刚开始演对手戏时,龚俊并不是很放松,后来,他发现张哲瀚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于是自己也会想新的点子。


《山河令》,龚俊、张哲瀚对手戏片段
《山河令》播出之后,热度肉眼可见地上涨,龚俊常常会在微博搜索这部剧,看看观众对这部剧的真实反响。
“你感受到自己起飞了吗?”娱理工作室问。
“当然不会起飞,我现在都没觉得自己起飞,我们工作室群叫‘18线艺人团队’,我在后面加了‘(都别飘)’,因为我时刻告诉我的团队,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像当初一样。”

截图自龚俊X娱理工作室独家对话视频版
前不久,龚俊经过崇文门,再次见到了当年来北京艺考时住的小区,他已不记得房租几何,“但崇文门依旧繁华”。
“担心自己过气吗?”娱理工作室问。
“过气就过气,他们怎么爬墙都无所谓,因为演员作品最重要,你作品站稳了,大家依然会记得你,就跟成龙大哥、刘德华老师一样,作品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


龚俊X娱理工作室
独家对话视频版预告
正片明天微博@娱理 更新
↓


龚俊签名照
参与方式
↓
发布于:北京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