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过两年书当过报童的法拉第,最后是如何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

科学宇宙探索者
每当人们谈到交流电是谁发现的,一定离不开迈克尔·法拉第的名字,因为他被誉为“交流电之父”。十九世纪是电磁学诞生的时代,先是由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接着法拉第在电流的磁效应的基础上证实了磁能够产生电。在法拉第研究实验的过程中,他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失败,但是他仍然坚持下去,最终发现了感应电流。
法拉第作为人类电磁学领域的泰斗,也是交流电之父。小时候法拉第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只在七岁到九岁这段时间内读过两年书,然后就出去当报童谋生了。尽管生活的现实过早地暴露在法拉第面前,但是法拉第十分热爱读书,尤其是科学类的书籍,有时候他也会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
时间来到1812年,法拉第有机会能够听到当时著名的化学家戴维的讲座,从此他便表现出了对科学研究浓厚的兴趣。在听过讲座之后,法拉第将讲座整理成文档,然后寄给戴维,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开始科学研究的道路。最终戴维也同意了法拉第的请求,并让他担任自己的实验助理。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之后,这一新发现引起了欧洲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著名的科学报刊也邀请戴维就此撰写一篇文章。而戴维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法拉第,法拉第因此有机会接触电磁学。法拉第在写文章之前需要对奥斯特的发现从头到尾弄清楚,在他弄明白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磁场是否能够产生电呢?
于是法拉第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并且进行了系统性的实验。尽管他前前后后用来将近十年的时间,但是他最终证实了磁能生电的理论。这一理论正是现代交流电的基础。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