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潜艇VS俄国反潜舰”!军舰在海上遭遇潜艇该怎么办?

谷火平
本月12号,俄罗斯突然宣布,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千岛群岛附近演习时遭遇一艘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俄罗斯方面声称,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俄军“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俄军自称)使用了“相应手段”,最终逼迫美军潜艇一边释放声呐诱饵,一方面以“最高速”逃离了俄罗斯领海。
(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美国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和俄罗斯大改升级版1155型“无畏”级驱逐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之间的对抗,从中不难发现,俄罗斯海军虽然衰败得厉害,但是基本功底还在,即便是美军最先进的潜艇在俄军目前的反潜系统面前也很难讨到便宜,所以美军潜艇才会狼狈逃离。
不过,在茫茫大海上,军舰即便遇到“水下不明物体”,也不会立即开火,因为随便开火不但有可能会误伤海洋生物(比如鲸鱼),还有可能误伤自家潜艇,所以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军舰遭遇水下不明物体,都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
(舰载直升机进行航空反潜)
首先,军舰航行时如果被动声呐系统发现水下有可疑目标,如果距离远,就派舰载直升机进行侦查;如果距离近,就使用主动声呐进行探测。不过如果附近水域明确存在己方潜艇的话,使用主动声呐容易暴露己方潜艇的方位,所以就只能继续使用被动声呐进行监视。但是当今的潜艇静音效果已经相当先进,某些潜艇在低速巡航时,其噪音甚至会低于海洋背景噪音,从而让潜艇完全隐没在海水之下。
(当今核潜艇虽然性能卓越,但是通信问题依然让世界各国头疼不已)
在发现水下不明目标后,军舰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和水下目标建立联系。虽然当今人类的通讯手段已经相当先进,甚至跨越半个地球也能实现实时视频通话,但是海水比较特殊,因为电磁波无法穿透海水(长波和超长波除外),所以对潜通信至今依然是各国海军头疼的问题。
早在1973年的地中海对峙期间,苏联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就曾经用手榴弹和水下的潜艇部队进行联络,具体的操作就是把手榴弹拉弦,然后直接扔进海里,手榴弹爆炸产生的声波可以被潜艇的声呐兵听到,以此作为水面舰艇向潜艇发出信号的手段。这种手法看似简陋,但确实是舰艇和潜艇通信必不可少的办法之一,以至于到今天,也被各国海军所使用。
(俄制RBU-6000火箭反潜深弹发射器)
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他们有一件非常适合警告和驱逐潜艇的武器——火箭反潜深弹。火箭反潜深弹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冷战早期曾经普遍装备东西方多国海军。不过在60年代反潜导弹出现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多放弃了这种相对简陋的反潜武器,但是俄罗斯一直坚持装备这种武器。俄军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就装备有RBU-6000型12管火箭反潜深弹。这种深弹反应速度快,深度可调,特别适合作为警告性武器。一旦发现水下有可疑目标活动,同时又不便使用主动声呐时,完全可以使用火箭深弹进行单发点射或者多发齐射的方式警告水下潜艇:我知道你在,赶紧出来!
(卫星拍摄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正在追赶潜艇)
在和平时期,潜艇渗透他国水域刺探情报并不罕见,而潜艇一旦被水面舰艇发现,通常会浮出水面亮明身份(认输)。因为潜艇虽然具备高度的隐蔽性,但是自身作战能力较弱,一旦被发现,通常只有死路一条。为了避免产生误会,所以在和平时期,潜艇一旦暴露,一般会立即上浮,亮明身份后大多可以安全离开。不过这一次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选择了转身逃跑,而且在逃跑时还发射了专用潜艇诱饵,企图诱骗俄军舰艇,这个操作就非常“不专业”了。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原本就是1155型大型反潜舰,因此还装有533毫米重型反潜鱼雷)
因为美军潜艇在水下开出了“最高速”,这显然已经完全暴露,同时又释放出潜艇诱饵,这是摆明了把俄军当傻子耍。在这种情况下,发射潜艇诱饵很容易被误判为潜艇向军舰发动攻击,而俄军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原先本来就是专职的大型反潜舰,其不但装备有RBU-6000反潜火箭、533毫米重型反潜鱼雷,还搭载了2架卡-27反潜直升机,美军潜艇在已经暴露身份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逃脱这样三层反潜系统的追杀。根据俄方的消息来看,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很有可能使用的RBU-6000反潜深弹对美军潜艇实施了警告性射击,美军潜艇大概是真的吓慌了,以为俄军真要击沉自己,所以不顾一切地以最高速逃离俄罗斯领海。
(美国海军一直有故意搞事情的“传统”,图为2019年美军巡洋舰强逼俄国驱逐舰改变航向)
总而言之,美军是全球最喜欢“偷窥”他国的军队,没有“之一”。但是美军偷窥失败时,又总喜欢倒打一耙,污蔑他国军队“不专业”,就如同本次美军潜艇本来已经被俄军发现,却依然不肯浮出水面,而是转身以最高速逃跑。幸亏俄军保持了克制,否则美国海军这次损失可就大了。
发布于:北京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