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红星锐评丨“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根在“拍脑袋”的长官意识

红星新闻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被一个名为《“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的演讲刷了屏。主讲者李迪华直指如今城市路政建设中的危险之处,痛心疾首,呼吁更多人积极参与城市设计,改善居住环境。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消息是,6月8日,广东等多地普降暴雨,当晚,广西籍两名母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触电原因指向她们身旁的公交站广告牌漏电。同一天,广州白云区三元里街道办事处发布信息称,一名男子横过斑马线时倒地,后经调查确认为触电致死。

事故发生后,电力安全、设施管理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红星锐评丨“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根在“拍脑袋”的长官意识

▲资料图片 图据东方IC

城市是个有机体,治理城市好比治病,疾在腠理肌肤,根在经脉脏腑。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有人用刺眼的比喻,来警视当前的“城市病”。城市“得病”,暴露出的,正是短视规划带来的长久危害。

借由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由乡土中国迈入“城市中国”。过半城镇化率带来的,不仅是大拆大建,更有规划中的大包大揽。这背后,既有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与执行的不到位。一些地方,长官意识凌驾于专家规划,导致科学合理的蓝图落地之后,就变了样走了形。

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家园,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怎样避免规划失误、规划折腾,更显紧迫。这方面,教训不少、代价很大。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估测,“十二五”期间,每年“短命建筑”导致的浪费甚至高达4600亿元。而道路的“开膛破肚”,在许多城市也频频上演,浪费资金不说,更制造了交通拥堵,百姓怨声载道。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规划,必须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伴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更多人进入城市定居,成为市民。城市规划如何能体会人心冷暖,城市管理如何能回应市民所需?

梁思成先生的一段话,或许能够带来更多启示:“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命系统”,有它吐纳呼吸的韵律、脉搏起伏的节奏和机体运行的规律。科学对待城市规律,就能促进城市健康运行;相反,如果不能科学地认识、尊重并顺应规律,城市发展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调、失衡和失序现象。

城市是人类进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对城市的治理者而言,既要认识到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在中国超大型人口、超大型规模的现实语境中,去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逻辑;既要看到城市面临问题的普遍性,又要在中国发展转型的历史阶段中,去认识城镇化进入后半期的显著特点。

应该看到,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动态的,有增有减。从吃得起,到吃得好;从住得下,到住得好;不同时代地区,市民对于生存、生活的不同需求,都是个起伏不定的变量。总的趋势上,是逐渐递增的,落到个体上,有时却又在递减。旧城改造,新城扩建,道路交通,医疗教育等等,还原到每个人的生活里,虽然还是离不开衣食住行,却有了更多、更细、更精密的分级。数字化时代里,个性化、高端化的定制服务层出不穷,也就呼唤我们的城市治理,必须缩短反馈周期,快速迭代升级。

从宏观看,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大、城市密度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城市功能该怎样定位?空间布局如何才合理?产业园区与居民区如何和谐相处?城市的包容性与有限的承载量怎样匹配……这是每个主政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诉诸微观,一城一地的管理怎么做才能更精细?背街里巷里,垃圾回收、路灯照明、外墙改造这些不起眼处,不妨多下点绣花功夫。看得见的高楼大厦和看不见的路线管网,看得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看不见的风物人情,都要花费同样的精力。有规划,更要有执行。如何将规划执行到位,才是最大考验。少一些“拍脑袋”决策,多一些先进理念;少一些“翻烧饼”行为,多考虑百姓需求,才可能杜绝浪费、拒绝折腾、少走弯路,才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发布于:四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