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唐朝一个保姆写了1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内容引起很大争议

阿杰的娱乐时间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唐朝一个保姆写了1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内容引起很大争议

《唐诗三百首》的编纂者在选录唐诗时,视野颇为广阔,并没有只盯着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名家高手,而是兼收并蓄,使得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也得以入选。有一个唐朝女子的诗作也入了他的法眼,虽然只有一首,也赫然跻身于众多唐诗大家之中,令人不免对她的身世产生浓厚兴趣。

唐朝一个保姆写了1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内容引起很大争议

这个女子名叫杜秋娘。杜秋娘在新旧两《唐书》中均无记载,她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唐朝文人的一些作品之中。诗人杜牧曾经和她有过一次交集,对她的身世命运了解颇多。杜牧有感于她的坎坷身世,专门为她写了一首《杜秋娘诗》,在诗的序言和正文中记录了杜秋娘的生平大概,后人藉此才得以揭开这个神秘女子的面纱。

杜秋娘老家是金陵,出身平民之家,因姿色出众,歌喉婉转动人,被唐朝镇海军节度使李锜收为侍妾。李锜出身非同一般,他是唐朝宗室贵胄,与唐朝皇帝沾亲搭故,为此他有恃无恐,骄横不法,在任职期间大肆贪墨,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他还私下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图谋造反。不过他对杜秋娘倒是宠爱备至,李锜把酒临风,杜秋娘轻歌曼舞,其乐陶陶。

唐朝一个保姆写了1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内容引起很大争议

唐朝元和二年十月,李锜正式起兵造反。结果在唐宪宗重兵围攻下,李锜众叛亲离,兵败身死。唐宪宗下令籍没其家,李锜留下的家眷财产全都被没入宫中。杜秋娘因此也得以进入皇宫。杜秋娘丽色动人,能歌善舞,唐宪宗马上被她迷得七荤八素,对她宠爱有加。但因为杜秋娘的罪人身份,始终没能获得妃嫔封号。

杜秋娘在皇宫中度过十余年的快乐时光后,元和十五年,厄运再度降临,四十三岁的唐宪宗暴病而亡。杜秋娘再度陷入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窘境,更糟糕的是她此时人过中年,已经到了年老珠黄的年纪。好在继位的唐穆宗并没有难为她,而是给她安排了个差事,“命秋为皇子傅姆”。所谓“傅姆”者,是古代皇宫中负责照料皇子公主的年纪较大的妇人,实际上和今天的保姆是一个意思。杜秋娘的命运,从此又和她负责照料的皇子漳王李凑,紧紧绑定到一起。

唐朝一个保姆写了1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内容引起很大争议

然而命运对杜秋娘的打击再度不期而至。皇子李凑成年后,因为卷入皇帝与当权宦官的夺权之争,成了替罪羊,被贬谪出宫,流放外地。杜秋娘彻底失去了依靠,孤身回到老家金陵,一代佳人晚景凄凉,饱受孤独穷困之苦。唐文宗大和七年,诗人杜牧游历金陵,怀着深深的同情专门看望了杜秋娘,见到当年艳冠群芳的杜秋娘,如今已成为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妪,悲从中来,写下了有名的《杜秋娘诗》。

杜秋娘颇有文采,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以直白而流畅的风格,意蕴深厚的韵味,广为流传,后来入选《唐诗三百首》。有人曾对这首诗作者是否是杜秋娘产生怀疑,其实大可不必。如果觉得《唐诗三百首》说服力不够,清朝大学者、诗人、礼部尚书沈德潜,编著的唐诗专著《唐诗别裁集》中,也明白无误确定,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杜秋娘。沈德潜是乾隆时期的文坛宗师,生前被乾隆皇帝视为良师益友,文史功底那是一等一的好,他做出的结论应该可信。但这首诗的内容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个很大争议。

唐朝一个保姆写了1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内容引起很大争议

单字面上看,这首诗的前二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很像是劝诫人们惜时如金,趁年轻奋发有为,有励志风格。但后两句却画风突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分明又是让人不要辜负良辰美景,及时享乐。历代文人和读者,对这首诗的内涵的理解因此出现两极化分歧,难有定论。

有人认为,这首诗使用隐晦含蓄的风格,劝诫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莫让大好年华付之东流,一事无成,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有人却认为,这首诗立意不高,以杜秋娘的一生经历,她写的东西,应该是为了迎合达官贵人及时行乐的心态,赏花、折花也历来都是游玩逸乐之意,无论如何也和惜时勤学联系不起来。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至今争议难有定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让人扑朔迷离、雾里看花的感觉,也许正是唐诗的韵味和魅力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