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谈他的《第七交响曲》:从战火中走出的音乐史诗

爱上好钢琴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1906年9月25日 - 1975年8月9日),原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
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特别是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的盛誉。他在通俗音乐领域同样是一位能手,他的歌曲《相逢之歌》(1932)成为30年代苏联群众歌曲大繁荣的先声。1942年,联合国成立之际,美国总统提议将这首《相逢之歌》作为未来《联合国歌》的曲调。
称肖斯塔科维奇为“孜孜不倦的艺术革新家”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总是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湍流,满怀激情和鲜明的爱憎去反映生活。他是一位强调音乐创作的思想性,而又善于运用音乐手段表达思想的艺术家。
在这段1941年的视频中,俄罗斯传奇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谈到了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并在钢琴上演奏了一部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是他最宏大、最长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 在二战期间家乡被入侵之后,他将此作品奉献给了他的家乡,列宁格勒市(圣彼得堡)。
在谈及《第七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时,肖斯塔科维奇谈到了1941年的恐怖事件,而这部作品现在被视为是大约2500万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苏维埃公民的最重要的音乐证明。比如第一乐章,最初被称为“战争”,包括一个激动人心的弦乐主题、一个重复了12遍的进行曲和一个经典的“侵略差部”。与此同时,第二乐章最初被称为“回忆录”,第三乐章被称为“家庭扩张”,第四乐章和最后的乐章被称为“胜利”。
在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中,肖斯塔科维奇对这首交响曲有以下的解说:
“《第七交响曲》成了我最流行的一首作品。可是一般人却不太明了这首作品的真正内容,这令我十分伤心。《第七交响曲》是在战争(二次大战)之前就已计划开始写作的,因此它不可能起源于希特勒的进攻。这个“进攻”的主题与希特勒是无关的。我写作的时候,是在想着人类的敌人。
对每一位受折磨、被枪杀、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我都为之哀伤。远在事件发生之前,在我们的国家里,就已经有千万的生命被杀害了。战争带来了更多的悲剧及破坏,可是我却没有忘记战争之前的恐怖。”
在那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伟大的肖斯塔科维奇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
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