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法学名家齐聚中央财经大学 畅谈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

未来网教育看点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1月1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景汉朝,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检察官苗生明,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中央政法委法治局局长周涛,以及来自内地与港澳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数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与会。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代表学校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涛主持开幕式,副校长栗峥主持专家论坛。

何秀超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国家级战略,近年来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湾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直以来,中财大积极投身国家战略,致力于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贸易、税收、法律协调机制和服务创新方面的研究。本次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制度完善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同探讨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等话题,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他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中财大将继续依托学校财经与法律交叉研究的优势,努力为推动大湾区战略实施贡献源源不断的智识资源。

景汉朝以“加强三地法律衔接研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题讲话。他指出,深入开展对三地法律衔接机制的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有助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当前应当优先选择急需、可行的重点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从完善法律对应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出建议,以推动实现不同法域内的法治协同。具体而言,可从多个方面开展,包括加强民商事法律关系规则对接的协调,进一步推动三地司法协助,构建多元化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探索研究跨境、跨域立案制度,进一步探索拓宽域外法律查明路径,尽快研究港珠澳大桥通行的相关法律规则等。

苗生明就“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高水平谋划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加强政策供给、注重规则衔接、深化区际司法协作。具体来讲,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健全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水平;三是依法能动履职,以高质效检察办案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高效发展。他对未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提出建议: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姜伟在讲话中着重阐释了完善大湾区市场规则体系的重要性和粤港澳三法域协同立法的可行路径。他指出,大湾区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还需完善,仍然存在可能影响市场公平交易的壁垒和藩篱,需要通过调整或者创制法律规则,形成更加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还有改善空间。在“一国两制三法域”背景下,应该以统一市场规则体系的立法为牵引,充分发挥市场规则体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良法保障两制的实施。规则衔接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寻求法治共识。在价值层面和文化层面增强法治认同和互信,实现统一市场法律规则的最大公约数。

在专家论坛环节,来自北京、广东以及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就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剑锋教授主持论坛总结环节。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院长史建平教授总结致辞,回顾了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并就如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进行了多维度阐释。

本次论坛云集来自法治领域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主题,深度研讨、广泛交流、促进共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实施贡献了智识资源,也为学校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了新路径。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