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版GPT”翻车了!周鸿祎赚大了

数据观资讯平台
编辑| 蒲蒲
在百度 " 文心一言 " 发布之后,不少科技企业也准备赶上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风潮,打造属于自己的 "ChatGPT"。在 2023 数字安全与发展高峰论坛上,360 带来了旗下首款人工智能聊天平台,其 CEO 周鸿祎亲自做了演示
01
360GPT以“彩蛋”形式亮相
周鸿祎现场展示了360的大语言模型产品——具有类ChatGPT能力的360搜索。而在测试之前,周鸿祎也表示自己希望不要断线,不要超时,不要出错。他反复强调,这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发布,只是向观众演示目前的产品雏形。
从现场演示情况来看,主持人和周鸿祎分别问了“周鸿祎为什么喜欢穿红衣?“、”周鸿祎为什么总爱聊GPT?“,以及今天最新发生的事件“为什么要暂停训练GPT-5?”等问题。周鸿祎对自家产品十分严厉,几次直言对回答不满意,特提到了现在产品非常初步,还不到发布的时候。

问题一:“周鸿祎为什么喜欢穿红衣?
周鸿祎的第一个问题是“周鸿祎为什么老爱穿红衣服?”对此,该AI模型首次生成的答案为:“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在颁奖典礼上解释了自己喜欢穿红衣服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名字经常被叫错成‘周鸿祎’,而穿上红色衣服可以提醒别人他的正确的姓名”等;第二次生成的答案是:“因为名字老被叫错,被叫周鸿祎(wei),一穿红衣服就提示大家说我叫周鸿祎(yi),不叫周鸿祎(wei)。”

在这两次答案生成里,周鸿祎对第一次生成没有汉语拼音表示不满意,比较满意第二次生成的结果。

问题二:周鸿祎为什么总爱聊GPT?
第二个问题是“周鸿祎为什么总爱聊ChatGPT?”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出现了并非来自于周鸿祎本人言论的“胡说八道”的现象。周鸿祎总结道,这也体现了生成式模型的特点,它有自己的主观观点。


问题三:为什么要暂停训练GPT-5?
第三个问题,周鸿祎表示今早听到传闻多方呼吁要暂停训练GPT-5,因此要向AI模型验证一下。
对此“360 AI”也立刻给出了回答,能够看出AI模型是"知道"这件发生于今天的新鲜事的。周鸿祎表示,这就是AI模型跟搜索结合的好处,用搜索的数据进行解读,能增强时效性和事实性。
但周鸿祎也表示,回答中出现的关于马斯克的发言是否为真还需要谨慎判断,“这就是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的问题,此类技术有可能出现‘胡言乱语’的情况。”但这也是生成式技术的魅力与危险所在,它可以信心满满编出这些语句。


问题四:最近一次世界杯谁是冠军?
第四个问题是“卡塔尔世界杯冠军是哪个国家”,360 AI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回答称:“卡塔尔世界杯的冠军是阿根廷队,他们在点球大战中击败法国队夺得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阿根廷队自1978年以来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此外,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迪马利亚制造了一个点球,梅西一蹴而就打破僵局。


观众问题一:孙悟空大战灭霸谁会赢?
接下来,周鸿祎将提问权交给现场观众。第一位观众提出了“孙悟空大战灭霸谁会赢”这样极具想象力的问题。而360AI也给出了"多数人认为孙悟空可以随便给灭霸1444个耳光的"网友猜想。
但在第二次回答中又给出了“谁都无法赢得比赛的”端水回答。


观众问题二:梅西迄今为阿根廷队进了多少球?
当第二位观众提出问题“梅西在阿根廷国家队进了几个球”时,360 AI给出的答案是:100个球。根据公开信息,目前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102个球。周鸿祎让其进行再次检索,360 AI生成的答案仍为100球。周鸿祎称,对这个答案我不满意,随后又问了第三次,答案依然错误。
随后,周鸿祎点击了“360AI”生成答案右下方的“反馈更多”选项。可以看到的是,“反馈更多”选项中包括“信息准确”“来源可靠”“节省时间”“能帮助完成任务”“功能有趣”等正面反馈,也有“反对回答”“来源有误”“内容陈旧”“答非所问”等负面反馈。


最后一问:当老板说“再讲十分钟”意味着什么?
最后一问的提问者又回到周鸿祎本人,他提问“360 AI”:“会议临近结束时,领导说我再讲十分钟,意味着什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经过多次调整,从一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到“会议临近结束”等语境的补充,“360AI”给出了多种回答,但并未生成令周鸿祎满意的回复。
最后一次,“360AI”生成了如同教科书般的回答,它完全理解了“领导想要占用更多时间”的意义,甚至生成了“应该积极响应领导指示”等回答,对此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周鸿祎则评价称,该答案或许来自某员工手册。简直就是完美适应中国式职场的“中国打工人版”ChatGPT。

02
周鸿祎赚翻了
今年以来,周鸿祎多次表达了对通用型AI大模型的展望,从一项技术应用直接跳到了数字永生的科幻范畴,俨然成为了通用型AI的布道者。
2月9日,周鸿祎在与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对话时,首次谈到ChatGPT。他直言,如果企业搭不上ChatGPT这班车,很可能会被淘汰。同时他指出,“做搜索引擎的企业最有机会参与研究类ChatGPT的产品,360肯定不会放弃对这门技术的研究和跟踪。”
2月22日,周鸿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时表示,ChatGPT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的能力就像一个7岁或8岁的小孩,假以时日只要有更多的人来教它,它的学习速度非常快,而且它的悟性会越来越高。
3月16日,就在百度发布文心一言的当天,周鸿祎在直播中公开了360“两翼齐飞”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即一方面继续全力自研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技术,造自己的“发动机”;另一方面将占据场景做产品,尽快推出相关产品服务。
3月25日,周鸿祎在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中国大语言模型技术水平和GPT-4的差距在2到3年时间,目前GPT的技术方向已经明确,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周鸿祎如此积极地发表对ChatGPT的观点,重点是360所在的搜索领域被认为是ChatGPT未来可能影响最大的领域,通过生成式的对话方式,最先影响到的可能就是搜索引擎领域。
ChatGPT对搜索可能带来极大的影响,作为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市场的360,股价也受到了ChatGPT的巨大的影响。
要知道,目前三六零的营收中以搜索和PC桌面为代表的相关产品依旧占据了其营收的较大比例。2022年半年报显示,互联网及智能硬件营收40亿元,其中互联网商业化及增值服务营收28.5亿元。

此前2月9日,360发布关于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公司股票于2023年2月7日、2月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2月9日,公司股票继续涨停。

彼时,有投资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e互动询问360关于 ChatGPT相关情况,360在互动平台表示,360搜索是中国搜索引擎的Top 2,市场份额为35%,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一直在包括类ChatGPT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上有持续性的投入。
2月7日当天,360午后涨停封板,报8.02元。
数据显示,从今年的2月初ChatGPT开始在国内大范围地受到关注之后,360的股价从最低点的6.3元左右开始连续上涨,目前的股价为16.5元每股,涨幅超过160%,市值再次超1000亿元。

2018年三六零收购江南嘉捷回A上市,市值一度冲到4400多亿元。但此后由于业绩不振,股价一路下滑,最低的时候只有顶峰时期的1/10。
粗略计算,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三六零市值涨了600多亿元。回看三六零回A的这几年,除了近期ChatGPT事件带来的大幅提振,三六零几乎没有反弹的机会。
03
太危险!千人联名呼吁暂停大型AI研究
当前,人工智能风口正盛,一封呼吁暂停大型AI研究的公开信在硅谷科技圈流传开来,激起千层浪。

3月22日,非盈利组织生命未来研究所发布了一封《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开信,呼吁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为期至少6个月,以确保人类能够有效管理其风险。暂停工作应该是公开且可以证实的,如果AI实验室不能快速暂停,各国政府应该实行暂停令。
截至稿子完成时,目前签名人数已经达到了1280人。可以说,这是人工智能届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联名,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强有力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
总体来看,在这封公开信中,主要传达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警告人工智能存在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威胁,要求立刻暂停任何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时间跨度至少6个月。二是呼吁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以及政策制定者们,要共同设计一套全面的人工智能治理系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监督和审查。
信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一般任务上已经表现出了与人类相当的水平,但人类目前却并没有准备好了接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切问题和挑战。包括:是否应该让机器在信息渠道中宣传不真实的信息?是否应该把那些带给人类成就感的工作都推向自动化?是否应该开发超过人类数量非人类的大脑,使其最终胜过人类的智慧,淘汰并取代人类?是否应该冒着失去对人类文明控制的风险?
信中警告道,尽管最近几个月人工智能实验掀起了狂潮,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去开发和部署越来越强大的数字大脑,但目前并没有人能理解、预测或可靠地控制AI系统,也没有相应水平的规划和管理。
因此,面对这样的现状,所有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首先,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应该至少暂停半年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接着,在暂停期间人工智能开发者应该与政策制定者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一套先进的人工智能设计和开发的共享安全协议,加快设计和开发人工智能治理系统。包括设立针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机构、对高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和大型计算能力池的监督和跟踪、对人工智能造成的伤害的责任认定、应对人工智能将造成的巨大经济和政治混乱的解决方案等。
信中还强调,暂停并不意味着需要停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只是我们需要从危险的竞赛中退后一步,从而限制不可预测的研究和开发。
最后,公开信末尾说,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将给人类带来更繁荣、精彩的未来,我们在成功创建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之后,现在可以享受一个充满收获的“人工智能之夏”,但我们仍然需要给机制、社会留出更多适应的时间。———“让我们享受一个漫长的人工智能之夏,而不是匆忙地跑进秋天”。
发布于: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