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西方为之忧虑:俄军造出“末日武器”,有100倍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谷火平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据俄媒日前报道,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人士称,俄军已经研制出第一批“波塞冬”核鱼雷,其威力是当年美军在广岛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弹的100倍。这款“波塞冬”核鱼雷预计将由“奥斯卡”级核潜艇II型的改进型部署,首艘部署“波塞冬”的将会是俄罗斯海军于去年刚刚服役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K-329)。

(俄罗斯的“波塞冬”核鱼雷介绍图)

什么是核鱼雷?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核武器,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核武器,以前所谓的核鱼雷都是指装载有核弹头的鱼雷,但波塞冬拥有“双核”,不仅有核战斗部(弹头),还有核动力!

有了空投的核炸弹,有了海陆空基的核导弹,那为什么还要研制攻击方式极其有限的核鱼雷?这要从核武器诞生伊始开始说起,核鱼雷概念的提出被各国视作歼灭敌军大批舰队的好选择。相比于空中飞行的核导弹和自由落体的核炸弹,核弹在海中爆炸,性价比最高、隐蔽性最强、拦截率最低,并且核爆物质不会通过空气散布到其他地区。

(鱼雷的拦截难度很高,所以北约很可能拿俄军的“波塞冬”没有办法)

最早研制出核鱼雷的是苏联,苏联早在1958年就研制了T-5核鱼雷,能够一次性摧毁数艘舰艇。而美国也有规格类似的Mark 45型核鱼雷,在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最紧张的时候,美苏双方都大概率估计,如果美苏直接爆发冲突,双方均会互相发射核鱼雷。尤其是事后解密的苏联潜艇B-59,在数天没有取得和莫斯科联系的情况下,猜测核战争已经爆发,差一点就发射了T-5核鱼雷。

(1962年10月18日被美军在古巴附近发现行踪的B-59潜艇)

冷战期间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的核鱼雷,都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射程,这些核鱼雷虽然可以拥有很大威力,但是射程很近,一般只有10千米以内,主打的就是一个威力,根本都不需要精确瞄准,向敌军舰队或者港口所在大致方向发射,然后撒腿狂奔就行了。

但到了冷战之后,大规模海战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各国之间的海战方式转为高精度、低密度作战,加之海底声纳技术愈发成熟,想要偷偷溜到敌军舰队10公里左右距离外丢核鱼雷的战术不再现实,所以在冷战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核鱼雷淡出了军事界的视野。

(美军的Mark 45型核鱼雷)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重新把冷战的核鱼雷捡回来?这要和目前俄罗斯的国际现状有关,随着亲西方的国家越来越多以及北约东扩的不断推进,北约已经逐步把阵营的边界线推到俄罗斯家门口,此外先进的反导系统正在俄罗斯附近的多个国家开始部署,俄罗斯可能面临核武无效化的危机。而为了确保仍然有打击北约海军基地、沿海城市和航母战斗群的能力,“波塞冬”应运而生。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照片显示,俄军已经研制出了“波塞冬”)

“波塞冬”核鱼雷即Status-6,拥有惊人的1万千米射程,由于常规动力鱼雷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射程,所以推断“波塞冬”是核动力推进且搭载核弹头的“双核”鱼雷,核弹爆炸预计掀起500米高的人工海啸冲击波,能够摧毁敌方大型海军基地、沿海大型城市或航母战斗群,并且释放出致命的钴-60污染敌方的海岸区域。在先进的海洋激光武器或者拦截技术成熟之前,北约没有任何手段拦截“波塞冬”这种在海中行进的鱼雷武器,所以“波塞冬”是能够让北约投入巨资打造的空中反导防御网彻底失效的超级武器。

(一枚“波塞冬”就能摧毁一支舰队,让北约承受巨大损失)

“波塞冬”核鱼雷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要追溯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外公布其存在的2018年3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当时评估认为以俄罗斯的研发能力,“波塞冬”不会很快被研制出来并投入现役,但目前来看美国错估了俄罗斯的能力和研制这款武器的决心。

除了忧虑,西方对“波塞冬”还有质疑,一些媒体称,俄罗斯可能夸大了“波塞冬”核鱼雷的威力,认为即使俄军真的对北约使用了“波塞冬”也不会造成太多影响。英国《每日电讯报》还引用了一段去年俄媒播放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波塞冬”是如何让英国沉入深海的。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