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股价一日暴涨21.42%!Robotaxi第一股财报到底讲啥了

记经典时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智能车参考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当日暴涨21.42%!

这就是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刚刚经历的巨幅拉升,报收10.26美元:

所以发生了什么事?文远知行刚发了一季度财报。

什么样的财报?能引发这样的市场反应?

一季度文远知行业绩怎么样

一季度,文远知行营收总额为7224万元,同比增长1.8%:

增长幅度不算巨大,但结构变化趋势,非常值得关注:

Robotaxi收入同比增长近200%,收入占比从12%跃升至22%,总额1610万元。

财报中文远将营收分成产品服务两个部分,分别对应硬件产品的销售,包括Robobus、Robotaxi和无人清扫车,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套件;以及服务销售,包括L4级自动驾驶的运营服务(Robotaxi、Robobus等)和ADAS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

Robotaxi收入的统计口径,其实包含的是无人驾驶车辆硬件+软件的收入。

产品收入呈增长趋势,从2024年同期的650万元增至950万元。归因于2025Q1 Robotaxi和Robosweeper销量的增长,但Robobus销量有所下降,抵消了部分增长。

服务收入微降,从2024年同期的6470万元减少至6290万元。

官方给出的原因是“某些客户的定制研发服务已于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ADAS研发服务收入减少了3350万元”。

但与此同时,2024年下半年开始的智能数据服务收入增加了2980万元,以及随着更多技术支持服务投入进入运营阶段,运营和技术支持服务收入增加190万元——

联系到我们追踪过的文远量产L2及近期一系列Robotaxi落地进展,完全能对应上:奇瑞旗下的星纪元ES、ET项目交割完毕,后续文远承担的是OTA工作,服务费减少不奇怪。

服务收入总数同比只呈现微小波动,是因为Robotaxi相关的项目顶了上来,逐渐成长为营收主力。

Robotaxi相关,尤其是出海项目的落地,带动毛利率上涨: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5%。其中,产品毛利470万元,毛利率49.9%;服务毛利2060万元,毛利率32.8%。

毛利率水平领跑行业。

最后是整体经营方面,2025年Q1,文远净亏损达到了3.85亿元,同比下降17%。

但扣除员工股权激励等项目后的净亏损却是上涨的,达到了2.95亿元,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45亿元。

这反映出的是文远当下真实经营状况:

净亏损同比收窄,客观上是全行业Robotaxi商业模式跑通越来越近,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百度Apollo等等玩家一样,经营一天比一天健康。

调整后净亏损扩大,是文远主观加码提速无人驾驶落地,规模和支出成正比增长

一季度文远做了哪些事?

需要翻开世界地图来看。

1月9日,文远知行宣布携手瑞士苏黎世机场正式启动自动驾驶小巴在苏黎世机场的测试运营。这是欧洲首个商业落地的机场自动驾驶小巴项目。

1月14日,文远知行拿下又一个瑞士自动驾驶项目,旗下Robotaxi和Robobus将于第二季度率先在瑞士弗尔塔尔地区投入运营,当地居民可通过欧洲知名按需出行服务提供商ioki的App预约乘坐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车辆。

2月28日,文远知行携手雷诺集团、法国自动驾驶运营商beti及保险集团Macif在法国德龙省(Drôme)推出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是欧洲首个公开道路前装量产自动驾驶小巴纯无人商业化部署。

3月11日,文远知行宣布与雷诺集团在巴塞罗那市中心开启自动驾驶小巴试乘服务,轻松应对欧洲老城的市中心复杂路况,这是西班牙首个公开道路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试运营服务。

前不久,文远知行在迪拜的Uber平台上推出Robotaxi服务,正式落地迪拜。而这其实是2021年以来阿联酋和文远合作的延续,另一个城市是阿布扎比。

从广义“Robotaxi出海”层面出发,新加坡、瑞士、法国、西班牙等等,都同文远知行在密切合作,文远知行的多种L4级自动驾驶产品已经出现在这些国家的公开道路场景中。

这里的“广义”既指Robotaxi出海的商业模式,也指和Robotaxi技术“同宗同源”的其他L4级产品形态:Robobus、Robovan、Robosweeper等等,这些产品的底层技术架构、传感器方案等都和Robotaxi高度重合。

文远透露的最新数据是:Robotaxi已攻入3大洲10城,车队数量超过1200辆

文远知行的净亏损原因,也就找到了。

2025年Q1,文远知行研发费用达到3.26亿元,同比上涨17%。销售费用同比上涨67%,行政费用(剔除股权激励)同比翻倍:

拆分一下,受员工人数增加和平均工资上涨推动,人员相关费用增加6090万元;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开发的专业服务费增加2020万元;物料消耗及资产折旧摊销费用增加1200万元。

几乎每一项成本费用都在大幅上升,对应到实际,是文远知行正在紧锣密鼓为国际化和量产做准备,比如扩充人才团队、加强了财务和法务体系等等。

项目多且集中上马落地,但这些项目现在还是投入阶段,只有在全球各地的Robotaxi的项目铺开上规模后,才能转化成赚钱的项目。

文远正处在什么样的节点?

眼下正是Robotaxi量产元年,Waymo和极氪、现代合作的前装量产车型上路在即,和丰田也开启了新车型合作;百度的RT6已经在国内多地大量上路;小马智行和丰田、广汽、北汽各合作了一款量产Robotaxi,也即将量产…

文远则是和吉利旗下远程合作,推出了最新一代Robotaxi GXR,超1300TOPS AI算力,架构、F-O线控底盘、计算单元、制动等全方位冗余:

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密集问世,全无人牌照越拿越多,代表着Robotaxi成本正在快速下降,头部玩家已经实现和普通家用车成本相当,并且在运营端做到了“专车体验、快车收费”。

所以,2025也是Robotaxi落地,商业模式跑通的元年。

另外Robotaxi从几百辆到几千甚至几万辆指数级增长,场景数据和AI司机的性能、泛化性互相作用,呈现飞轮态势,能够迅速解决过去Robotaxi在有限场景、固定时段、固定路线下测试的数据瓶颈难题。

算法端需要做到是一个“AI老司机”,硬件端需要找到通用解决方案。而一旦某个玩家从算法到硬件全部打通“任督二脉”,就能拿稳“量产上车”的下半场车票。

所以无论对中国还是北美Robotaxi玩家来说,做大出海,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毛利率,还能撬动更多场景客户,最重要的是能尽快兑现自动驾驶的经济价值。

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不往死里“卷”的情况下实现的,海外市场足够大,足以撑起所有的盈利想象空间。

2025,同样是Robotaxi的出海元年。

这个背景节点下,文远主动开了“英勇”技能,率先进入爆发阶段

亏损5倍于营收,落地和研发同时加码,快速抢占海外市场。

同时还要注意到,文远的“爆发”并不是竭泽而渔,也没有透支后续现金流。

毛利率领跑全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证明。

其次,文远账上资金充足。一季度末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 44.285 亿元人民币(6.103 亿美元)。和文远合作紧密的全球网约车巨头Uber,刚刚又给文远投资一亿美元

从负债表来看,文远截至2025年Q1,长期银行借款为人民币 4,750 万元(660 万美元),短期银行借款为人民币 6,000 万元(830 万美元),分别是营收规模的65%和83%,也没有超出科技密集型企业扩张期的合理水平。

前两天,文远知行和Uber又联合放了个大招,计划未来5年将合作扩展至15座新增城市,覆盖范围包括文远知行深耕已久的中东地区,以及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难题的欧洲市场。

按照每个城市未来5年Robotaxi平均渗透率20%左右计算,单单与Uber新增15座运营城市这一项,文远知行就有潜力将全球Robotaxi的部署量级拉到十万级,服务千万级甚至上亿级终端用户。

这样庞大的落地规模和拓展计划,全球范围内有且仅有文远知行一家。

仍然没有盈利的文远,其实已经向市场和投资人给出了充分理由:

亏损来自投入扩张,扩张是因为Robotaxi落地项目起飞,尤其是海外市场,文远已经拔得头筹。

靠Robotaxi的规模量产和收费运营收回成本,这个时间点,现在节奏明确:就在今年内实现。

— 联系作者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